?

淺談幼兒園美術欣賞的教學策略

2020-10-27 05:44楊亞婷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美術欣賞幼兒園

楊亞婷

摘? 要:幼兒美術欣賞是幼兒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美術作品進行愉快的、無拘無束的探索活動,目的在于加深幼兒對美的理解,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敏感性,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的一項審美活動。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是幼兒通過欣賞周圍環境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美術作品,感受其形式美與內容美,從而豐富自己的美感經驗,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欣賞;審美活動教學策略

1 幼兒美術欣賞的意義與價值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背景下,將“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規定為藝術領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真正的美術教育,其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識和掌握美術技能的人,不是造就技法精湛的畫家、雕塑家和設計師,而是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和形成,是幼兒發自內心的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發現注重幼兒對藝術的興趣,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在生活中創造。

2 開展幼兒美術欣賞的教學策略

2.1 選擇適宜的作品

2.1.1 貼近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

在選擇作品時,應選擇符合幼兒欣賞興趣的美術作品。幼兒喜歡與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美術作品。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卡薩特《洗澡》;莫奈《睡蓮池》等作品,都會表現出很大興趣。這是由于這些作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此外,幼兒對蒙德里安《三原色》、康定斯基《構成第七號》等作品,也會表現出很大興趣。這是由于這類繪畫作品的色彩比較明亮的。由此可見,幼兒園的美術欣賞活動中,建議教師所選擇的作品應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色彩較為明快,能引起幼兒好奇心的作品,這樣更能提高幼兒欣賞的興趣。

2.1.2 多元融合,拓寬審美途徑

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同幼兒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語言發展能力都有關聯,一方面說明幼兒的各種經驗的增長是幼兒能夠進行美術欣賞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也說明,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可以與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傳統的美術欣賞內容多以名畫欣賞為主,而且一些離幼兒生活很遙遠的、離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們可以突破藝術遠離生活的模式,讓幼兒接觸更多的藝術。

(1)種類的多元整合

欣賞內容的選擇可以在種類上進行多元整合,欣賞內容種類包括繪畫類、民間工藝類、雕塑類、建筑類,其中繪畫類又包括國畫、油畫、素描、水彩畫、版畫、年畫、壁畫等;民間工藝類又包括剪紙、編織、刺繡、陶瓷等;雕塑類又包括石雕、木雕、銅雕、泥塑等;建筑類又包括民宅、寺廟、宮殿、園林、塔、商業建筑等。在眾多的種類中,可依據目標與幼兒生活經驗對內容進行選擇整合。

(2)類型的多元整合

欣賞內容選擇可以在類型上進行多元整合如:藝術類、生活類、和自然類,同一個欣賞主題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欣賞內容進行整合。例如,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內容中的向日葵既有畫家梵高的名畫《向日葵》,也有來自美化生活的裝飾品“向日葵”,更有來自大自然的向日葵寫實照片,三者的有機整合讓孩子的欣賞穿梭于藝術美、生活美和自然美之間,名畫欣賞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有序的觀察,體驗大師的獨特視角,生活中的美讓孩子們懂得藝術可以美化生活、可以讓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大自然的美讓孩子們感覺到生命的存在與力量。

(3)時代的多元整合

欣賞內容選擇可以在時代變遷上進行多元整合,在選擇內容時可以跨時代對主題進行信息的整合。例如美術欣賞活動《青花瓷》,在內容中將元代的青花瓷碗、現代的青花瓷碗、幼兒自己創作的青花瓷碗聯系在一起,欣賞了其色調美和紋樣美之后,在對青花瓷現在生活中的運用進行延伸,青花還可以運用到服裝、布包、壁畫上等。

(4)地域的多元整合

欣賞內容選擇可以在地域差異上進行多元整合,同一個欣賞內容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居住地都存在著若干差異,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底蘊導致同一種內容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不同的藝術要素所指。例如,美術欣賞活動《窗花》,窗花是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分為“南北風格”,南方以“精致”為美,其特點是玲瓏剔透;北方以樸實生動為美,其特點是天真渾厚,內容的整合時教師就需要注意地域差異的比較欣賞。

2.2 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

(1)利用環境創設,隱性感受熏陶。教師應利用園中環境給予幼兒更多的感悟和欣賞美術作品的機會。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自主欣賞環境中的美術作品,不受束縛盡情地對畫面進行感知、發揮聯想與想象,體驗情緒與情感的變化,能夠讓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是幼兒隱性的自然的發展。

我們還可以讓幼兒觀察常見動植物以及其他物體,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描述它們美的方面,如顏色、形狀、形態等。在春季。教師們可以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植物,借用這樣的機會對植物的顏色、形狀進行觀察,引導幼兒發現大自然中小花小草大樹的美。

(2)利用家園互動,拓寬欣賞渠道。家園互動也是幫助幼兒拓寬美術欣賞的渠道,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關注當地的經典文化場所和動植物園,適時地跟家長推薦,在周末等空閑時間,家長可以帶幼兒去美術館等地方感受藝術氣息。不同場館的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繪畫或雕塑作品等,能夠帶給幼兒視覺上豐富的刺激,讓幼兒感受文化的沖擊和震撼。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有許多建筑、公園、雕塑等都是很有特色,還可以鼓勵家長和幼兒在節假日行走于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中時,用眼睛發現自己認為“美”的事物,并用照片記錄下美的瞬間。照片征集以后進行照片展活動,并引導幼兒通過談論的形式對自己發現的美進行描述、解釋與評價,并嘗試用美術形式對“美”的事物進行再現。

3 結束語

作為一名在幼兒園教師,我們都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即敏銳的審美知覺,它讓我們發現幼兒生活中的美,并運用美學理論知識和審美能力引導幼兒感受事物的形式美,了解美的特征、美的本質,從而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在進行美術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幼兒具有個體差異,要勵孩子們各自發揮所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幼兒微小而獨特的發現,讓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去欣賞。幼兒對于同一幅美術作品,感受到的和表現出的情緒情感可能大相徑庭,教師不應讓孩子形成千篇一律的答案,而是要鼓勵幼兒形成獨特的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劉佳.淺談幼兒園開展美術欣賞活動的有效途徑[J].教師,2011(31).

[2]李亞娟.藝術欣賞過程中兒童的情感體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黃立安.綜合美術活動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4]陳婭妮.大班幼兒美術欣賞活動生活化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5]沈逾白.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調查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美術欣賞幼兒園
幼兒園里歡樂多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有效的美術欣賞教學探微
重視審美創造彰顯美術欣賞課魅力探究
增強大班幼兒美術欣賞課有效性的幾種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