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種植中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2020-10-27 05:44徐大海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徐大海

摘? 要:馬鈴薯是國家重要的農作物類別之一,在農產品市場中占有很大的地位。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馬鈴薯種植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膜下滴灌溉技術就是其中的一種具體表現。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采用膜下滴灌溉技術,一方面節約了一大部分的水資源,提高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了種植成本,提高馬鈴薯產量,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對于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該技術的應用將會解決很大的困難,值得推廣。本文就對馬鈴薯種植中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與推廣進行論述,為有需要的馬鈴薯種植區域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膜下滴灌技術;馬鈴薯種植;應用與推廣

膜下滴灌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灌溉技術,主要工作原理是指在種植區域中安裝滴灌設備,將水分和其它養分緩慢的滴灌到植物的根部,保證植物能夠長時間持續性的保持一種水分和養分充足的生長狀態。滴灌技術已經被應用在我國多個種植地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傳統技術來看,水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因此,相關的技術人員應該繼續加強對膜下滴灌技術的研究,不斷創新技術方式,將膜下滴灌技術應用在馬鈴薯種植中,推動馬鈴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膜下滴灌技術特點及作用

膜下滴灌技術其實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術,是將覆膜栽培與滴灌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將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幫助作物施肥、澆水實現一體化種植。膜下滴灌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式是通過管道裝置將灌溉用的水轉變成滴狀,緩慢的傳送到植物的根部,讓作物能夠長時間保持一種活力健康的生長狀態。膜下滴灌還具有保溫、保水的作用,能夠改善土壤環境,提高作物產量。與傳統的灌溉技術相比最大的一點優勢就是,膜下滴灌技術具有很強的節水功能,最高可以節約水資源50%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2 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運用效果分析

2.1 實驗地塊

實驗地塊選擇在XX縣XX村,種植面積6.67hm2,土壤為沙壤土,中等肥力,實驗選擇的馬鈴薯品種是麗薯6號。施馬鈴薯專用肥120kg/667m2,農家肥2000kg。于2015年12月15~25日播種。采用大壟雙行種植的栽種方式,小行距40cm,大行距70cm,株距20~30cm,每667m2種4000~4200塘。

2.2 滴灌安裝

整個滴灌系統主要包括離心水泵、電機、軟管、毛管、水表、施肥裝置以及其他控制與測量儀器等組成。滴灌設備的布局、安裝以及整個滴灌軟管的鋪設都將順著地勢分段或分片安裝,嚴格做到行向一致、墑面同寬,然后布管于馬鈴薯行間,并確保每墑得以布滴灌帶1根,然后將滴灌帶拉直拉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管打孔方向應當和墑面保持垂直。計劃于馬鈴薯全生育期滴水8次,每次滴水周期為7~10d,每次滴水時間大約控制在3h左右,預計平均每667m2每次滴水量為11m3左右,馬鈴薯全生育期平均每667m2滴水量為90~100m3左右。

2.3 應用成效

首先,節水效果明顯。與普通灌溉方式相比,在馬鈴薯種植中應用膜下滴灌技術,平均每667m2可以節約水180~200m3,節水率可達50%以上。其次,增產效果明顯。在馬鈴薯種植中應用普通灌溉技術平均單產2.5t,而應用膜下滴灌技術可以實現平均單產2.95t,平均增產0.45t,如果按照馬鈴薯目前市場價格2元/kg計算,那么可實現每667m2產值增加900元。再次,節本效果突出。在馬鈴薯種植中應用膜下滴灌技術,減少了田間病蟲害的發生以及雜草的生成,由于雜草少,發病率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除草以及施藥用工2~3個。由于覆膜滴灌技術提高了灌溉的組織化、自動化,因此可節約灌水用工3~4個。此外,每667m2可以減少化肥用量15kg。大約節省資金30元,每667m2可以減少2次農藥施用次數,大約節省資金30元。成本節約估算如下表。

2.4 實驗結論

本次的研究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膜下滴灌技術調節功能比較強,對于養分以及水分的調控可以做到合理、科學,保證充足的供應,但是又節約了很大一部分水資源,利用率極高。膜下滴灌保水性很好,避免水分流失。此外,膜下滴灌改變了傳統的施肥方式,可以直接將肥料融入水中進行滴灌,避免對土壤的破壞。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明顯減少了農民的工作量,節約了一定的種植成本,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

3 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推廣策略

3.1 加強宣傳引導

很多農民的收入微薄,而新技術的應用必然會增加一部分種植成本的投入,一般種植戶不愿因應用膜下滴灌技術,認為得不到更多的收益,也沒有看到膜下滴灌技術能帶來的長遠利益。這就需要當地的政府人員與農戶之間多交流溝通,加強宣傳和引導,讓農戶充分意識到膜下滴灌技術能夠為馬鈴薯的種植帶來多大的效益,可以建立技術試點區域,讓農戶親自體會到膜下滴灌技術的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戶對膜下滴灌技術應用的積極性。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除了要加強對農戶思想上的宣傳和引導,讓農戶認識到膜下滴灌技術應用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要出臺一些扶持的政策,加強對農戶應用膜下滴灌技術的補貼力度,比如機械設備的購置補貼、土地調整等等,讓農民有能力承擔技術的應用成本,并且通過土地的規模經營,促進馬鈴薯種植形成規模,加大種植產量。同時,政府要幫助農民吸引更多訂單渠道,增加銷量,避免種植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

3.3 抓好試點基地建設

政府在當地可以建立試點基地,進行膜下滴灌技術馬鈴薯種植區,帶頭應用膜下滴灌技術,讓農民看到新技術帶來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能為該技術種植培養出一批技術型人才,熟練掌握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幫助指導其它農戶進行膜下滴灌技術的使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馬鈴薯種植的一種必然應用趨勢,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以及對馬鈴薯產業的經濟效益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為了進一步推動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應用,一方面當地的政府要不斷加強技術的宣傳和引導,給予更多的扶持政策,幫助農民更好的應用該技術,另一方面,農民自身也要創新種植思想,學習更多先進的種植技術,提高產量,才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恰好就是一個關鍵的突破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提升種植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虹彩.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運用與推廣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9,000(002):236.

[2]李瑋.試析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應用[J].農家致富顧問,2018(20):1-1.

[3]楊志雄.馬鈴薯膜下滴灌高產栽培技術示范[J].云南農業,20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