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

2020-10-27 05:44孫慕華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水肥一體化馬鈴薯應用

孫慕華

摘? 要:在對馬鈴薯進行栽培管理的過程中,將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于馬鈴薯的栽培中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證水和肥的耦合,還可以讓馬鈴薯的水肥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促進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得到了優化,符合我國節約型社會發展方向,從而促進我國農村建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水肥一體化;馬鈴薯;應用

馬鈴薯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種植的范圍非常的遼闊。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領域都和科技進行了高效的融合,其中馬鈴薯的種植技術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而水肥一體化是就是被經常應用在馬鈴薯栽培的技術之一,此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灌溉量達到了節省水資源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后期對馬鈴薯的田間管理工作所帶來的壓力。最后,施肥一體化的應用還使得馬鈴薯的生長周期和生長時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的精準度更高,高精準度使得馬鈴薯的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1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優勢

目前,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的種植中的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使用這一技術的優勢在于很大程度上的滿足了馬鈴薯的生長需求,在這一過程中收獲了很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具體現說明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優勢,下文中的三個方向可以進行充分的說明。

首先,馬鈴薯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而傳統的灌溉技術因為不能判斷不能對馬鈴薯所需要的水分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導致了馬鈴薯出現根系腐爛以及缺水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對灌溉時使用的水產生了較大的浪費,也影響了馬鈴薯的生長速度。而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對浪費水的情況達到改善,很好的滿足了馬鈴薯在不同的時對水的不同需求,有效的解決了水資源浪費的難題,另外通過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土壤的濕度和透氣性更加符合馬鈴薯的生長需求。

其次,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施加肥料可以讓馬鈴薯得到更多的營養物質,是馬鈴薯得以更加健康的生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為馬鈴薯施加肥料時常常會出現肥料施加不足或者是肥料施加不夠的情況,而肥料施加過量時會對土壤造成破壞,增加馬鈴薯的種植成本,而如果肥料施加不足時,則會影響到馬鈴薯的生長質量。以上問題在經過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后都會得到很好地解決,在對其技術進行使用時要遵循前期少、中期多、后期持續的施肥法,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馬鈴薯的產量。

最后,馬鈴薯的種植期間使用施肥一體化技術其生產量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更高的生長強潛力,在對馬鈴薯進行栽培的過程中提供均衡的營養后,馬鈴薯缺素癥狀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減少病蟲害的產生,使得馬鈴薯在更加健康的狀態下生長,最終得到更加優質的馬鈴薯,在對馬鈴薯進行銷售時會更加受到購買者的青睞,馬鈴薯的銷售量也會隨之提高,為馬鈴薯的種植者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高利益會間接的推動水肥一體化技術得到更好的推廣,形成一個良性的產銷循環。與此同時,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因為減少了對人力、水肥的利用,完全符合我國節約型社會發展方向,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得到了和諧發展。

2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要點

2.1 薯種要合理選擇

薯種的選擇得當與否對于水肥一體化技術實施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應選擇薯塊完整,大小相似,形狀規則,色澤鮮明,不存在凍傷和病害的優良薯種,薯種的重量保持在50~100g,將薯種表面進行處理,去除尖頭和壞死部位,這樣在種植后薯塊就可以健康生長了,對于病蟲害也具有良好的抵御能力。

2.2 灌溉技術的建立

在灌溉技術方面,要充分考慮土壤成分,水肥來源及種植規模等因素,從而設置合理的管道系統。建立灌溉系統還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如土層深度、土地濕潤區面積、管道鋪設長度等。在馬鈴薯之間的土上鋪上滴灌帶,水的流速需要在每小時一升到一點五升,要求滴頭距離大約在25cm。灌溉中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就是每次的灌溉量要小,但可以增加灌溉頻率,灌溉中還要注意灌溉時間和面積,提高灌溉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以灌溉2.5h,灌溉面積為0.4~0.6hm2即可。

2.3 栽培措施的制定

在水肥一體化技術下,馬鈴薯的種植耕深度一般為30cm,并且需要實行三道五年的輪作,比較適宜播種的土壤溫度是7℃,播種深度大約10cm,密度和行距分別為90cm、19cm,這樣來看種植的植株數可達到每667m2為3700~4100。

2.4 水肥計劃的制定

對于水肥一體化技術,我國北方通常采用碾壓式的施肥罐作為施肥裝置,但也可以采用自動灌溉施肥系統,但需要具有比較齊全的設備。在制定水肥計劃時,要根據馬鈴薯需水和需費特性來確定水肥計劃的可行性,馬鈴薯一般保持在480mm的耗水量,為了獲得較高的產量,前期馬鈴薯的水分需保持在65%左右,后期需要的水分更大一些,需保持在75%左右。由此來看,在灌溉時,必須將水量保持在62%左右。這樣才能滿足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在灌溉中,滴灌的次數一般為10次,水量一般為8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生育期最適合的水量,要確定合理的灌溉定額,一般為每畝為60m3,除此之外,在播種時期,為了讓薯種盡快的發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施肥,而且當發現土壤干裂的時候,要馬上松土,為薯種補充充足的營養。這是由于馬鈴薯的生長對營養的需求所決定的,到了幼苗時期,必須嚴防病蟲害,以便讓幼苗茁壯成長,對此,可以撒一些氨肥來保證營養,促進馬鈴薯的生長,此外還要除草滅蟲,防治病蟲害。在塊莖形成和增長的時期,要增加化肥的施加量,以便保證養分大約占到馬鈴薯生長過程的50%。在淀粉積累時期,要將化肥的總量減少到總量的25%,有利于馬鈴薯淀粉的積累。

2.5 水肥管理的執行

為了避免水管堵塞而造成影響,對于馬鈴薯的水肥管理,要經常觀察滴灌情況。實際操作時,先將肥料倒入施糞池,然后打開施肥泵,在這個環節完成之后水和肥就被自動吸收到灌溉系統里面了,注意要根據時間來合理施肥,不能重復施加。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栽培馬鈴薯的技術相比,水肥一體化技術更加適合對馬鈴薯的栽培,對該技術進行應用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水資源的利用,同時在施肥環節上也更具合理性。在對該技術進行使用時,通過對選擇合適的馬鈴薯種子、科學的建立灌溉系統,合理的制定馬鈴薯的栽培方案,對水肥進行科學管理,使得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的種植中的優勢更多的被展現出來,最終實現馬鈴薯的栽培在更具科學和細致的規劃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珍.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7,000(011):56.

[2]毛朝溶.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7,34(015):23-23.

[3]梁雅誼.馬鈴薯栽培種植中“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及意義解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5,000(016):18-19.

猜你喜歡
水肥一體化馬鈴薯應用
馬鈴薯有功勞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產現狀與建議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優點及在淮安市設施蔬菜栽培上的應用
定邊馬鈴薯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胖胖的馬鈴薯
棚室番茄水肥一體化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