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

2020-10-27 05:44張世玉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工程技術生態環境創新

張世玉

摘? 要: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提出,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生態環境工程近年來也在各個領域獲得了廣泛推廣,本文主要以古建筑修復工程為例,對其修復過程中針對景觀集成以及生態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創新技術和具體應用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相關行業工作后續為其他類似項目工程制定更加優質的技術服務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為促進我國古建筑生態環境修復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可靠基礎。

關鍵詞: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創新;應用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是一種當前比較先進的環境優化和改善方法,適用范圍十分廣泛,比如園林景觀養護以及建筑升級改造等,都可以引入該技術理念。其中古建筑園區因為歷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該領域的重點保護對象。在新時代背景下,世界上的建筑形式已經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如何在對古建筑進行修復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保護其生態環境特色,是相關行業工作者應當重點考量的問題之一。

1 古建筑園設生態環境保護的初衷

自從上世紀末期現代建筑大量興起之后,很多城市古老建筑都被大規模拆除,就連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獨一無二的建筑也為免其難,這給我國古建筑文化遺產造成了很大損失,基于此,對現有古建筑進行必要的保護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古建筑能夠原生態保存,同時也深入挖掘這些建筑的經濟效益,很多修復工程都會采用生態環境技術,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升級,修復效果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這也讓古建筑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2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創新內容分析

針對古建筑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的技術創新主要包含以下幾項內容:

其一是發明了仿古的新木防腐技術,以及仿古石材加工技術,在滿足石材和木材仿古樣式需求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延長了材料的使用壽命,古建筑在經過幾百年的化學腐蝕以及油煙侵蝕之后,表面美觀度已經嚴重遭到破壞,如果清理不當很容易誘發更為嚴重的問題,而直接將部分建筑結構換成仿古的防腐新材料,則可以有效避免后續該類問題的發生。

其二是發明了古建筑木材返新防腐系列可控制備技術,實際上古建筑生態環境工程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何對受到侵蝕的木材結構進行修復。而本文所提到的這種創新型返新防腐可控制備技術,可以在不改變建筑形態的基礎上,實現度角度的靈活清潔防腐,效率非常高。具體操作原理是使用碳酸氫鈉給古建筑受到腐蝕的木材結構部分進行脫水、托養以及除菌處理,以增強木結構的防霉、防潮和防蟲能力,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古建筑被微生物等侵蝕的幾率,保證建筑結構安全性。實踐證明,這種處理方法比常規人工處理方法的效率要提升三十倍以上。此外,本次生態環境工程創新技術開發過程中,還研究了一系列集成創新措施,比如綜合使用防霉寶分離助劑、仿古加固系列保護劑、以及水性防腐涂料等,不僅實現了良好的古建筑生態環境整治效果,而且還大大節約了能耗。

其三是新木、石材的生態仿古方法及系列控制技術,該技術下的裝置工具非常靈活,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可以精準檢測出細微的色差差異,從而幫助工作人員減少生態修復誤差范圍,實現古建筑原真性修復目標。與此同時,該技術還能夠通過對施工環境中的楊阿奇流量、溫濕度以及質控距離等工藝參數進行合理調控,再配合退活處理方法將仿古材料加工到更加逼真。以當前的技術創新條件,將石材或木材紋理做舊成有五百年歷史的感覺是完全不成問題的,這樣可以有效發揮木、石材的天然潤感與親和感。次外,本次工程還創新開發了系列低毒高效抗腐蝕的木材處理劑(亞光仿古、防蟲、阻然尺寸穩定等)和裝備制造技術,已經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產品。項目對木材制品精深加工,生態仿古返新利用,使大材能優用,小材能大用,并能改善性能、綜合利用、提高木材21%利用率。從而形成和發展了生態制品加工的產業集群。

2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應用

本次工程發明了生態環境恢復技術及山地巖石景觀生態修復方法,開創性提出古建筑掇園生態設計理念,運用科技創新,以搶救古建筑融自然生態于一園的新模式,新技藝,實施古建生態造園作為人文景觀的物化形式,集地方建筑風格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使歷史傳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成為生態文化傳承與民眾凝聚力的載體。

2.1 生態環境修復與古建生態造園保護技術

在廢棄礦地古建造園由于巖石未經生態處理,與古建筑環境不協調,采用人工物理雕琢則耗費過大,項目在實踐中利用廢鋸沫及生物配置技術,使廢棄礦地巖石快速長出青苔,再按疏密效果添植藤本植物點綴景觀,以修復、創造生態天然效果。項目由此開發了天然石無縫地面復制技術,聚氨酯模具裝置系列產品。項目保持了建筑原有做法的真實完整性;創新生態技術應用以補償傳統技術之不足,對木材進行化學加固和防腐生態處理,使大量木、瓦構件得以沿用,降低了構件的淘汰率,并對木構件的現狀“栽補”、“防腐”、“仿古”、對瓦件的粘接修配,使大量舊木、瓦件得到保留;發明木、石材生態仿古返新技術的介入,提高了歷史建筑的原真性及完整性。整體結構:去除隱患、健康延年、不改變原狀;保留該建筑原狀以及所具有的信息價值:首先,采用原形制(包括原來的建筑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藝術風格和手法等);其次,使用原結構、原材料以及原工藝技術;此外,還傳承原狀做法修復屋面、墻體、油飾、磚雕照壁等,增加了避雷裝置,通過保護原有信息和標識新增信息,使古建筑的信息量更加豐富。

2.2 古建筑掇園與生態技術應用

工程技術應用與產品開發相結合;原位續留具有考證價值的構件,采用防腐加固法,保留修正后的整體性,包括留存做法標本、移建之后進行修復內容的展示做法等,體現其客觀性:建筑原狀優、缺點方面的價值,以及真實性:原有和后添加構件具有表達不同信息內容的價值,如考證價值;為保護古建筑的真實性和完善性在示范和實踐方面具有參考價值。

3 結束語

經過以上分析闡述不難發現,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是一項系統化的復雜工作。針對不同的行業,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的關注重心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差異,對于古建筑生態修復工程而言,主要就是如何對舊有木制結構材料的腐蝕部位等進行加固或改造,從而提高整體建筑的耐腐蝕性,延長其使用壽命。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古建筑生態環境工程的便捷度越來越高,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不斷創新和學習先進技術,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1]溫馨,王韜華,趙中良,等.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C]//2016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2016.

[2]崔曉東.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的科技發展趨勢探索[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3):00039-00039.

[3]劉曄.試論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00(004):148-148.

[4]唐若谷,顧婷婷,唐建軍.生態環境工程中水處理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進展[J].水處理技術,2018,044(005):1-6.

猜你喜歡
工程技術生態環境創新
工程技術矩陣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對磁浮工程技術的一些思考
逆向工程技術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