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玉米豐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

2020-10-27 05:44王焱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豐產栽培配套技術

王焱

摘? 要:玉米是我國最為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綠色玉米在我國也有著長久的種植歷史,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構成部分。為了推動我國農業建設發展,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使用先進的種植技術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同時玉米的質量也能夠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推動玉米種植產業的發展,優化我國農業結構。本文主要闡述為了提高產量在綠色玉米種植過程中使用的配套技術,并對各個種植階段進行分析。

關鍵詞:綠色玉米;配套技術;豐產栽培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較以往相比人們的生活方式有明顯的提升,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性,最近幾年,綠色玉米栽培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保證玉米質量,在種植過程中對玉米品種,種植區域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綠色玉米的種植不僅可以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而且玉米的產量得到了提升,以往玉米種植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得到了改善,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把握綠色玉米栽培技術的關鍵可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求。

1 綠色玉米種植

1.1 選種

利用科學方式選取玉米品種是提高產量最為有效的方法,科學選種在綠色玉米種植過程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玉米良種成為決定產量的關鍵因素。玉米良種將直接影響玉米生長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選擇優質的玉米良種可以提升玉米整體產量,為食品的安全提供保障,緩解我國糧食緊張的同時能夠讓食品更加安全。另外,普通的玉米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過于依賴種植環境,優質玉米種在生長的過程中自身具有較強的抗旱、抗澇及抗病能力,不會過于依賴種植環境,符合農業發展的標準。在選擇玉米種子時要考慮到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例如土質,自然環境等,選擇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種植。為了保證選擇的種子符合種植要求,工作人員可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檢測玉米種子,將樣品放入鹽水當中,觀察它們在水中的狀態,沉在水底的種子質量符合種植要求,對這些種子進行出芽實驗,分析玉米出芽情況判斷最適合種植的玉米種子。

1.2 種子處理

為了使玉米能夠在土壤中正常生長,在播種之前,需要對其采取科學的處理措施。通過晾曬,不僅能夠提高種子的活力,出芽率也得到了提升。在播種之前,玉米種子會經過2-3天的晾曬,為避免玉米因受熱不均而影響種子的出芽率,需要經常翻動晾曬的種子。有些玉米種子帶有病菌,為了保證玉米種子的安全性,可以在種植之前采用溫湯滅菌法對種子進行處理,提升它們抗病菌能力。

1.3 播種

玉米出芽的關鍵在于土壤的溫度,在播種過程中,選擇在溫度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種植玉米,最好保證土壤溫度保持在6攝氏度左右,科學的播種方法可以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斷流失,可以采用坐水播種的方式種植玉米,如果土壤中水分充足,可以選擇普通的播種方式。播種之后,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還需要進行覆土與鎮壓工作,最好的方式是播種的同時使用機械設備鎮壓土壤。至于播種的密度,主要視土壤的肥力以及玉米品種的情況決定,通常情況每畝土地的育苗量在3500株左右。

2 田間管理

2.1 定苗及間苗

綠色玉米可以在種植初期就進行間苗,根據玉米的出芽率和可能出現的病蟲害來調整間苗的次數。小苗4片葉時就可以間苗和定苗,而若想進行2次間苗,那么可以在間苗和定苗時間設定在3片葉和5片葉時。在定苗時,還需要保證間距的合理,同時每個穴都預留一個壯株。

2.2 施肥

在綠色玉米施肥方面,可以通過有機肥與化肥結合利用的方式進行。種植玉米時可以用發酵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農家肥的使用量在35-40t/hm2左右,也可以用硫酸鉀作底肥,使用量可以保持在每畝4kg左右。對于直播玉米來說,需要施一些氮肥,并將氮肥的使用量保持在100-150kg/hm2,如果是保護地栽培綠色玉米,那么可以使用純氮肥,使用量保持在150-250kg/hm2左右。

2.3 追肥

在追肥過程中,需要結合鏟趟的現狀,玉米生長至撥節期前或是6葉左右時需要施尿素肥,施肥量在3kg-5kg/畝左右,追肥位置最好離玉米10cm左右,而追肥深度可以調整到11-15cm,在玉米生長到大喇叭口時,可以利用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利用噴灑的方式進行施肥,共施肥2次即可。

2.4 綠色玉米水肥管理

綠色玉米種植過程當中,對水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根據玉米長勢選擇合適的肥料,最好選用有機肥料,對玉米的施肥結構進行優化,并同時使用生物肥料。玉米種植過程中經常使用機械設備完成施肥工作,在施肥過程中將機械設備與農業技術結合在一起,減少栽培成本的支出,提升玉米整體質量。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和動物糞便等肥料的使用,要把控好施肥量,根據玉米的長勢決定肥料的使用情況。有一點需要注意,由于化學物質會對農作物本身產生不良影響,破壞內在結構,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以免玉米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3 病蟲害的防治

3.1 病害的防治

在綠色玉米種植過程中,防治病害產生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選擇抗病能力較為優秀的玉米種。除此之外,定期清理田間的雜草,以及及時補充玉米生長所需養分,提高免疫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施肥時,若是有機肥,必須要進行完全腐熟,施肥時間以及用量,灌溉等都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以此來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玉米病害種類較多,比如灰斑病和大斑病等,可以在播種之前利用25%的唑酮可濕粉劑來對玉米種進行拌種,能夠有效降低病害的產生。針對玉米瘤黑粉病以及玉米絲黑穗病,使用2%立克秀,用量在種子重量0.5%左右即可,進行拌種和晾曬能夠起到預防的作用。若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出現個別病株,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部分傳染性病害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

3.2 蟲害的防治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蚜蟲是最為多發的一種蟲害,種植人員需要根據種植區域的環境狀況和土壤情況以及蟲害程度來設計合理的防治措施。由于玉米蚜蟲常大規模產生,并多聚集在玉米莖、葉,可以選擇生物防治的方式來進行治理,比如瓢蟲和草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化學防治,利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可以起到顯著效果。玉米螟也是一種危害極大的蟲害,并且會鉆到玉米莖稈內,導致玉米的大量減產,可以通過50%巴丹1g:1kg水的比例進行調配,之后灌到玉米葉心中來進行防治,避免玉米各種化學藥劑的嚴重超標,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利用生物療法以及物理療法等提升綠色玉米的病蟲害防治能力,不得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玉米不僅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更關系到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如今,我國的糧食資源日益缺乏,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技術人員正不斷提高綠色玉米種植技術。玉米栽種過程中。需要分析種植區域的天氣情況以及土壤質量,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質量上乘的品種。為了保證質量,提高產量,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治,推動國家農業發展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趙偉,曲振權.哈爾濱地區綠色玉米豐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1,000(035):287-287.

[2]張云峰.玉米高產穩產綜合配套栽培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328-328.

[3]陳志余.玉米高產綜合配套栽培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4(19).

猜你喜歡
豐產栽培配套技術
蘋果高光效樹形改造綜合配套技術
桑樹穴盤育苗組合配套技術要點
隧道施工中的機械設備配套技術探討
魯果2號核桃及其豐產栽培技術
方竹豐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東江本地早快速投產配套技術研究
早實核桃豐產栽培技術
西洞庭湖區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術
徐薯22號種植配套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