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視角下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理論思考

2020-10-27 05:44李春梅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智慧空間建設

李春梅

摘? 要:在城鎮化建設活動中,智慧城市的理念被提出,并被充分關注,借助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對智慧城市的管理工作。在戰略化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城市轉型工作顯得更加急迫,為了可以建設完善的新型智慧型城市,需對人地關系、流動空間等進行有效處理,提升城市基礎服務水平。本文從地理視角探討建設與規劃新型智慧城市時應用的相關理論。

關鍵詞:地理視角;智慧城市;規劃方法;建設方法;理論思考

城市經濟活動日益活躍化,城市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但是在能源開采與工業生產等方面的活動的影響下,城市的環境出現了嚴重缺陷,包括污染與能源匱乏等問題。因此城市發展者不僅要看重城市經濟活動,同時要立足城市的長遠發展需求,對低碳經濟模式加以構建,同時智慧型城市也被有效開發,本文借助地理學研究視角,探討發展智慧城市所需的理論。

1 建設與規劃智慧城市遇到的問題

很多城市都嘗試展開了智慧城市建設活動,對城市信息資源進行了整合,借助城市具有的特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同時進行商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并不簡單,人的需求與實際的建設行為會形成一定的矛盾,空間也會給城市發展行為帶去一定的限制,這些問題導致智慧城市發展受阻。借助地理學科的科學理論可以幫助引導智慧城市規劃工作,尤其是在空間分配與土地資源應用活動中可發揮關鍵作用。規劃智慧城市時發展方案時,還要參考其他學科,包括社會學、管理學以及信息科學等。

2 發展智慧城市與地理學之間的聯系

2.1 智慧城市所需的關鍵技術

智慧城市為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手段。在智慧城市各種傳感器、移動終端設備、智能基礎設施、攝像頭等感知網絡的支撐下,整合利用各類城市運行數據(如網絡數據、傳感器數據、居民活動數據等)、地理空間數據(市政管網、土地利用、自然生態、遙感測繪數據等)、結構化數據(人口、社會、經濟等統計數據)、情感和文本信息數據等多源異構數據,在數據合并加工、清洗過濾、格式轉化的基礎上,構建系統、融合的數據庫,支撐對人口流動、自然、社會和經濟等空間要素的分析評價、綜合模擬和預測等研究。

通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智慧城市大數據的互聯互通、采集和整合,利用大數據與傳統結構數據的結合,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融合應用,結合新的空間分析技術和手段,為全面綜合的認識理解信息技術、人類活動和物質環境之間的耦合關系及協調優化,以及地理學創新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時,利用多源異構數據的融合來創新協調與處理人地關系的方法、技術手段。

信息共享與分析平臺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要素流動和空間的深層次互動,為數據管理、數據共享以及空間分析、空間仿真模擬提供重要平臺。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平臺整合數據管理系統,搭建城市數據共享平臺,實現不同要素、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與共享使用,為城市資源優化配置、空間分析和城市仿真模擬提供數據服務系統。一方面可建立面向城市資源環境、公共服務、交通運行、居民活動的服務信息平臺;另一方面,建立面向城鄉空間協同規劃、部門聯動管理、多元主體互動的數據共享平臺,為智慧化的規劃管理提供平臺支撐。

2.2 支撐智慧城市發展的理論系統

對新的人地關系系統的研究,為人本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首先,對“人”的理解從自然人轉向情感關懷、需求不斷滿足和智慧化生活,對“地”的認識從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條件等轉向要素流動、科技創新、網絡關系等方面的理解。新的人地關系是生態、宜居、健康城市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人地關系協調來促進人與自然環境、人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

各類信息基礎設施、管理平臺、智慧服務體系、智慧產業經濟等的協調發展和時空優化布局,是科學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首先,智慧城市建設要考慮其與居民生活需求的協調性,智慧城市的建設內容和重點方向應充分考慮居民的實際需求,以及居民幸福感、宜居生活提升的要求。其次,智慧城市建設要與不同的城鎮化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財政能力和城市問題解決相協調,提高智慧城市建設的針對性和科學合理性。

2.3 運用地理學理論有效輔助智慧城市建設工作

智慧城市因其具有的智能化、工業化與環?;忍攸c與地理學科存有不可被分割的聯系。無論是在前期城市規劃環節,還是在后續的建設智慧城市的工作中,都要堅持人本理念,對居民合理的基本需求進行考察,理由信息技術給居民提供更多的智能型基礎設施,同時要對城市環境要素有效把握。從地理學科研究的角度出發,需對智慧城市的整體布局進行有效優化,使城市管理活動變得更加精細化,在總體規劃中還需安排城市安全防護工作;運用城市基礎信息平臺,對全新的行政管理制度加以推廣,對社會發展與城市經濟進行有效協調,對土地資源與環境資源加以協調與規劃,對城市整體布局有效優化。

在大力應用信息技術時,城市的結構與空間功能被改變,在智慧城市中,各種空間都出現了智慧化的變動傾向,包括休閑空間、辦公空間與商業空間,使城市公共空間可以被有效運用。在智慧城市中,不僅需要積極建設基礎空間,還需重視第三空間的建設與運用,通過社會網絡來有效聯系城市居民。在全新智慧社區中,居民的各種日?;顒佣甲兊酶颖憬?。在全面考慮到土地應用需求后,土地可以被更為合理地運用。

為了能夠完善信息服務系統,需高效運用基礎設施網絡,加強不同的城市基礎設施之間的聯系,把握醫療、商業、人防以及娛樂等設施間的關系,確保設備資源可以被有效共享,居民可以在新型的基礎設施服務系統中獲取優質生活服務。即時數據也成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資源,研究者可以對各類經濟性數據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優化商業發展模式。

在發展與建設智慧城市時,發展主體并不是只有城市,周邊的鄉村發展仍舊需要被納入到城市發展規劃方案中。有了信息化技術的強力支持,城鄉之間的溝通工作也隨之變得更加便捷化,電子政務平臺被有效統一,城市與鄉村的資源可以被共享,原有的公眾參與政務管理活動的方式被改變。在全新的信息平臺的支持下,城鄉資源可以被有效共享,鄉村空間與土地資源也能夠被運用。

3 結束語

在權利發展智慧城市時,信息資源發揮出了重大的作用,甚至給城市居民的生活帶去了影響,不少城市都形成了完備的信息應用模式,這給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提供了優質的前提條件。為了可以更好地展開管理智慧城市的工作,需有效運用已有的地理資源,因此本文選擇研究角度為地理學,研究了城市運營活動與地理學科的理論知識之間的關系,希望可推動智慧城市進步。

參考文獻

[1]陸藝.基于地理視角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理論思考[J].城市地理,2017(6).

[2]郭林凱.基于地理空間信息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8).

[3]劉璽.測繪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

猜你喜歡
智慧空間建設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