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

2020-10-27 05:44閆洪明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后澆帶建筑施工施工技術

摘? 要:建筑物在長久的使用過程中,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各種傷害,例如溫度的變化、地質條件的變化、自然災害等等,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物的質量,容易導致建筑物產生建筑裂縫,給建筑物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傷害。后澆帶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項施工技術可有效減少建筑裂縫的產生,進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于建筑行業具有重大的意義與作用,基于此本文將對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

后澆帶的本質是剛性連接縫的一種,是指鋼混結構的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間,為了防止建筑物因溫度差異或者是收縮沉降等原因發生結構形變而生成的變形縫,此類變形縫會在施工期間保留一段時間,當建筑結構內部經過收縮之后,再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連續的整體。后澆帶的施工主要被應用于不合適設置柔性變形縫或者是后期變形穩定性較高的額結構當中,但是在后澆帶的施工過程中,如果其施工技術應用不合理,施工質量掌控不到位則容易造成開裂與滲透的現象,反而對建筑工程起到了破壞的作用,因此對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十分必要。

1 后澆帶的功能介紹及影響因素

1.1 后澆帶的功能簡介

(1)可以解決沉降差

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擁有輔樓的高層建筑的工程施工當中。通過后澆帶的施工將建筑工程中的主樓部分與輔樓部分暫時分開,成為兩個獨立的部分,然后等主樓施工完成后,并且大部分的沉降量都已經沉降完畢,再向后澆帶內進行混凝土澆筑,使主樓與輔樓連接成一個整體。主樓的樓層過多,所以其整體質量也相對較大,一般情況下都會采用整體基礎來降低土體承受的壓力,同時加大掩埋深度來減少附加壓力;而輔樓的整體重量較輕則采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來加大土體多承受的壓力,通過基礎處理的不同來調節兩部分的壓力差值,使之沉降接近。此外后澆帶還可以調整沉降的時間差,在此類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是先進主樓的建設,待主樓的沉降穩定后在進行輔樓的建設。

(2)可以減小溫度收縮影響

混凝土在澆筑后會有一段時間是處于硬化的過程當中,在這期間溫度變化對其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混凝土結構會因為溫差的存在而發生熱脹冷縮現象,這時混凝土結構就會發生形變,如果混凝土的結構變形受到阻礙,則就會有內部作用力的產生,在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產生建筑裂縫,進而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通過后澆帶的施工,可以使建筑結構的形變有更多的自由空間,使結構變形受到的約束變小,從而減小了因收縮形變而產生的應力,達到減少建筑裂縫產生的目的。

1.2 影響因素

在后澆帶的施工過程中有多種因素會對其施工質量產生影響,經過分析與總結,其影響因素大約為以下幾種:第一,后澆帶兩側隔斷的操作方法;第二。后澆帶內的鋼筋位置;第三,混凝土整體連接情況;第四,混凝土澆筑時間。

2 后澆帶施工技術

2.1 基礎墊層處理

基礎墊層施工時應將后澆帶部位的墊層標高降低50~100mm,并每隔50m設置一處積水坑以便于清理后澆帶內垃圾并清除雨水和養護用水。

2.2 模板支設

在進行模板的支設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后澆帶兩側的隔斷材料

的選擇應該選取鋼筋支架快易收口網模板或者是鉛絲網和鋼板網,并且制作成企口的樣式;(2)嚴格對模板與后澆帶內鋼筋之間的縫隙距離進行掌

控,避免因縫隙過大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3)要保證模板支護的結實、牢固、緊密、易拆除;(4)如果使用的是一次性的雙層模板,應該在施工之前對雙層模板進行綁扎處理,防止在澆筑時后澆帶內進入過多的混凝土漿。

2.3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2.3.1 施工準備

澆筑后澆帶內混凝土前應先清除鋼筋表面銹層,并對兩側混凝土鑿毛,對較為嚴重的蜂窩孔洞進行修補,后用高壓水或氣將底部和表面清理干凈;澆筑時應嚴控澆筑層厚度以免厚度過大導致鋼絲網模板側壓力過大而向外凸出;垂直施工縫部位的混凝土澆筑后應用鋼釬搗實,以保證密實度,若模板采用鋼絲模板,則在澆搗時應控制澆筑層厚及振搗器具同鋼絲網模板的間距,防止振搗過程中水泥漿流失嚴重;若后澆帶內鋼筋未斷離,則應按照要求搭接或焊接,若需附加鋼筋則應確認其位置。

2.3.2 底板、側壁混凝土澆筑

該部位后澆帶內混凝土澆筑應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后方可施工,應采用強度不低于兩側或高一級的未膨脹混凝土,澆筑后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低于28d。

2.3.3 頂板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若為伸縮后澆帶則應待收縮完成后澆筑,沉降后澆帶則應在沉降基本完成后進行,在該部位混凝土澆筑前應在施工縫部位鋪筑一層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并用水沖洗施工縫后清除混凝土表面積水,該部位混凝土必須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并應在內部摻加早強減水劑。

2.3.4 梁板懸臂處理

如連續梁跨過后澆帶則會被其斷開,會導致該梁出現懸臂現象,或若單向板或雙向板出現四邊固定支撐變為三邊固定支撐,則導致一邊自由的現象而改變了板的受力特性,因而在該部位應結合其受力特性來配筋,同時不可拆除后澆帶部位的梁、板支撐,要等后澆帶部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

2.3.5 垂直施工縫處理

若垂直施工縫內采用快易收口網則在澆筑混凝土后可用壓力水將模板沖洗干凈而避免拆除模板;采用鋼絲網模板則可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壓力水沖洗,并清除浮漿、碎片直至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并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待終凝后應將鋼絲網拆除并及時沖洗施工縫表面。

2.4 后澆帶防護

為防止雨水或養護水進入后澆帶,應在兩側設臨時擋墻,并在墻兩側抹防水砂漿,若后澆帶緊靠外墻且其兩端與外墻不在同一平面則應將側板保護墻移至后澆帶兩端;兩側混凝土澆筑完畢并將縫內清理干凈后應用木板等物將其覆蓋,并在四周設置臨時圍擋圍護以防止后澆帶內鋼筋被污染、踩踏或壓彎;后澆帶內混凝土澆筑后應避免震動、沖擊,混凝土澆筑后應采用塑料覆蓋養護,并在硬化后采用蓄水養護。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后澆帶的實質就是一種作為剛性連接的臨時性變形縫,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應用后澆帶的施工技術進行后澆帶的建設,可使建筑結構在后澆帶的存在時間內自由的、充分的發生形變,進而減小建筑裂縫的出現幾率,還可以利用后澆帶實現混凝土結構的分塊建設,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此外通過后澆帶的使用還減少了永久性變形縫的設置,減小了滲漏情況的發生,所以施工單位一定要加大對澆帶的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夠更好的為建筑工程施工服務。

參考文獻

[1]林增.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工藝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No.497(12):190+194.

[2]馬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居舍,2018(24):93.

[3]范志恒.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相關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15):14-15.

作者簡介:閆洪明,身份證號:230124196404277011。

猜你喜歡
后澆帶建筑施工施工技術
基于后澆帶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建筑施工及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初探
基于后澆帶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基于后澆帶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針對建筑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