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基本技能課程創新改革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2020-11-06 03:17覃丹楊熾瓊嚴浪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5期
關鍵詞:創新改革臨床教學

覃丹 楊熾瓊 嚴浪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醫學教育的擴招,人才在社會上也形成了明顯的分層現象,高等??茖W校培養的大部分畢業生都前往基層崗位就業。本校在為社會輸送大量專業性應用型基礎醫療人才的同時,深刻體會到了對醫學技術類學生進行基本臨床技能教學的重要性,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臨床醫學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臨床基本技能。本文在論述當代醫技類專業出現的問題、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后,以本校的醫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相關的課程改革實驗,來探討臨床基本技能課程創新改革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臨床基本技能課程;創新改革;醫技類專業;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5..02

現代臨床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醫技類專業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但醫技類的專業教學與臨床應用開始出現脫軌,許多學生進入臨床后,面對臨床的基本技能操作束手無策。因此,加快醫學類專業院校臨床基本技能課程創新改革的步伐,縮小醫技類專業與臨床之間的差距是很有必要的。注重培養醫技類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加快醫技類專業與臨床的結合。

1 醫技類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院校硬性條件限制

學校教學經費與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教學經費充足,能夠采購先進的臨床設備和教學設備,以更科學地方式培育學生。學校在科研試驗、儀器設備中投入的經費是被學校自身的條件所限制的。先進的實驗技術設備與良好的實驗平臺環境,教學與技術的現代化結合等往往是眾多普通醫學類院校負擔不起的。這也導致了學生的實驗能力不足,臨床實踐與技能掌握能力相對較差,無法滿足學生對先進的技術設備的使用了解,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基礎性臨床技能掌握。在此種學習環境下,培養的學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豐富,但臨床應用與技能操作薄弱。在進入臨床工作后,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難以完成工作任務。

1.2 臨床技能教學課程配置不合理

由于學生學習時間較短且為社會輸送人才的比例較高,高等??祁悓W校往往更加重視對學生的主要專業技能的培養。但由于高等??萍夹g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教師資源配置不合理,教師教學素質有待改進等原因,致使一部分教師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忽視了用于臨床實際工作中的技能培養。與此同時,高等??茖W校為緩解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脫節的困境,放寬了招聘教師的門檻,加大了對專業教師的教學素質培養,增加了學校教師單位授課時長與授課范圍。但這類措施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也阻礙了對于醫技類專業的學生的臨床技能教學的課程開設。

1.3 臨床技能的實踐程度較低

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醫護人員,要對自己負責,對患者負責,要掌握扎實的臨床基本技能,而不是紙上談兵,實操能力一團糟。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醫學的不斷重視,全國各大學校紛紛擴大了辦學規模,增加了對醫學專業的招生人數。但由于醫院工作繁重,難以抽出時間來進行對實習生的培養,每家醫院每年的實習人數有上限,無法容納太多醫學專業的實習生。因此,學生缺少能夠進行臨床技能實訓的場所,難以做到知行合一。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只能以多媒體設備為教學工具,以圖片和視頻為教學手段,向學生講授臨床技能的具體操作和注意事項。實踐場所的缺乏,難以讓學生進入醫院,進入相關科室,進行現場觀察和模擬操作,無法切實提高臨床技能的實踐程度。

2 臨床技能創新改革的意義與重要性

2.1 有利于改善教學模式

根據課程創新的有關要求,學校應對臨床技能課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臨床工作。因此,創新改革有利于改革當前的醫學教學模式,從而創建綜合性的臨床醫學教學體系。借鑒先進的臨床基本技能的教學方式,將多種教學模式引入到實際臨床技能課程之中,能夠緩解當前臨床技能培訓課程的困境。比如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學習時間短,只能集中精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各大高校在進行創新改革的同時,教師需要轉變有關臨床技能的想法,提高臨床技能的授課能力,平衡臨床專業課與臨床技能課的課程時長,讓學生在臨床技能模擬學習中加強對臨床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應重新評估實操技能與閉卷考試的權重,完善臨床技能熟練程度與考試分數結合的考核機制,將臨床技能提升落實到具體的臨床訓練中。

2.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臨床基本技能課程創新改革下,學校重新調整了臨床理論課與臨床實操課的占比,可以增加學生臨床技能的實操時長和實操頻率,提高學生對臨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得學生在走出校園,走進醫院,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臨床工作。另一方面,教師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實操等一系列臨床專業知識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在實操中理解晦澀難懂的臨床知識,緩解了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脫節的困境,加快了臨床理論知識與臨床基本技能之間的融合,讓醫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2.3 有利于培養醫技類學生的臨床專業素養

一位合格的醫護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理論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和同理心。作為醫護人員,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患者,一些患者性格不好,易急躁和憤怒,醫護人員應保持耐心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理解患者得病后的恐懼和浮躁心理。課程改革創新之中,增加了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次數和時長,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診療行為與診療態度對患者的重要性,理解溝通能力也是醫護人員必須要掌握的工作技能。此種模式下,學生在全面認識疾病時,引導學生以多種溝通模式去理解患者,學會以更好的方式去看待、處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關系,提高醫學生的臨床素質與技能。

3 以檢驗專業為例的技能操作實踐

選取本校17級五年制檢驗專業班級作為實驗對象,檢驗專業學生104人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成員臨床知識儲備量相差無幾,其中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教職工在解讀學院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研專業人才能力需求及《臨床基本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形成調研報告。通過專業教師與從業醫護工作人員進行商討、形成新的臨床基礎技能課程標準。實驗組的學生由任課教師按新的臨床基礎技能課程標準備課、授課。對照組繼續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在學期末調查班級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平時成績(主要以《診斷學基礎》課程綜合成績為主)。同時,通過定期理論加實踐考核成績及調查學生的滿意度對比兩種課程標準的教學成果,在學期末形成新課程的整體性評價。

4 評估標準與實踐總結

在對醫學生的考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以往臨床基本技能的具體表現,將其分為四個等級:精通、掌握、了解、欠缺。同時對學生掌握的臨床基本技能進行評估和評分。具體的評估機制為:精通,操作熟練、動作敏捷、迅速、連貫、正確有效得10分;掌握,操作比較連貫,動作不夠迅速,得7~9分;了解,操作不夠熟練,出現差錯的次數較多,思路不清晰得4~6分;欠缺,0~3分。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發現實驗組的52名同學對診斷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都有著嫻熟的理解與掌握,對臨床基本技能熟練度要高于對照組的同學??梢哉f,進行臨床基本技能課程改革對醫技類專業的學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不同表現,發現對照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總結實驗組教學方式的好處與具體步驟,為接下來調整臨床基本技能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提供數據性的論據支撐。

5 結束語

高等??漆t學院校的醫技類學生在進入臨床工作后必然會面對一些基礎性臨床問題,如何縮小醫技專業與臨床專業之間的差距、加強兩者的緊密聯系,有效辦法是促進臨床基本技能課程的改革,加強醫技類學生的診斷、內外科等基礎性臨床課程技能訓練,做到社會對現代醫學技術人才的要求,提高當今醫學技術類專業學生的臨床素質與臨床技能。

參考文獻

[1] 梁 娜.醫學檢驗教學與臨床的差距分析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2013,05(06).

[2] 張小麗,李 非.臨床技能教學質量評估方法的綜述與思考[J].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11).

[3] 董 靜,馬向陽,崔福江,任麗潔.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程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01).

猜你喜歡
創新改革臨床教學
醫患溝通能力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培養
醫學院校臨床教學階段學生教育管理研究
民族院校卓越醫生培養的臨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敘事醫學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醫改影響下的臨床教學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模式創新改革研究
高校教學管理創新改革研究
醫學模擬教學在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