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應用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的效果研究

2020-11-09 03:04閆松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腔鏡探查膽總管

閆松

【摘 要】 目的:以臨床研究方式評估將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術應用于對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治療中的具體價值。方法:將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外科手術干預的70例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隨機納入腔鏡組與參照組(n=35)。腔鏡組實施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術,參照組實施開腹膽總管探查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道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腔鏡組術中出血量對比參照組明顯較少,術后胃腸道功能轉歸時間及住院時間較短,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71%,對比參照組17.14%明顯較低,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術應用于對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治療中具有術中出血量較少,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術后恢復速度較快等優勢。

【關鍵詞】 復雜性肝膽管結石;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

【中圖分類號】R656.62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87-02

肝膽管結石為肝膽外科常見的疾病,且發生率相對較高。由于肝膽管結石的解剖結構比較復雜,故而臨床治療的效果不夠理想,特別是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為肝膽外科研究的重點[1]。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逐漸在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治療中得到推廣應用。為了全面了解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文章將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0例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結合數據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0例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隨機納入腔鏡組與參照組(n=35)。參照組患者年齡在27歲到67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7.62±4.11)歲,男女比例為20:15。腔鏡組患者年齡在28歲到67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7.48±4.21)歲,男女比例為19:16。所有患者均了解調查研究內容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腔鏡組實施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從臍下緣入腹,置入10mm穿刺器,注入CO2氣體建立氣腹[2]。壓力為14mmHg,將兩個穿刺器置入,逆向切除膽囊,結扎膽囊管不切斷。膽總管前壁切開1cm,劍突下穿刺器置入腹腔,膽道鏡下實施膽總管探查,且應用網籃套取結石。取凈結石后對肝外膽管實施探查,預防結石殘留。文氏孔置管,膽總管放置T管引流,縫合膽管切口。結扎的膽囊管切斷,劍突下穿刺孔取出膽囊標本[3]。膽總管體表投影位置做略高于T管直徑,T管由此引出,連接吸引器且將其固定。沖洗腹腔,腋前線位置做孔放置負吸管引流??p合臍部和劍突下戳孔。

參照組實施開腹膽總管探查術,右肋下緣入路,切除膽囊后常規膽總管探查,術后4w造影檢查,結果正常后拔管引流術。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道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實施數據處理,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應用卡方與t值予以檢驗,差異性比較應用p值予以評價,p<0.05則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腔鏡組與參照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對比

腔鏡組術中出血量對比參照組明顯較少,術后胃腸道功能轉歸時間及住院時間較短,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腔鏡組與參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71%,對比參照組17.14%明顯較低,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總管結石為良性病變,但是由于其解剖位置具有復雜性特點,病理轉變豐富,具體包含膽管狹窄、膽管擴張等,臨床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4]。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轉變,肝膽結石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

當前臨床治療中常見的肝膽管結石手術治療方法具體包含開腹膽總管探查術與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5]。開腹膽總管探查術的應用時間較長,作為一種傳統的手術方法,盡管能夠有效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手術中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較大損傷,且手術器械處理期間易于造成內臟牽拉損傷等問題,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

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切口較小,具有創傷小、療效好以及術后恢復速度較快等應用優勢[6]。臨床治療中可以在腹腔鏡的輔助下,全面觀察患者的病灶周圍情況,結石殘余發生率顯著降低。在小切口的處理方式下,有助于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

結合數據調查的結果來看,與參照組相比,腔鏡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少,胃腸道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較短,證實了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的應用價值,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有效方式。同時,腔鏡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參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7.14%,腹腔鏡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價值突出,有助于降低膽總管結石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患者痛苦感受。

綜合上述內容,將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術應用于對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患者治療中具有術中出血量較少,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術后恢復速度較快等優勢。

參考文獻

[1]余偉。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的效果及并發癥、復發率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04):153—155。

[2]王金虎。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的療效及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43):67+70。

[3]賈利猛。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的療效及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01):71-73。

[4]王翔。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的療效和應用價值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4):10738-10739。

[5]唐寒秋,李曉濤,龍雪艷。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的安全性及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0):4143-4145。

[6]李海軍,郁成華,韓超男。開腹和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效果比較[J].海南醫學,2015,26(05):711-713。

猜你喜歡
腔鏡探查膽總管
早期護理對腹腔鏡膽總管患者術后炎癥應激的改善探討
PDCA循環法在消毒供應中心硬式腔鏡管理中的應用
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術中配合及護理
腹腔鏡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與膽總管切開探查取石的對比研究
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婦科腔鏡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應用
3D腔鏡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多尺度探查偷車案件的犯罪時空熱點
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的護理
冠脈搭橋術腔鏡采集大隱靜脈患者圍術期護理
內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