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環式護理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癥狀和呼吸道菌群的影響

2020-11-09 03:04蔣冬妹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臨床癥狀

蔣冬妹

【摘 要】目的:探討閉環式護理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癥狀與呼吸道菌群產生的影響。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細菌性肺炎患兒作為觀察樣本,根據1:1比例分為A組、B組,病例均為46例。A組患兒行閉環式護理,B組患兒常規護理,對比2組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呼吸道菌群分布情況存在的差異。結果:A組比B組患兒的咳嗽、咳痰緩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短,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2組患兒進行呼吸道細菌總檢出率的比較,其中A組低于B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閉環式護理有利于促進小兒細菌性肺炎癥狀快速緩解,抑制呼吸道菌群生長,可在臨床中積極推廣。

【關鍵詞】小兒患者;細菌性肺炎;呼吸道菌群;臨床癥狀;閉環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58-02

細菌性肺炎屬于常見的兒科疾病,其會嚴重損傷機體免疫力,發病前大多數患兒具有呼吸道感染癥狀表現。本病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感染呼吸道導致的,起病急,以咳痰、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因為兒童群體抵抗力非常弱,即使治愈了細菌性肺炎也存在復發的可能,甚至會向重癥肺炎發展。目前臨床主要選擇阿奇霉素、青霉素等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雖然治愈該病的難度較小,但治療期間護理方法的選擇及應用卻會直接影響到臨床效果和預后[1]。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細菌性肺炎患兒作為觀察樣本,現作以下評析與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細菌性肺炎患兒作為觀察樣本,根據1:1比例分為A組、B組,病例均為46例。A組:男患兒25例,女患兒21例,患兒年齡1-7(4.2±0.8)歲;病程1-5(3.2±0.4)d;B組男患兒26例,女患兒20例,患兒年齡1-6(4.1±0.7)歲;病程1-6(3.1±0.3)d。2組予以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顯示P>0.05,能夠作此次比較。

1.2方法

實施閉環護理管理模式的為A組患兒:①組建專門的閉環式護理管理小組,成員需要接受閉環式護理培訓且考核合格,組員與常規護理人員間保持互相獨立的狀態;②治療期間需要定時的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書面記錄工作。分析存在的護理風險,將風險預警做出;依照相關規定和流程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③醫師、家屬間需要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以便對護理隱患進行排查;組內必須建立獨立且完整的護理管理制度,嚴格進行實施。小組成員每周對工作情況進行1次匯報,內容有處理好的護理隱患、潛在的、發現的護理隱患。綜合組員意見整改后期護理措施。閉環式護理管理具體結構為:發現隱患-分析確認隱患-向上級反饋-開展處理方案-對處理后的護理隱患進行跟蹤調查及鞏固-處理未見效需向上級反饋-采取另行處理措施,直至隱患完成處理-查找其他隱患。實施常規護理的為B組患兒:提供舒適、安靜、空氣清新的病房環境;叮囑患兒家長多給予患兒陪伴,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的休息;以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為主;對患兒用藥后的癥狀變化進行密切觀察,使用溫濕毛巾擦拭汗液,并在大量出汗時及時進行衣物的更換,以免引起不適感;治療期間有并發癥的情況需要向醫師進行及時報告,盡快采取相應措施對病情進行控制;規范培訓護理人員的言談舉止,避免重大護理失誤出現;給予心理疏導,安撫不良情緒;將書面資料發給患兒家屬,進行病因、相關注意要點的普及。

1.3觀察指標

記錄2組患兒咳嗽、咳痰緩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觀察呼吸道菌群分布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使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各以(-x±s)、(%)進行描述,對比分別用t檢驗、x2檢驗,P<0.05表明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對比2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

A組比B組患兒的咳嗽、咳痰緩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短,組間數據差異明顯,即P<0.05,見表1。

2.2對比2組患兒呼吸道菌群分布情況

組間進行呼吸道細菌總檢出率的比較,其中A組比B組低,差異方面統計學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細菌性肺炎主要指的是病原菌感染呼吸道后導致的病癥,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兒意識不清、驚厥,甚至危及其生命健康[2]。根據咽拭子、痰液細菌培養結果可知,肺炎克雷伯、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均等病原菌感染呼嘯后,會導致大量膿性分泌物出現,同時讓患兒表現出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表現。明確病原菌分布情況,積極進行抗生素治療,可對細菌生長進行有效抑制,進而顯著改善臨床癥狀[3]。

閉環式護理實際上就是閉環式管理模式,其屬于系統綜合管理法之一,運用于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將整個管理過程比擬成封閉的環狀系統,讓系統循環在決策-控制-反饋這一過程中,同時讓系統維持在平衡狀態[4-]。

在此次試驗中,A組相較于B組的咳嗽、咳痰緩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短,呼吸道細菌總檢出率低,均為P<0.05。由此表明,閉環式護理有利于促進小兒細菌性肺炎癥狀快速緩解,抑制呼吸道菌群生長,可在臨床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壽曉霞,郭妍妍.閉環式護理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癥狀和呼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9,31(12):1420-1423+1430.

[2]周云,陳麗鎣,冉揚,杜明洪,田芬.小兒細菌性肺炎和支原體肺炎實驗室炎性指標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9,25(03):4-6.

[3]杜笑穎,賀雙忍.引起小兒細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點及耐藥性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12):1751-1754.

猜你喜歡
臨床癥狀
試論犢牛腹瀉的臨床癥狀與防治
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
單磷酸阿糖腺苷聯合開喉劍噴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50例療效觀察
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
基于雞球蟲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3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分析與護理
探討運動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臨床癥狀的影響
急性脫髓鞘腦病的臨床癥狀表現與診治研究
試析犢牛腹瀉的綜合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