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行為干預對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焦慮的影響研究

2020-11-09 03:00陳莉莉楊玥陳瀾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焦慮青少年

陳莉莉 楊玥 陳瀾

【摘 要】目的:分析在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中應用認知行為干預對其焦慮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2018.5-2019.5期間本院收治的52例脊柱矯形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并根據病例單雙號將其分為護理A組(常規護理)與護理B組(認知行為干預),每組各26例。比較兩組對患者焦慮情緒的改善效果。結果:經干預后,護理B組術前1d的SAS評分為(52.46±3.32)分顯著低于護理A組(58.35±3.27)分(P<0.05),且護理B組術后第2d的SAS評分為(55.72±3.44)同樣顯著低于護理A組(60.68±3.59)分(P<0.05)。結論:對于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而言,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情緒,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關鍵詞】認知行為干預;青少年;脊柱矯形;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在青少年之中常存在特發性脊柱側彎,其主要表現為脊柱側彎畸形,而在脊柱側彎較為嚴重時可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可導致患者發生心肺功能異常情況,一般需接受手術矯形進行治療[1]。但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加之手術時間較長且創傷較大,故患者在術前與術后均極易存在焦慮情況,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與術后康復,而對于緩解患者焦慮狀態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心理干預[2],故本就此分析在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中應用認知行為干預對其焦慮的影響,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5-2019.5期間本院收治的52例脊柱矯形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并根據病例單雙號將其分為護理A組(常規護理)與護理B組(認知行為干預),每組各26例。護理A組:男女比例為7;19,年齡11-18歲,平均年齡(14.2±2.1)歲。護理B組:男女比例為8;18,年齡11-17歲,平均年齡(14.1±2.3)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護理A組采取常規護理,講解術前注意事項,手術所需的時間,術后管理情況(鎮痛泵與導尿管等),可能存在的尿道不適、傷口疼痛等感覺,術后可行走與站立的時間及可能存在的活動限制等。

護理B組在護理A組的基礎上采取認知行為干預,在術前與術后1d均給予患者進行認知行為干預,以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疾病的態度與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充分認知到可通過手術恢復健康與正常體型,并講解在恢復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會遭受不適與痛苦,著重講解焦慮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其正確認知手術,以朋友的模式相處,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更積極的配合治療。另外,還需指導患者掌握面對焦慮的正確技巧,如:(1)放松訓練:指導患者如何交替放松與收縮自身的肌肉,可握拳——放松,以了解自己肌肉的松弛與緊張程度,從而獲得較好的放松作用。(2)轉移注意力:告知患者可將注意力集中至一個特定的事件中,再指導其如何轉移注意力,可鼓勵患者講述以往的愉悅經歷或想象自身正位于一個安靜魅力的環境之中,且和患者一同分享快樂,以使其不再關注焦慮情緒、分散其注意力,從而達到緩解焦慮的目的。

1.3 觀察項目

比較所有研究對象術前1d與術后第2d的焦慮情況,評定標準[3]:采取SAS焦慮評量表進行評定,滿分為80分,分值與焦慮程度正比,分數≥50分表示存在焦慮癥狀。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干預后,護理B組術前1d的SAS評分為(52.46±3.32)分顯著低于護理A組(58.35±3.27)分(P<0.05),且護理B組術后第2d的SAS評分為(55.72±3.44)同樣顯著低于護理A組(60.68±3.59)分(P<0.05)。

3 討論

由于青少年年齡的特殊性,其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從而極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且因患者長時間被疾病所影響,導致外形不同于其他正常青少年,故有較重的自卑心理與焦慮情緒[4]。因此,此類患者在接受創傷嚴重的大手術時,急需醫護人員與父母的關心、愛護及心理護理干預,如若不然則可能存在嚴重的焦慮情緒而影響手術與術后恢復效果,甚至可能對今后的成長帶來嚴重心理陰影。

有相關研究發現[5]: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緩解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的焦慮情緒,從而促進其快速康復。認知行為干預是近年來新興起的心理干預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改變患者面對應激的看法與態度,并增強患者的自信心與自控力,從而緩解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本文研究發現:經干預后,護理B組術前1d的SAS評分顯著低于護理A組(P<0.05),且護理B組術后第2d的SAS評分同樣顯著低于護理A組(P<0.05),提示認知行為干預具有緩解患者焦慮情緒的作用。這是由于認知行為干預可通過重建認知、解決問題、放松訓練及轉移注意力等針對性護理措施去促使患者正確認知疾病,可使患者在術前具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在術后利用正確的技巧與方法取應對焦慮情緒,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并提高其生命質量,最終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青少年脊柱矯形患者而言,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情緒,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陳超,崔賡,宋凱, 等.Lenke 5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術后近端交界性后凸與脊柱骨盆參數的相關性[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9,40(6):548-553.

李靜,李娜,莊乾宇, 等.miR-181b抑制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可能參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骨密度降低[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9,39(6):832-839.

趙鳳娜,秦柳花,彭虹菊, 等.心理干預對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醫學應對方式的影響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23):2203-2205.

丁一,海涌,劉暢, 等.后路脊柱三維矯形術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改善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9,8(10):733-737.

馮麗娜.認知行為干預對脊柱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不良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61-63.

猜你喜歡
焦慮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關愛青少年的“三個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與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