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

2020-11-11 10:44秦玉通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臨床分析

秦玉通

【摘 要】目的:探討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感染影響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分布情況。方法:選取收治的312例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分析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感染狀況以及感染菌種分布狀況。結果:所有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患者中有11例(4.00%)患者術后出現感染癥狀,其中良性腫瘤切除4.00%和惡性腫瘤切除13.00%的感染率最高。結論:由于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感染的因素較多,因此需要準確分析感染因素并采取相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效率,進而有效改善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后感染;臨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fe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fte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Methods 31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fected bacteria. Results Among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11 (4.00%) ha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symptoms, among which 4.00% of benign tumor resection and 13.00% of malignant tumor resection had the highest infection rate.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infection factors afte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analyze the infection factor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patients, and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Clinical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12例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所有患者中男性占137例,女性占175例,年齡為32~82歲,平均年齡為(51.2±5.2)歲,其中小于等于50歲的患者占178例,大于50歲患者占134例,患者患病時長為5~60d,平均患者時長為(40.2±7.3)d。

1.2 病原菌鑒定

以3d為期限,持續培養同一病原菌標本,其兩次標本的培養結果相同,則可稱之為相同病原菌。依據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所鑒定生產的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作為本次需要對照的菌株類型。選用全自動微生物化鑒定儀作為本次鑒定病菌的儀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以及感染菌種的分布范圍。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數據中的計量采用進行表現,數據間的對比分析使用t進行檢驗;數據資料采用例(n)、百分比(%)進行表現。P<0.05,證明數據中所對比的數值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術后感染發生率

所有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患者中有11例(4.00%)患者術后出現感染癥狀,其中良性腫瘤切除4.00%和惡性腫瘤切除13.00%的感染率最高,如表1

2.2 感染細菌種類

如表2所示,11例術后被感染患者中,G+(革蘭陽性菌)占6例,主要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均;G-(革蘭陰性菌)占5例,主要病原菌是銅綠假單胞菌。

2.3 頜面外科手術術后感染影響因素分析

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感染中其年齡、侵入性操作、誤吸、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均是影響術后感染的因素。詳情如表3所示。

3 討論

由于口腔與外部環境直接相通,當口內各種微生物處于正常的平衡狀態時不容易發生感染[1]??谇煌饪剖中g給口腔造成創傷的同時也打破了這種平衡,從而引發術后感染,口腔頜面的立體結構造成手術消毒不徹底是術后感染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經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手術時間、創傷面積、機體防御功能低是造成術后感染的因素之一[2]。針對口腔頜面惡行腫瘤患者以及機體功能較差的患者,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避免使用此類藥物,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由于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感染的因素較多,因此需要準確分析感染因素并采取相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另外還需增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促進患者康復效率,進而卡有效改善手術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帕提古力·伊斯拉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病人口腔感染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2):143-144.

陳玲,丁婧,程春.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病人口腔感染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分析[J].安徽醫藥,2019,23(05):986-990.

猜你喜歡
臨床分析
中西醫結合清腎解毒法治療糖尿病腎病63例臨床分析
中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
探討乳腺導管擴張癥80例臨床分析研究
足月妊娠羊水過少125例臨床分析
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臨床分析
自發性結腸穿孔20例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與治療依從性分析
廈門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癥病例臨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結核患者臨床分析
白內障患者術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