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嘗試教學法”在寫意人物畫教學中的實踐探討

2020-11-16 07:00劉振宇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個性筆墨

摘要:中國畫體系龐大豐富,寫意人物畫屬于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近現代大放異彩,在中國畫的改革進程中有著重要地位與價值。圍繞寫意人物畫教學在上個世紀就已形成了注重以寫實造型主的以“徐蔣”為代表的京派人物畫教學體系,和注重以傳統筆墨為主的以周昌谷、方曾先、李震堅等為代表的浙派人物畫教學體系。至今,造型與筆墨的教學要求已成規范,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強調夸張、變形、自我、思想等的教學主張,“嘗試教學法”就是基于創造與個性化為目的的探索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個性;筆墨;寫意人物畫;教學

中圖分類號:J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195-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134

“嘗試教學法”在寫意人物畫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實質上就是確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以激發學生的繪畫激情為主要目的,主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定的理論與情景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探索、實踐,逐步“撥亂反正”引導學生往筆墨規律、個人心性與感受情緒上探索與實踐,最終實現學生藝術個性的教學目的。通常的藝術教學很容易陷入技法的簡單傳授,而忽略學生個人情感與藝術個性的表達,很多教學觀點都強調初學者要注重基本技法、基本規律與規范的要求,從教學方法上講這無可厚非,任何方法都有其功用,但這種初學強調技法的教學方法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個性與情感沒有得到激發和表達,“嘗試教學法”就是圍繞探索學生的個性培養與挖掘,不斷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與教師的教學激情,從而實現雙贏局面。以下通過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拋卻規范,表達自我

藝術可教也不可教的言論早有斷論,可教的是陳式、方法、經驗,不可教的是藝術創造、藝術感受,藝術教育不管是傳統的“師徒相授”還是現代的課堂授課,教師都處在一個主要位置,通常是教師以技法演示為先,這就無形中強調了對繪畫技術的學習與掌控,學生會不自覺的往老師的范示與審美上走,最后的面貌也就很少能有跳脫者,這對于原本基礎薄弱的普通地方院校藝術生來說,想畫出自己的藝術感受就顯得更加困難。古有“學藝不可求脫太早”的言論,這主要是講學習畫畫不要太早自立風格,要一步一步把基礎打牢,步子走穩,這很有道理,但也有其局限性,北宋王希孟18歲就畫出曠世杰作《千里江山圖》,所以筆者認為在基礎練習中可以注重個性與感受能力的培養,有聞道“小孩天真爛漫的糊涂亂抹與大師渾然天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對于藝術教學同樣值得學習。同時,還應注意到,從小型畢業展到大型國家展覽的作品對比風格、手法、構圖樣式化雷同化頻繁,這是被動性、功利化學習的結果,故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不應以教師示范為先導,而是應該調到學生積極主動性,化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索學習,充分挖掘與展示學生自身的藝術情感與感受能力,這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清代大家石濤有理論云“我自用我法,無法之法,乃為至法”,這是強調藝術感受與個人情感的有利證明,也是成就石濤個人獨特風格的秘訣之處??v觀宋元諸大家,無不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情感,用筆用墨各不相同,讓藝術魅力全方位展現。我們說國畫“美”,因為它是有靈魂有感情的美,它能體現出藝術的創造與自我,能帶給人思考和啟迪?!皣L試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拋卻規范法則,避免學生出現簡單的模仿,而進入自我情感的宣泄,使筆墨技法具有生命力與感染力。

二、建立自信,敢于動筆

“嘗試教學法”首要目的是訓練培養探索與實踐能力。傳統的繪畫教學方法通常都是以臨摹入手,先入為主的習慣根深蒂固久久不能擺脫,而一旦習慣了被動的模仿練習,轉到獨自面對陌生的物象之時,就會顯得手足無措,舉棋不定,這主要是基礎訓練之時過于注重被動臨摹導致缺乏自信與情感表達能力所致。建立自信心,敢于動筆,是畫好畫的前提,在“嘗試教學法”過程中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課堂把控與引導能力,以適當的示范與講解作為輔助,讓較為被動的學生既能建立起自信心,又不至于盲目,更不至于不敢落筆。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過“一種使筆,不可反為筆使;一種用墨,不可為反為墨用”,打破常規,才能越走越敞亮。近代畫家潘天壽一改前人誤筆誤墨即廢畫之說,而創立“誤墨法”,其主張打破規范,提出“筆有廢筆,墨有誤墨,其至趣不在天才工力間”,肯定了誤筆誤墨的隨機性,同時,其“畫須有筆外之筆,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妙諦”,說明了筆墨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再不合法度的筆墨只要運用極致、處理和諧就是好的筆墨。石濤在畫跋中這樣提到“:昔人作畫,善用誤墨。誤者無心,所謂天然也”。中國畫體系內容龐大,前人留下的技法、經驗、規范不可枚舉。規矩易學,要想置規范法度之外自立新天地需要不斷嘗試久久為功,而“嘗試教學法”就是一種帶實驗性質引導自主探索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動筆問題。

西方現代藝術如波洛克藝術、抽象藝術以及野獸派繪畫藝術,他們強調的筆觸、力量感與中國畫的筆墨線條在藝術形式美感上有著異曲同工之秒,原始、本能、直覺、沖動的作畫因素是繪畫表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是藝術至真至誠的表現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嘗試與探索是嘗試教學法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探索個性語言的必經過程,當學生能沉侵在大膽探索與表達過程中,學生的繪畫興趣與創作熱情會被大大地激發出來。

三、積極鼓勵,修正方向

“嘗試教學法”是訓練學生獨立實踐能力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具有一定引導和把控的能力。長久的美術高考應試教育與機械的訓練模式使得學生已習慣一個固定的整齊劃一的審美標準、一套按部就班的技法訓練、一個具體直觀的表現對象,這是推進“嘗試教學法”的最大障礙。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惑與迷茫,要及時為學生撥開迷霧,指明方向。面對再糟糕的一張畫,總會有一筆兩筆或者局部的神來之筆,教師要及時肯定,表示鼓勵,對于明顯的問題與不足,要明確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見,適時加以示范,教學就會事半功倍。因“嘗試教學法”訓練著學生獨自面對物象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失去標準的攜持,猶如鳥兒失去翱翔的雙翼,如何啟發學生打開思想束縛,擺脫陳式的羈絆,教師的方法尤為重要,要進行充分引導,做到因材施教,啟發、引導、示范相互配合相互滲透,讓學生有能力去感受物象,表達情感。

四、取長補短,挖掘個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苯處熡幸浑p發現“美”的眼睛,這是“嘗試教學法”成功的重要保障。學生的性格喜好、生活經歷、知識儲備各不相同,每個學生的個性也是千差萬別,有的強烈明顯,有的含蓄內斂,因每個學生的個性不一導致在實踐訓練過程中,有的筆墨感覺偏于柔弱,有的筆墨趨于霸悍,另外有的同學作畫輕松隨意,有的同學則作畫嚴謹拘束,有的同學喜歡用濕筆漲墨,有的同學喜歡用干筆焦墨,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取長補短,加以挖掘、引導、完善,畫面將會呈現出新的景象,這對對學生個人而言既貼近心性又獲得認同感,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得到極大提升。

筆者認為,最好的教學方式莫過于教會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面貌,而不是一招一式的傳授。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在繪畫藝術的精神世界里,情感的表達不可教,藝術的真誠就體現著獨一無二的情感體驗與生活體悟,“嘗試教學法”就是基于創造與個性培養的一種探索教學。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文化也兼收并蓄,在傳統繪畫師承相授的教學方法中,學生似鸚鵡學舌,如四王模仿董其昌一路,創造性沒有質的變化,使得中國畫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藝術上要取得發展與進步,只有在摸索中前進,用諸如“嘗試教學法”之類的方法來積極探索教學實踐,找到適合學生發展在繪畫規律,讓學生的藝術個性培養與挖掘更為充分,使中國畫傳承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學院校級教改課題,課題編號:XKYJ2018006。

參考文獻:

[1] 肖舜之教學訪談錄:寫意人物基礎教學之我見[J],美術界,2017:351(5).

[2] 朱乃正.盧沉周思聰文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3]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劉振宇(1990-),男,湖南人,碩士研究生,現任教于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嘗試教學法個性筆墨
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習作的教學策略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