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飛來的花瓣》音樂特點

2020-11-16 02:17董彥君
藝術大觀 2020年22期
關鍵詞:音樂特點曲式結構合唱

董彥君

摘 要:《飛來的花瓣》是一首由望安作詞、瞿希賢作曲的混聲四部合唱。這首合唱作品極具時代特色,具有高超的創作技巧,用最質樸的歌詞贊頌了教師,同時也歌頌了美好的師生情誼。本篇文章從創作背景,作者介紹,曲式結構等方面對這首合唱作品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領略歌曲中深刻的寓意以及作曲家在創作中追求的樸實自然的藝術風格。

關鍵詞:合唱;曲式結構;音樂特點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2-00-02

一、《飛來的花瓣》創作背景

《飛來的花瓣》是瞿希賢在1982年所創作的一首四部混聲合唱,由望安作詞。歌曲的語言淳樸,表達的情感真摯,贊頌了教師默默奉獻的精神,歌頌了美好的師生情誼,描述了學生對老師深深地眷念與愛戴之情,同時也傳達了老師對學生殷切的期望。此作品運用了比喻、擬人等的修辭手法,好似一首抒懷小詩,將歌詞所傳達的情景融入音樂之中,使樂曲之美更富有詩意。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與學生未有血緣關系,卻是真正為學生著想,他們期待學生變得更優秀。這首作品雖然篇幅不長,但足以將這種高尚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領悟到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巧,深厚的文化修養以及樸實無華的創作風格。[1]

二、曲式結構

本首作品為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附點節奏型和弱起的節奏型貫穿整首作品,使歌曲旋律更具有跳躍感,更能增加歌曲的情感。曲式結構圖如下:

三、譜面分析

前奏(1-4):旋律起伏不大,多次使用圓滑線,是旋律更加流暢,第四小節使用八度音程,引出A主題。

A段a(5-6):一般來說,歌曲都是由強拍開始的,而本首歌曲第5小節是以弱起開始的,給人一種平緩的感覺。歌詞以比喻的方式呈現,把“飛來的信件”比作是“彩色的花瓣”。在演唱時要注意第5小節中出現的同一個音的唱法,第二個音在演唱時要略高于第一個音,使聲音能夠傳輸得更遠,更具有韌性,推動整個音樂主題的發展,同時也要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b(7-9):第7小節,“一片……一片”在休止符處不宜換氣,力度由弱到強,旋律以級進為主,深入刻畫了歌曲所表達的意境,為下一句做好了鋪墊。c(10-12):此句為b句的重復再現。要注意弱起節奏的演唱,力度由強到弱,“寄來赤誠的懷念”的“懷”字不換氣,保持連貫,給聽眾營造“懷念”的氛圍,而唱到“念”時漸弱,唱出一種懷念的憂傷之情。整個A段不是以規整的節奏性出現,而運用了長短句相結合的手法,使得旋律更加委婉,表達的懷念之情更加委婉,并且采用相同的伴奏音型,旋律以級進為主,較為親切且富有深情,像在訴說著對老師的懷念及感激之情,演唱時要注意力度的起伏以及氣息的控制,以及與伴奏之間的相互配合。

B段d(14-15):旋律轉入g和聲小調,柱式和弦織體節奏為B段主題的伴奏音型,與A段形成對比,同時要注意弱起節奏與附點節奏的演唱,使音樂更具有流動性。從第14小節開始加入了女高,男高,男低,整個和聲對比變得明顯。d(16-17)是d句的重復再現,同樣的音高及力度變化為下句做鋪墊。由于是內心獨白,在唱的時候注意力度的把握,輕輕唱。e(18-20)先是由男高音與男低音輕聲哼鳴引入,接著是女高音的進入,注意力度較弱和男聲融為一體;18,19小節中兩次出現四度、五度音程跳進,與之前的級進形成對比,將情緒推向最高點,推動歌曲的發展。第20小節演唱時力度要由弱到強,為全曲的高潮部分做鋪墊。f(21-26)為全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使用相同的節奏型以及三次“回答老師”來抒發對老師的深情。第一次回答老師,力度要強,富有激情,演唱要堅定,同時要注意附點節奏時值唱完整。第二次“回答老師”力度要稍微弱一些,第三次“回答老師”要更弱一些,唱到“當年”要逐漸加強,之后再漸弱,唱的要連貫且富有深情,同時氣息要控制得當。在第24小節處要注意提示女高聲部后半拍進入,演唱力度由強減弱。第25小節“?!贝颂幰訟段結尾的旋律再現,使兩端主題既相互對比,又相互呼應,要注意演唱時不換氣,保證歌曲的連貫性,同時也要注意力度由弱到強再由強到弱,使音樂更加委婉。整個B段為四部混聲合唱,男女生聲部要高度和諧,在高音區要注意聲音的通透性,強大的氣息支撐才能使聲音具有穿透力。全曲高潮處要以足夠飽滿的激情去演唱,唱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同樣注意同一音高音的演唱,第二個音要略高于第一個音,這樣的聲音才具有傳輸性。男生要有足夠的頭腔共鳴,營造一種空靈的感覺。B段結尾處與A段結尾處旋律一致,首尾呼應。

尾聲(30-36)是對高潮句的重復,力度相比之21小節要弱一些,給聽眾一種“呼應”感。第32小節處使用了六度跳進,把歌曲推向高潮,同時使用連音唱法,使歌曲連貫且完整。第34小節有自由延長的記號,合唱隊員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看指揮的手勢提示,指揮要把握好收拍的時機。在演唱尾聲部分時,注重內心情感的涌動,以情帶聲,抒發對老師的深切懷念與敬愛之情。此段的伴奏音型,也由柱式和弦織體改為分解式和弦,使旋律更加流暢完整。在第33小節處伴奏音型回歸到A段的節奏型,使整首歌曲得到了統一,又使全曲在“祝愿”中結束,使聽眾回味無窮。

四、鋼琴伴奏與合唱藝術的呼吸

一首合唱作品的完整呈現與鋼琴伴奏息息相關,本首合唱曲目《飛來的花瓣》前奏從指間響起,比較自由抒情,休止符的出現更加體現了音樂的流動性,像是在敘述懷念、感激之情。進入A段后,前九個小節使用的是半分解和弦,重心放在合唱隊員的演唱上,襯托了簡單樸實的歌詞,用飛來的信件,傳遞對老師的思念之情。緊接著間奏使用厚重的柱式和弦引出B段“寫給老師的問候”,體現了學生對老師深深的懷念之情。接著又以一系列的十六分音符來體現花瓣在春風中的輕盈飄落,希望以飄落的花瓣寄去對老師的懷念之情。[2]

想要完整高效的演唱這首作品,呼吸是關鍵,獨唱的呼吸可以自己把握,而合唱是多人完成的藝術,呼吸需要統一把握在指揮手里,指揮與合唱團成員同呼吸共命運,所有的合唱隊員要高度集中精力,時刻關注指揮的每一個動作以及情感的傳遞。除了合唱隊員與指揮之間的呼吸統一,這里的呼吸還指鋼琴伴奏的呼吸,除了提前與指揮溝通作品中需要呼吸的地方之外,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者需要對作品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在合唱曲《飛來的花瓣》中,有一些生理性換氣,例如“片片花瓣在春風中傾吐芬芳”在中速演唱過程中要求合唱隊員有足夠的氣息,如果無法一口氣完成,需要在樂句中間進行換氣。在此處換氣點,鋼琴演奏者便不能繼續按照譜面上的節奏演奏,而是要在演奏過程中留意指揮的手勢,還要注意傾聽合唱隊員的氣息,跟隨旋律線條調整自己的速度來貼合換氣點,想要做到這一點便需要鋼琴演奏者與指揮、合唱隊員長時間的配合,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才能找到三者之間的默契。除了生理性換氣之外,還有音樂性的呼吸,例如在“一片,一片”“一張,一張”為了表現出輕盈、靈動的特點,譜面上是以休止符呈現,而合唱隊員在此處需要進行呼吸來表現,換氣點正好出現在強拍上,此時鋼琴演奏者可以稍微突出左手的低音,使音樂的韻律和節奏感更強,與合唱隊員形成一種呼應。在演唱到“回答老師”,此處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前兩句高八度要求演唱者情緒飽滿,同時要求鋼琴演奏者左手的低音與右手的和聲更加飽滿,而低八度的第三句,更像是從演唱者心底流露出的情感,此時鋼琴的音色要更為舒緩,貼合演唱者情感的流露,保證旋律的自由流暢。這首歌曲歌詞質樸,表達的情感真摯,旋律比較柔和,所以不管演奏者還是演唱者都要從內心抒發這真摯的感情。[3]

五、結束語

師生之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而合唱以它豐富多樣的和聲織體,極具張力的聲音表現力和多種多樣的形式,把這真摯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讹w來的花瓣》自問世以來受到大眾的喜愛,已經成為眾多合唱團的教學曲目以及演出曲目。雖然這首作品篇幅不長,但從細微之處足以領略到作曲家高超的創作技巧以及情感的抒發,用樸實優美的旋律、真摯的文字,描述了學生對老師真誠的謝意以及無比崇拜之情,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縱觀瞿希賢的合唱作品,人們會發現,她是極其本性地譜寫著她的音樂作品。像云在青天,她是按云的路途行逸;像水在溪谷,她依水的軌跡奔流歌唱?!盵4]

參考文獻:

[1]郭子卿.淺析合唱中的聲音訓練——以混聲合唱《龍的傳人》為例[J].戲劇之家,2020(20):77.

[2]郝廣龍.夏炎彬混聲合唱《如果有來生》創作分析與指揮詮釋[D].海南大學,2020.

[3]郝一飛,李曉燕.淺談合唱中鋼琴部分的運用——以《城南送別》為例[J].北方音樂,2020(10):94-95.

[4]仝義琨.試論合唱藝術對培養中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的重要性——以廈門六中合唱作品《西江月》為例[J].黃河之聲,2020(08):94-95.

猜你喜歡
音樂特點曲式結構合唱
中美日動畫電影音樂之比較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論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類及其音樂特點
淺談合唱與獨唱聲音訓練之比較
和聲曲式分析
淺析女高音詠嘆調《求愛神給我安慰》的演唱風格與藝術處理
舒伯特《D大調鋼琴奏鳴曲》(D850)第一樂章創作特點分析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OP.10 No.2 第一樂章
簡析民族器樂的歷史進程及音樂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