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2020-11-16 12:50童小玉
藝術大觀 2020年22期
關鍵詞: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童小玉

摘 要:我國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事業發展受阻,處于緩慢發展狀態,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在整個專業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服裝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即意味著,學生從該專業畢業后,要依賴此技能為工作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為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負起責任。且服裝與服飾設計技能是一個設計師靈感的具象表現,設計出的服裝及服飾質量能否過關,能否達到大眾的審美要求都基于此。本文旨在對比國內與國外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式,指出國內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不足之處,及如何積極學習國外的優勝之處,將他人的有益經驗運用于我國教學改革之中,為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事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

關鍵詞: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2-0-02

我國服裝教育行業發展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經過這幾十年來的積累與沉淀,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事業已形成一定的固有模式及教學方法,雖陸續建立了相關專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育系統,并已經培養出大量服裝類專業技術人才,其中也包含服裝與服飾設計,但教學內容都大同小異,仍遵循傳統的理念及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導,早已無法滿足當代社會公眾的審美觀念,且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例如近年來所流行的個性化定制,即是當前專業課程沒有涉及的領域,我們現需對現存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并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學習方法,向國外有益的專業課程教學吸取成功經驗。

一、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已有一定的歷史,但相較于國際來說還是起步較晚,所以發展并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靈活性:對于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夠豐富,且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從該專業建立之初,即開始使用的教學方法仍然沿用至今。課堂學習仍使用說教式的方法進行教授,使學生得不到應有的時間鍛煉,而只是機械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無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技能。且沒有根據不同專業之間的細節差異,安排學生學習本專業相關且區別于其他專業的課程內容,導致各專業之間差異性不明顯,即每個專業不具有自己的特色教學。

(二)對學生個人培養欠缺:統一機械地教學模式使學生也如產業鏈加工下的產物,同意接收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只能對機械性的事物具有掌握能力。且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自我發揮空間及想象空間,導致學生雖對課程相關的練習布置完成能力較強,但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難以自己獨立完成優質設計作品,與新的人才培養計劃有一定偏差。

二、國外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課程設置

此次探究國外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課程設置主要以歐洲國家為主,明晰歐洲國家在專業課程教學方面有以下幾個優勢,并加以學習:

(一)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除在學校學習理論課程之外,學生必須要加入到服裝一線,親身參與服裝的設計于制作甚至是營銷中,從中積累更多實用性知識,并在此過程中鍛煉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創新性思維。

(二)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將課程安排完全均等分為兩部分,分別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學習,首先在第一階段,讓學生學習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除此之外,還需學習服裝制作及營銷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為后期實踐中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發揮自己價值打下基礎;在第二階段,首先設置情景,讓學生對實踐中的具體步驟有相應了解,并在此情景中不斷嘗試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之中,在熟練掌握相應技巧之后,進入真正的實踐訓練,掌握市場的實時變化以便調整自己的設計內容,并在此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獨立能力,并積累更多實用性技巧,為日后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做好預備性工作。

(三)課程設置多樣性:并不拘泥于服裝專業的課程內容設置,而更傾向于培養具有專業服裝知識的全面性人才,在了解服裝設計與服飾設計的基本內容與發展歷史的基礎之上,再學習相關內容,并且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相關內容,學校都會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時間與場地,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動手能力,而并非單單以理論知識的學習成績作為考核標準。

三、國外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特色所在

因亞洲范圍之內,日本服裝學院的辦學水準較高且特色最為鮮明,所以在探究國外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特色所在時,決定以日本服裝學院為參考,對改善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事業現狀提出建議:

(一)保障教育內容適應產業需求: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分類通常是依據學科分類,但其實專業的分類十分重要,分類會影響該專業的知識結構改變以及專業特點是否鮮明,就我國的專業分類方式而言,更加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就日本服裝學院的專業分類方式而言,則更加注重行業背景及市場情況,使學生習得的知識能夠更加適應市場,更加具有實用性。日本服裝學院根據他們自身的市場背景,總結得出,任何人都無法獨立完成所有工作,所以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及某一項技能的頂尖培養[1]。

(二)保障教育內容適應社會需求:基于上一點,我國服裝專業自成立以來更加注重知識系統性及完整性的學習,缺乏適應性與針對性,畢業生難以快速適應社會環境,通常無法找到專業對口的理想工作,實踐技能也無法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而日本服裝學院十分注重服裝設計與人體關系的學習,該課程強調在完整學習服裝設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學習如何準確測量人體各部位的數據,使設計出的服裝與服飾更加貼合客戶的需求,且能夠更好地展現自己所設計的服裝的優越之處,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服裝設計的具體了解。

(三)保障教學管理模式靈活多變:日本服裝學院中任教的老師通常是技能型的教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且很多教師有在企業內任職的經驗,能夠敏銳地對當下市場的變化進行準確分析,并及時對校內的教學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改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只能夠對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能教授學生自己的實踐經驗,資歷深的老師還能提供自己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解決方法作為案例,給學生提供課堂上的“虛擬實踐”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由于我國教育行業規則的特殊性,無法要求老師有其他的實踐經驗,但能夠通過不斷調研的方式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相應整改,而校方也應該拓寬招募教師的渠道,適當選擇實踐經驗足的老師為學生教授知識。

(四)保障信息更新速度及設施跟進:日本服裝學院辦學成功離不開其信息資源的保障,在學校圖書館內,學生就能夠查閱和檢索到世界各地的流行趨勢,以及了解近期各大時裝發布會的詳情,翻閱世界各地的著名時尚雜志上千種,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信息的及時更新對于該專業的把握十分重要。且在圖書館中能夠快速查閱當下世界各地服裝市場對于服裝的具體要求,必要時還能從設備中調取樣板面料供學生參考,在很高程度上保障了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在教學樓內,教學硬件設施也緊跟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換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無論是理論的學習還是實踐的學習,都能跟使用相應的設備對所學知識進行練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并更好地掌握。

四、從國外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所得的經驗與思考

通過對歐洲多個國家及日本服裝學院的觀察及研究,并將其與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現狀相比較,愈發認識到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事業必須改革。為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與社會公眾的審美需要,我們必須直面這次的改革挑戰,將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及方向進行整改,全面提升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及水平。

(一)努力加強課程的針對性及適應性: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課程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在設置課程內容時,充分考慮當下市場現狀,以當前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新型挑戰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不斷修正教學方案與教學管理模式,保障課程具有實用性,有效改善畢業生無法順利就業的情形。設置專業相關的理論及實踐內容,而不限制在本專業以內,使學生具有能夠更快適應社會并獨立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

(二)改變教材的選擇:現有的服裝專業教材已無法適應當下社會的要求,我們應另擇一套新教材,使其更具有系統性與相關性,并且更加符合新市場新社會的要求,并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之中不斷推陳出新,緊跟時代的腳步。

(三)拓寬教師招募渠道:為保障學生對實踐的有效學習,需拓寬教師招募渠道,招募更具有實踐經驗與企業經驗的教師,為學生們提供更為豐富且實用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注重專業間的差異性:為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加妥善的處理工作內容,要一改從前統一教學的模式,針對每個專業間的細節差異進行教學安排,保障學生能夠具有該專業的頂尖技能,有益于日后就業。

五、結束語

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任重道遠,我們要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學習原則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媛.服裝工藝課程教學經驗的探討[J].紡織科技進展,2019,220(05):62-64.

猜你喜歡
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基于試錯法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業交流
設計專業四年連動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
高職設計色彩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探究
“發現式教學”在設計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