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期中風患者的中醫內科護理干預研究

2020-11-16 13:47楊海超黃煒韓曉東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關鍵詞:康復期中風

楊海超 黃煒 韓曉東

【關鍵詞】康復期;中風;中醫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93-01

腦中風為常見腦血管疾病,具有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治愈難度大,患者易出現多種后遺癥,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也給自身和家庭帶來較大經濟和心理負擔,通過優質護理干預提升患者自理能力、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有極為重大的意義,但是常規西醫干預效果并不明顯,探究更加安全高效的護理模式成為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對中醫內科護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調查,現將其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選擇96例康復期中風患者為研究對象,男、女患者分別為56例、40例,年齡46~87歲,平均年齡(58.04±3.54)歲。將其分為各48例的對照組以及研究組,組間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必須囑咐患者進行長時間臥床,同時密切關注各項生命體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飲食及營養干預,保證每日營養的合理攝入;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防止壓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醫內科護理干預

(1)情志護理:腦中風患者多存在焦慮、恐懼以及抑郁等情緒,護理人員應首先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后進行針對性情志護理,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

(2)針灸護理:于患者合谷、足三里、曲池、腎俞、外關以及氣海等穴位實施針灸,一次一次,每次留針20分鐘左右;

(3)按摩護理:對患者患肢進行按摩,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同時版主患者進行關節屈伸以及旋轉等運動,促進患者康復,一日兩次,每次30分鐘左右。

1.3評定標準

對比患者護理前后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評分,分數與運動功、生活能力呈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所有涉及需要比較分析的數據均應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20.0執行,涉及到計數資料X2檢驗均以[n(%)]表達,涉及到計量資料t檢驗均以(x±s)編導,P<0.05提示檢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無明顯差別,護理結束后,兩組評分均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組評分提升更為明顯(P<0.05)。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對比[x±s]

注:相比護理前,#P<0.05;相比對照組,*P<0.05。

3討論

因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社會壓力的加大,腦中風發病率逐年增加,且有逐漸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腦中風是由于腦血管破裂或閉塞造成的腦組織障礙,治療難度大,患者在治療結束后極易出現偏癱、口眼歪斜以及半身不遂等后遺癥,極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常規護理干預主要是從飲食護理、營養干預、康復訓練等方面對患者實施干預,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患者病情較易反復,單一西醫干預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臨床需求。隨著中醫的科學系統發展,中醫干預在臨床得到了越來越大范圍的應用,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標本兼治的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以及醫務人員的認可,中西醫聯合使用已成為臨床治療以及護理的普遍方法。中醫認為中風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正氣虧虛、氣血逆亂,故而導致外邪人體,因此在治療中應注意患風止驚,通絡補氣。有研究表明,中醫內科護理通過情志護理、針灸護理以及按摩護理對康復期中風患者實施干預,在放松患者情緒、促進血液循環以及腦組織康復等方面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對于康復期中風患者,在常規護理模式下聯合中醫內科護理對于患者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提升有積極意義,可進行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康復期中風
完形填空專練(四)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Language Abilities
“紅黃綠”三色套餐查中風
舒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康復期中的應用研究
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
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男性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干預對照研究
淺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干預
康復期腦卒中患者的護理分析
中風后偏癱可治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