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考試雜志社“優師計劃”階段性成果展示
——“區域產業活動”相關試題選登

2020-11-17 06:45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0年4期
關鍵詞:種質大橋選項

一、考點——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考向】農業的區位選擇

膜下滴灌,即在滴灌帶或滴灌毛管上覆蓋一層地膜。這種技術是將加壓的水經過過濾設施濾“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通過可控管道系統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根系吸收。據此回答1~3題。

1.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最需要推廣膜下滴灌技術的是

( )

A.河西走廊 B.四川盆地

C.江漢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關于膜下滴灌技術對當地水循環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

A.降水增加 B.下滲增加

C.蒸發增加 D.地表徑流增加

3.與一般灌溉技術相比,膜下滴灌技術的最大優勢是

( )

A.設備成本更低

B.水肥資源利用率高

C.除草用工成本更高

D.改良土壤結構

【答案】1.A

【選項分析】滴灌技術是一種節水農業,它能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最適用于干旱缺水地區。河西走廊屬于我國的干旱地區,水資源成為其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A正確;四川盆地、江漢平原、珠江三角洲位于濕潤地區,對滴灌的需求相對較少,B,C,D錯誤。

【答案】2.B

【選項分析】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夠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環于土壤與地膜之間,減少作物的棵間蒸發,對局部小氣候的調節作用弱,A,C錯誤;滴灌僅濕潤作物根系發育區,屬局部灌溉形式,由于滴水強度小于土壤的入滲速度,使水更利于下滲,因而不會形成地表徑流,B正確,D錯誤。

【答案】3.B

【選項分析】膜下滴灌技術需要投入灌溉管道系統和地膜,設備成本更高,A錯誤;膜下滴灌技術使植物行間無灌溉水分,因而雜草比全面積灌溉的少,可減少除草工作量,用工成本減少,滴水灌溉使土壤不易板結,可減少鋤地次數,則用工成本更低,C錯誤;滴水灌溉使土壤不易板結,有利于土壤原有結構的保持,并不能起到改良作用,D錯誤;膜下滴灌技術采用易溶肥料施肥,可利用滴灌隨水滴到作物根系土壤中,使水肥的利用率大大提高,B正確。

【考向】農業地域類型

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作物育種和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中國是世界上作物重要的起源中心,現已建成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中國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和中國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系統,計有種質資源35×104份。圖示表示中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分布。

(1)據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成為世界上作物重要的起源中心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2)據圖描述中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分布的特征。

(3)全國各地區單位耕地面積擁有種質資源數量有明顯差異,這主要取決于各地氣候、地形、耕作制度和農業發展的歷史。試分析影響甲乙兩地種質資源豐富最主要的因素。

【答案】4.(1)中國國土廣闊,橫跨寒帶、溫帶和熱帶,地形復雜,各地海拔差異懸殊,土壤類型繁多,生態環境多種多樣,農業歷史悠久,耕作制度多樣。

(2)分布廣泛,黃河中下游地區分布尤為密集,西北和青藏地區分布相對極少。

(3)甲地:地形、氣候。

乙地:氣候、農業發展歷史。

【解題分析】(1)中國國土廣闊,南北橫跨寒帶、溫帶和熱帶,地形復雜,各地海拔差異懸殊,土壤類型繁多,由此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為各種物質的生存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中國農業歷史悠久,耕作制度多樣,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作物種質,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作物重要的起源中心。(2)點狀事物的描述遵循先總括再特殊的規律。據圖可知,中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分布十分廣泛,尤以黃河中下游連片分布,西北和青藏地區分布相對較少。(3)甲地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復雜,氣候類型多樣,以“立體農業”著稱,種質資源豐富。乙地地處亞熱帶濕潤區,氣候溫暖,所以種質資源豐富。

二、考點——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考向】工業區位

目前,新能源車市場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從購買動因看,目前政策是最主要的推動力,一旦政策調整,新能源汽車銷量很可能急劇滑坡;相較同級別傳統車,新能源車成本仍然很高;新能源車運營標準相對更高,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供給尚有缺口。閱讀材料,完成5,6題。

5.目前,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的主導因素是

( )

A.市場需求大 B.國家政策支撐

C.新能源技術發展 D.傳統能源汽車衰落

6.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汽車企業應該

( )

A.降低運營標準 B.增加充電樁數量

C.加大廣告投入 D.降低生產成本

【答案】5.B

【選項分析】新能源汽車符合環保要求,但造價高,不利于推廣,為此國家出臺補貼政策,鼓勵購買,所以目前市場不是主要因素,故A選項錯誤,B選項正確;新能源汽車技術目前還不成熟,電池儲量、續航能力、充電時間等亟待提高,故C選項錯誤;目前,傳統能源汽車依然占據絕對的市場優勢,故D選項錯誤。

【答案】6.D

【選項分析】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企業應著力解決技術問題,提高產品質量,政府應解決政策支撐、合作協調、技術標準、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工作。降低新能源汽車的運營標準,不利于企業創新和發展,不可取,故A選項錯誤;加強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要協調解決的工作,故B選項錯誤;加大廣告投入,提高營銷水平,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故C選項錯誤;提高技術水平,加大科技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加大市場占有率,是企業推動行業發展所需做的,故D選項正確。

【考向】工業聯系和工業地域

20世紀70年代,半導體產業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東芝、NEC等世界頂級的半導體企業。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韓國、中國臺灣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力軍,三星、臺積電等企業誕生。如今,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累,中國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但是目前中國半導體核心產品依然依賴進口。據此回答7,8題。

7.促使半導體產業不斷轉移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技術水平 B.市場

C.勞動力質量 D.生產成本

8.我國承接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主要優勢有

( )

①海運發達 ②政策大力支持

③環境優美 ④產業基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7.D

【選項分析】半導體產業為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不斷成熟,會向生產成本低的地區轉移,以求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其根本影響因素是生產成本,D正確;技術水平、勞動力質量和市場會對企業轉移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根本原因,A,B,C錯誤。

【答案】8.D

【選項分析】半導體產業的轉移與海運發生關系較小,①錯誤;我國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大,②正確;發展半導體產業并不需要優美的環境,環境因素對半導體產業的國際轉移影響小,③錯誤;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基礎好,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

三、考點——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考向】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集成電路制造業目前正逐漸轉向中國大陸。我國需求供給不平衡不匹配現象仍然嚴重,2017年出口金額663億美金,較進口2 579億美金存在1 916億美金缺口,缺口比例長期保持50%以上。從產品種類來看,微處理器與控制器長期占45%以上進口額。據此回答9,10題。

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金額

9.吸引集成電路制造業轉移到中國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 )

A.勞動力 B.政策

C.科技 D.市場

10.針對目前的狀況中國應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制定稅收減免、資金調配、技術與人才引進等政策

②繼續引進外企到中國投資建廠

③加強人才培養力度

④鼓勵集成電路產業到西部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D

【選項分析】材料中提出集成電路制造業目前正逐漸轉向中國大陸,需求供給不平衡不匹配現象嚴重,可以得出中國市場需求量大,故D項正確;集成電路產業屬于技術導向型,對勞動力需求不大,故A項錯誤;中國的科技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弱,不是吸引集成電路制造業轉移到中國的主導區位條件,故C項錯誤;政策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影響在文中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

【答案】10.B

【選項分析】面對產業轉移,中國目前存在市場需求大,但產品核心競爭力較弱等問題,需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同時應進行政策扶持,①③正確;引進外資建廠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西部地區科技和經濟落后,不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②④錯誤。故B項正確。

四、考點——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考向】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雖然都經過伶仃洋,但其建設難度比港珠澳大橋更大。深中通道通車后,從中山到深圳的通勤時間將由以往2小時縮減為30分鐘。下圖為深中通道(深中大橋)及港珠澳大橋示意圖。據此回答11,12題。

11.深中大橋修建難度比港珠澳大橋大,主要是因為

( )

A.大橋跨度大 B.水文條件復雜

C.環保要求高 D.附近海域航運繁忙

12.深中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有利于

( )

A.緩解港珠澳大橋的交通壓力

B.促進中山服務業向深圳轉移

C.縮小中山和深圳的經濟差距

D.改善伶仃洋海域的生態環境

【答案】11.B

【選項分析】大橋的跨度不是影響大橋修建難度的主要原因,A錯誤;深中大橋位于珠江入???,受河水和海水相互作用,水文條件更加復雜,B正確;兩座大橋的環保要求都比較高,C錯誤;兩座大橋均位于航線區域,航運繁忙,D錯誤。

【答案】12.C

【選項分析】港珠澳大橋連接的區域與深中大橋并不重疊,故對港珠澳大橋的通行沒有影響,A錯誤;深圳經濟更發達,服務業可能由深圳向中山轉移,B錯誤;大橋通車后,深圳和中山的經濟聯系加強,有利于縮小中山和深圳的經濟差距,C正確;大橋建成通車不能改善伶仃洋的生態環境,D錯誤。

1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青島港區(如圖)位于山東半島南岸的膠州灣內,是晉中煤炭和勝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輸出港,是中國沿黃河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的國際貿易口岸和中轉樞紐。但依托的青島市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國北方嚴重缺水城市之一。

材料二“工業4.0”是德國首先推出的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青島西海岸新區擁有海爾、海信等大批國內知名企業,以及中國石油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1研究所、中船重工712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新區內的青島中德生態園被德國政府譽為中德合作的典范,2014年全區規模工業產值突破5 000億元,約占青島市經濟總量的1/3。2015年02月09日中國首個中德“工業4.0”聯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

青島港區位置圖

(1)指出青島港區地理位置的顯著優勢。

(2)說出青島水資源短缺原因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3)分析首個中德“工業4.0”聯盟選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的條件。

【答案】13.(1)青島港區地處東亞港口圈的中心位置,又位于京津冀地區港口群及長三角地區港口群的中心地帶,集疏運系統完善;青島港區擁有港區鐵路與全國鐵路干線聯網,水陸交通便利,可覆蓋山東省和沿黃流域中西部省份等經濟腹地。

(2)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降水季節變率大;地下水過度開采及經濟的迅速發展,生產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等。

有效途徑:跨流域調水,發展海水綜合利用,提高資源重復利用率是解決青島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3)緊靠青島港區地理位置優越;有海爾、海信、中德生態園等眾多知名企業,產業基礎好,經濟實力強;附近有眾多國家級科研院所,知識人才多,有國家政策強力支持等。

【解題分析】(1)顯著優勢可從青島港區地處山東半島、晉中煤炭和勝利油田原油主要輸出到東亞地區、距離東亞各國地區近、港口優良、是西太平洋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交通網絡發達、位于中國環渤海地區港口群及長江三角洲港口群的中心地帶等方面作答。(2)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可從氣候條件及地形位置進行分析,再結合人口和城市經濟的特點作答。結合青島市的海水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可分析出發展海水綜合利用是解決青島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3)結合材料二和圖可看出,青島西海岸新區緊靠青島港區,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海信、海爾等一些知名企業建在青島,加上2014年工業產值突破5 000億元,約占青島市經濟總量的1/3,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實力,青島有中國石油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1研究所、中船重工712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有足夠的技術保障,知識人才多,新區內的青島中德生態園被德國政府譽為中德合作的典范,國家政策等信息,總結以上信息即可解答本題。

猜你喜歡
種質大橋選項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吉林省省級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名單(第一批)
一圖看懂藏木大橋
四川省桑樹種質資源保存與應用
數鴨子
港珠澳大橋通行全攻略
跟蹤導練(四)
閱讀理解
跟蹤導練(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