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教育”課程化的思考維度與實施空間

2020-11-19 04:27齊沁兒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語文核心素養課程

齊沁兒

摘 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階段,需要學生在掌握學校課程與學科知識之外,適當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習慣,使其成為終身學習者。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空間,拓寬了課程資源格局,學生在參觀、體驗、思考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中,提升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從“學習任務群”中,可把握語文課程與博物館教育整合實施作為實踐切入點,在“當代文化參與”中認識、建設與傳播博物館文化現象,在“跨媒介閱讀交流”中開發利用信息化環境下博物館資源,在“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中考察博物館文化場景內立體化的語言文學經典。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語文核心素養;課程;實施空間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7B-0062-06

隨著博物館數量的不斷增加,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的全面推行,以及民眾個體精神文明需求的不斷提升,全國各地出現了一股“博物館熱”。

如何在建設新館與擴大開放范圍的同時,提高展覽和教育工作水平,尤其是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提供更豐富、更有深度的教育活動,利用博物館資源助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推進博物館教育的課程化建設,這既是所有博物館都要正視的挑戰,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階段,所有教育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博物館: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文化空間、學習場域與教育資源

(一)作為一種課程資源的博物館

新課改進行至今,為了滿足學生發展多樣性的需要,“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意識”以一種強勁的生長力,在廣闊的視域中被教學工作者優化和實施。教科書等紙質文本以外,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革命傳統、風俗民情、時政要聞、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為有意義的課程資源,它們形成與教材相呼應的豐富格局,彼此之間是一種互補的共同體關系,共同提升教學實施的效果,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建構和發展。對于中小學課程建設而言,博物館既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環境和場域,也是中小學生可參與、觀察、習得的文化活動場景;是可以給師生進行學習實踐活動的“第二課堂”,也是關涉極多、空間無限、意義深遠的一種課程資源。

由國務院頒布并于2015年實施的《博物館條例》將博物館的開辦目的定義為“教育,研究和欣賞”,相比于保護、收藏、展示、傳播等職能,博物館的教育職能越來越被重視?!拔逵诤稀笔钱斍凹拔磥砘A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和路徑之一 ,其主張用一種貫通思維將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發揮綜合效應,而博物館資源就包含“五育”中的多種理念、目標和策略,將其充分利用便是提升育人質量的一個精準切入口。

學校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公共產品屬性及價值使命,博物館和學校職能的交叉與重疊,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社會效益最大化的訴求,種種因素都在呼喚著促進博物館教育與基礎教育階段各學段、各學科課程、教學相整合的新探索。

(二)博物館教育的特點價值

雖然,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以及場館學習的相關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但對于“博物館教育”這一概念本身,學術界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定義。來自英國的博物館教育專家 Eileen Hooper Greenhill是這樣認為的,“博物館教育是基于藏品、博物館場所和博物館的專業性工作的基礎上的一種終身性的、主動的、充滿活力的、參與式的、富有創造精神的教育方式,尤其特殊的一點是,博物館的教育角色還包括其用展覽有效地與目標觀眾交流”。

從他的描述里,我們大致可以總結出博物館教育的一些主要特點:從教育對象上看,參觀博物館的民眾年齡、職業各不相同,因此,在受教育水平、認知能力、藝術修養等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從教育環境來看,從學校教學中走出來,走向社會公共文化場所,在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中進行,更加自由和開放;從教育方式來看,沒有固定的課程標準、教案和教材,不同于結構化的課堂教學,而是以學生主動地參訪、體驗、感受為主,進行探索式的學習;從教育資源來看,博物館以實物展覽的形式進行資源呈現,更具直觀性、情境性和廣博性。

博物館“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展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有形遺產和無形遺產”,其本身是一個融合歷史、文化、科技、自然等眾多元素的載體和情境,學生置身這種實踐環境下,更有可能聯系個人經驗與社會生活,在開放空間中拓寬視野,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增強所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創造性地進行個性化學習,多方面地提高綜合素養。

博物館教育自身的特點為其帶來了學校教育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在教育規律層面上,學生身臨其境地觀察、感悟、交流,實際上是踐行了“做中學”的理念,不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全面,更強調個體獨特的思考和探究,傳統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變革,學生的素養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培養;其次在教育資源層面上,博物館教育彰顯了社會和地方資源的重要性。既有利于延寬課程的涉面和功能,也有利于教學工作者在整合各項資源時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梢哉f,博物館教育既是師生動態運用資源的過程,也是不斷生成資源的過程。

二、要義關聯:博物館教育課程化探索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

信息化時代,日益加速的工作和社會變化,對學生是否具備學習的能力,能否成為有效的終身學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博物館教育恰恰就是希望學生站在當下,了解過去,接觸未來,在掌握學校課程之外,在具備各個學科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適當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在博物館課程的學習中培養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習慣,獲得一定的經驗與技能,為進入社會面臨更加復雜的問題做好準備。

語文核心素養是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提出的,富有語文學科特征的,要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而獲得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首次明晰地將語文核心素養概括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本文試圖對博物館教育課程化探索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在關聯進行分析,從希望語文課程“培養什么樣人”的角度出發,來深入理解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的應為和可為。

(一)現實情境中的語言建構與真實任務中的語言運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闡述語文課程性質時,提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驗,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運用規律,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熱愛,培養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在闡述學科核心素養時,又提出了“語文核心素養是在學生的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建構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經過比較,可以發現“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是其中的高頻詞。

對于語文課程而言,言語活動所發生、訓練、指導的情境越“真實”,越有助于學生在過程中形成高質量的語言能力及品質,同時也越有利于學生將課堂上習得的經驗遷移到日后的實際生活中去。

那么,對于這里的“真實”,有兩個理解的維度:第一,語文學習不僅限于課本和課堂,更值得被關注的應該是生活中的特定語言運用情境,應以活動或者是任務的形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有實際操練的機會,而不是紙上談兵。第二,情境“真實”之下,運用的語言也需要“真實”。不同場合適用的表達肯定是不同的,充滿個體富有獨特情感體驗的言語才是真實的言語。

從以上兩方面看,博物館是一個非常具體可感的“真實情境”,在這里,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探索形成個性化的感觸與思考,所看到的實體文物、介紹性文字,所聽到的解說詞,與其他觀眾表達交流的想法觀點,一系列的語言實踐活動都在自然地發生,并且讓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能力、思維方法和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這個空間里得到綜合體現。

(二)發展邏輯思維與形成直覺思維

“思維發展與提升”作為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強調了語文課程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與思維品質,要在語文的聽、說、讀、寫各項活動中訓練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在語文學科中,思維方式可以分為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兩種。前者一般指語言規律、邏輯規則,包括學生辨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也包括以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態度審視、探究言語文字作品和言語文學現象。后者更多的是一種本能性的“語感”,可從觀察、體驗、積累等方面入手培養。

當今社會的競爭恰恰是強調人才的思維品質與創造能力,語文學科作為基礎學科,應該用特有的方式擔負起發展學生高品質思維的重任。

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和文史類博物館可以為學生觸及不同領域的資料提供可能性,學生通過形象而直觀的實踐活動來對文字、圖片、影像、實物等各種形式的資料進行信息的提取、梳理和辨析。而在更深次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立足博物館,走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將調查訪問與書面學習相結合,現狀調查與比較研究相結合,分析研究與參與傳播相結合,形成自己對文化現象的理性認識,并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發現,提高語文運用的綜合能力。

(三)審美意識、審美體驗與審美創造要基于語言文字

與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不同,語文學科的“審美鑒賞與創造”始終是與祖國語言文字緊密相連的。人文性是語文學科性質之一,無論是在閱讀中感受和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形象和情感之美,還是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觀念,表現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都是在進行美的體驗和創造。

很多時候,學生缺乏一種對眼前的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自覺的精神追求,而博物館就是一個美的集中表現的載體,其中美的事物、美的文字比比皆是。在具備優質的審美對象的前提下,如果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審美體驗,一方面以審美鑒賞為主,感受展品之美;另一方面將蘊含自身審美取向的觀點態度訴諸于口頭表達或書面文字,那么,也就是進行了一個二次審美,或者說審美創造的過程。

美育工作更多是濡染、浸潤而非訓練、灌輸,學生的情趣在一次次的參觀體驗中,潛移默化地達到課標中“高雅”“高尚”的要求。在眾多校內外課程資源中,博物館在提高學生審美品位這一點上,優勢明顯。

(四)傳承傳統文化、理解多樣文化與參與當代文化

如何通過語言文字,廣泛接觸本民族的文化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優秀文化,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當代文化,這些相互交叉的元素都在指向語文核心素養中的“文化理解與傳承”,要求學生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域外”兩對關系。既要不斷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又要在發展變化中不斷建設、傳播當代文化,以及尊重、包容、借鑒世界范圍內的優秀文化。

文化自身的特性使這一核心素養與前三個相比,雖然無形地滲透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但又缺乏明確、系統的抓手?!袄斫馀c傳承”的對象、實施途徑、評價方式等問題仍存在于教學實踐中。博物館恰好就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文化載體,帶有大量漢語、漢字、文學作品的實物或影印版、復刻版資料陳列在其中,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發現、理解和積累相關的文化知識和內容,從而在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梳理、分析和探究,最終慢慢在表達的層面上展示學習所得。一方面是在書面和口頭表達中運用博物館中蘊藏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材料;另一方面是能對一些博物館中的文化現象、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整合策略:博物館資源滲透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路徑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要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及校外活動”。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政策層面,對學校以外的教育資源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相關文件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博物館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館在教育過程中扮演一種什么角色,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為何。更沒有關于博物館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具體目標導向、實施建議和評價標準。

近年來,雖然以館校結合的教育理念服務中小學生的意識在逐漸加強,實踐層面也涌現出不少優秀的案例與做法,但是,由于缺乏具體可操作的結合途徑,兩者的合力還未達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中小學生的主要學習經驗和學習任務還是基于各個學科的,抓好學科教學這塊主陣地,是博物館教育逐步納入基礎教育課程和體系的重要切入途徑。

在以“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習任務群”為亮點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博物館”“社會文化場景”“實地考察”“語文實踐環境”等詞多次出現,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和延展,可以洞察一些新的實踐切入點與內涵發展點。

(一)“當代文化參與”與博物館文化現象的認識、建設與傳播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學習任務群2 當代文化參與”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階段。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專門用一個單元的篇幅要求學生對“家鄉文化生活”進行調研。課標和教材層面都體現出希望語文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突破課堂、書本和講授的局限,能充分整合文化生活資源,引導學生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剖析、評價文化現象。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下,該任務群的設置是讓學生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交流,增強文化自信的切實途徑。

“利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美術館等,通過實地考察,深化對于某一文化現象的認識”,在任務群的教學提示部分,專門列舉了“設計一些課內外相結合的學習活動”的建議。一座博物館就是一座開放的學校,科學知識、民族傳統、歷史文物、鄉土風俗等眾多文化現象在這里匯聚,學生以自我為導向進行體驗與探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活動并不是盲目隨意的,博物館教育工作者與教師應共同策劃活動內容,編寫活動教材,制訂活動教案,在學生參觀過程中提供支持與指導,給予學生及時準確的評價和反饋。

在以博物館為課程資源參與當代文化建設時,要把握兩個特性:一是地域性,我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不同地區博物館所表現出的文化特性差異鮮明,在對比之中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各種文化現象的認識。二是變化性,當代文化現象是日新月異的,博物館已從“文物中心時代”轉向“觀眾中心時代”,其傳播建設方式隨著社會生活和人們審美追求的變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新現象、新問題,并能思考背后的原因。

(二)“跨媒介閱讀交流”與信息化環境下博物館資源的開發利用

現代化的教育媒介使課堂學習環境更具開放性、立體性和交互性,影像等資源為語文課堂與博物館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在《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6博物館版》中,作者強調: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博物館教育(學習)應該加強技術性的應用。

近年來,一些大型的博物館開始把實體館“轉化”成數字館,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以博物館或文物為題材的綜藝、紀錄片也層出不窮,《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這些舉措有利于更大范圍地傳播科學與人文知識,并讓文物與觀眾之間、觀眾與觀眾之間、產生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在“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對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其科學普及、文化傳承等職能賦予更高的期待,也對學生跨媒介的信息獲取、呈現與表達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學習任務群3 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部分,明確要求學生“掌握利用不同媒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事實上,無論是博物館自身的數字化建設,還是語文課堂的教育技術革新,抑或是教師引導學生用一種更加豐富的語文學習手段進行言語實踐,這些都是在各個媒介應用領域,創設不同應用場景,產生多樣化學習成果的過程。

多元媒介的使用不是為了單純“炫技術”,而是通過紙質文本、電子文本的閱讀,或觀看影像、參觀展覽的途徑,引導學生理解多種媒介運用對語言的影響,提高其理解、辨析、評判媒介傳播內容的水平,辨識媒體立場,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形成求真求實的態度和獨立判斷的品格。

(三)“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與博物館文化場景中的經典考察

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18個學習任務群中,以傳統文化命名的就有兩個,分別是“學習任務群8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和“學習任務群14 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而在其他“漢字漢語專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等任務群中,也涉及不同時間、不同類型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學生要不僅能借助注釋、工具書獨立研讀文本,梳理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具備一定的古代作品閱讀能力,學習其中的表達藝術。更重要的是,能增進對中華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華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由點到面地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就傳統文化的歷史價值、時代意義和局限性等問題,能用歷史和現代的觀念進行審視,表達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文化空間,博物館中蘊含豐富的文史常識、文言文等語文素材和典型案例,且呈現方式也比教材更為立體和真實,置身于這樣厚重的歷史感、文化感的氛圍中,學生會不自覺地以禮敬、嚴肅的態度,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增強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責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文化的教學偏向于“大語文”的人文性,語言文字的工具性比較容易被忽視,因此需要教師以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典型任務中,學習典型的內容,體會典型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體驗典型的思想情感。一些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小切口的專題可以被系統化設計,在落實整體目標的過程中各個擊破?;顒有问揭膊灰恢笔恰捌纷x經典”類的閱讀任務,要充分挖掘博物館情境中的相關元素,將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個方面的實踐活動整合起來?!拔业氖詹毓适隆镜厝饲榱曀渍{查訪談”“一站到底——博物館知識知多少”“匠人·匠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征文”等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都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博物館教育的課程化探索,是一個體系龐雜的工程,需要課標建設、教材研發、教學設計、測量評價等眾多維度發揮合力,更是對一線教師的課程新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以及館校之間形成共建共享的資源建設機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希冀在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與綜合素養的目標下,師生能不斷動態運用博物館資源,同時也能不斷生成有益的課程資源。

基金項目:本文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第五屆科研基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資源開發與教學實踐探索》(項目編號:ECNUFOE2019ZD07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政濤.“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N].中國教師報,2020-01-01.

[2]宋嫻.中國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機制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3]陸芳芳.美國博物館教育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4]劉芳.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整合與利用問題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2).

[5]朱嶠.將博物館資源融入學校教育的制度設計研究[J].中國博物館,2016,(3).

[6]康愛華.淺談“博物館式”語文教學的創新教育[J].語文建設,2015,(33).

[7]張德偉.博物館教育功能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青春歲月,2013,(11).

[8]吳鏑.美國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對接融合[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5).

猜你喜歡
博物館教育語文核心素養課程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虛擬現實技術在文物遺產保護和博物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中美博物館與學校合作的比較研究
寓教于樂 開創博物館教育新形式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基于期待視域理論確定詩歌教學內容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