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析

2020-11-25 08:50皮壽華
讀與寫 2020年10期
關鍵詞:現象生活化物理

皮壽華

(貴州省遵義市第六十中學 貴州 遵義 563129)

物理教學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如生活案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等,搭建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聯系的橋梁,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習質量。關于課堂教學生活化,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也強化了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系的重要性?;诖?,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現代教育的思想,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物理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1.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1.1 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結構和運動規律的學科,物理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物理知識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總結和升華。很多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理論化的講解模式,導致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相關的知識點?;诖?,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將與理論知識有關的生活現象、案例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的滲透,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光的折射》教學時,就可以結合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把筷子放到水里,為什么插入水中的那一段筷子看起來好像是折的?在清澈的水里扔進石頭,為什么看起來水底變淺了?在家里用貓眼看門外面的人,為什么感覺人的位置較遠?為什么有經驗的漁民在叉魚時總瞄準魚的下方?這些生活現象,對學生而言可謂是耳熟能詳,但卻不知道這其中蘊含著科學原理,而教師將這些現象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學生便會有恍然大悟之感。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應用實踐能力。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即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重視其物理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相比,初中物理教師構建生活化的物理教學課堂,是全面提高學生物理應用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凹透鏡與凸透鏡”的相關內容時,關于“太陽底下放大鏡點燃紙”的問題,很多學生大抵也知識聽說,并沒有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凹透鏡和凸透鏡是否都具有這樣的功能?”然后教師選擇陽光明媚的日子帶領學生在空曠的場地開展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再給學生慢慢講解其中的物理原理,讓學生真正掌握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關知識及物理作用。這種實踐性的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物理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1.3 有利于創新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改革創新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是促使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忽視教學的改革創新,以至于這種單向傳授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通過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等,有利于改革創新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對策

2.1 課堂導入生活化。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重視課堂導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導入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而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生活現象、生活案例等入手,則有利于取得好的導入效果。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升華和凝華”的相關知識時,就緊密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作為導入:衣柜里防蟲的樟腦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不見;冬天在室內的玻璃上會看見冰晶的“窗花”;電燈泡用久了,鎢絲會變細變黑。等等,在導入的過程中,教師除了用語言描述,還可以巧妙地配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結合生活現象進入到實際的教學課堂,搭建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科學知識。

2.2 知識講解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很多知識如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如果教師采取單向傳授的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勢必難以取得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知識講解時,要善于結合生活現象、相關案例等詮釋物理理論知識,有效地降低物理教學難度,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重力”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一般都是給學生講解概念:所謂重力,就是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要理解這么個概念,想必也不是難事,但這種單一的傳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筆者在教學中,在給學生講解有關重力的知識時,融入了一些與重力有關的生活現象:宇航員在太空中只能“飛”起來,用勁向上跑物體,無論用多大得勁,最終物體都會落回地面。等等,結合這些生活現象,再給學生講解重力的概念,更加能夠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3 課后作業生活化。一直以來,學生的課后作業,以書面作業居多。即學生的課后作業,基本都是一些理論化的作業。筆者認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不能僅僅局限于完成理論化的作業。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了“家庭電路”的相關知識時,為了鞏固其對知識的理解,筆者布置了一個生活化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觀察了解自己家庭的電路情況,記錄所有家用電器的功率,了解家庭使用的保險絲規格,等等。這樣的生活化作業,有利于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改變過去“紙上談兵”的物理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不斷優化物理教學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現象生活化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六)
留言板
中班幼兒生活化美術活動的實踐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第四章光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