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新媒體環境下政府信息公開的策略研究

2020-11-26 05:41張雪蓮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新媒體

張雪蓮

摘要:新媒體的到來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傳播模式,有效提高了信息傳播速度與影響范圍,但同樣也帶來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面對新媒體政府要清楚意識到其雙面性,把握新技術、拓寬信息公開渠道與策略的同時,也要積極迎接新的挑戰與變革。本文從新媒體的特性出發,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必要性與現階段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解決策略,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門戶網站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現階段的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諸多新思路與新途徑,傳播方式更為多樣,傳播效率越來越高,避免了信息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實現信息交互,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正因如此,那么如何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水平,借助新媒體優勢提高信息服務質量已然成為熱議話題。

一、政府信息公開概述

(一)意義分析

政府所需要公開的信息一般有政治、經濟、民生等大方向,這也是政府所掌握的最全、最準的信息,而我國作為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性質直接決定了政府必須將此類信息與民眾共享,才能盡可能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政府與民眾間的矛盾沖突。要始終記得政府是為老百姓服務、做實事、講真事的。

除此之外,政府信息公開對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政府信息公開得越精準、越頻繁、總體力度越大,越能使社會各界意識到政策的時效性,有效了解政府的意圖;除此之外,有選擇性地公布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對某個行業、某種技術亦或者是某種文化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助推作用,不斷增加資源總量并做到資源優化配置,這是將有用信息轉換為生產力的一個過程,對國家建設與發展有所幫助。

(二)特征分析

政府信息公開通常情況下被認為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是行政性,政府機關是公布政府信息的主體,其在信息公開中的地位不容撼動;其次是權利性,是指社會大眾有權利知曉相關信息,政府也有義務對外公布;第三是例外性,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可以公開,尤其是國家權力機關在世界多極化發展、一超多強的格局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若信息涉及到國家安全、國家機密等往往不能公開,若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機密在未得到相關人員或單位許可的情況下也不可公開,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最后是依附性,通常情況下政府為了保障信息公開的時效性與傳播效果,常常會選擇適當的媒體平臺發布,而信息傳遞載體的不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息傳遞質量。

(三)公開方式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政府信息公開有兩種最為常見的方式,第一種是政府主動、自發地通過其他媒體平臺或自身的網站、公報等進行公開;而另一種則是自下而上地申請政府公開某些特定信息,所以信息公開的主動權其實是雙向的,民眾并不是只處于被動地位。

二、新媒體環境下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情況

(一)新媒體特征分析

新媒體的出現極大程度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傳統的紙媒、廣電媒體由于受傳播技術的限制,其傳播效果與新媒體相比存在一定差異,且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等設備的陸續普及,新媒體已經成為繼傳統媒體后又一種具備較強傳播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新媒體有著交互性強、傳播速度快、集成化高等特點,且內容多元、形式多樣,用戶能夠快速尋找到自己所需的相關信息,同時網絡平臺也可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信息服務。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功能,政府與民眾間可深入交流、互動溝通,保證信息的對稱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政府信息公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與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前進,如今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信息內容、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但從整體上看,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信息公布遲緩、與群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少、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形式主義嚴重等問題。

三、政府網站建設的作用分析

政府做好相關網站建設以保障信息公開質量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工作,發揮網站的功能優勢不僅能提高信息公開效率與信息傳播速度,更對政府廉潔性建設有著較強的促進效果。

(一)政府網站建設有助于提升信息公開效率

我們都知道,網絡相對于傳統的傳播渠道而言有著傳播速度快、擴散范圍廣、信息反饋及時、便于統計等特點,能夠為政府信息的有效傳遞提供更多思路,并使其向著垂直化、多層化等方向轉變,不僅能促進民眾、企業與政府間互通有無,還可保障各部門間的協作質量,井井有條地做好各項工作。傳統的信息公開模式中,城市往往比鄉鎮更早了解到相關內容,如一些招投標項目的招標公告,市內企業能以鄉鎮企業先一步了解到項目有關信息,能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投標所需資料,而政府信息網站建設后則更為公平,消息發出的時間一致,且只要是在有網絡信號與相關設備的前提下就可快速瀏覽。

(二)政府網站建設有助于提高信息公開力度

政府信息涵蓋面廣、內容數量多,而網站的有效運用則能將政府大量職能部門的信息進行整合處理,讓社會大眾能夠清晰地看到政府各職能部門具體是干什么、都完成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等,并且由于網絡的可操作性與變化性較強,所以相關信息可實時更新,及時服務于廣大的受眾,提升信息公開質量。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習慣借用網絡查詢信息,當要了解地方政策信息時,首選就是進入政府門戶網站。因此,從某種層面來說,政府門戶網站已經成為一種門面、一種主流宣傳媒介,且受眾可以通過留言等方式為政府信息公開策略與模式改革建言獻策。

(三)政府網站建設有助于政府信息公信力提升

新媒體的出現確實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高速渠道,可也帶來了許多問題,由于其準入門檻低,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信息真偽難辨、謠言滿天飛,對受眾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導致此類現象頻發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信息主體與受眾間的交流不暢,有些自媒體為吸引受眾目光,在轉載、轉述時加以修飾,慢慢改變了信息的原有味道,受眾被道聽途說、子虛烏有的信息遮蔽了雙眼。而政府網站建設后,受眾可直接從相關網站上了解到最真實、可靠的信息,對政府信息公信力的提升有較大幫助。

(四)政府網站的有效運用對廉政建設的促進作用明顯

政府通過相應網站公開信息,可有效保障信息公開化,有助于民眾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明確政府部門、人員具備的責任、義務等,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評價標準,從而能分辨政府人員是否存在濫用職權、未盡義務等問題。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政府如果信息不透明、不公開,很容易產生權錢交易、違規操作等貪腐問題,若民眾毫不知情,涉事人員會更加肆無忌憚,僅僅依靠體制內的調查則會感覺力不從心,給人民群眾帶來傷害。信息公開是制衡政府權力、防止貪腐發生的一劑良藥,而網絡則是最好的監督平臺,但政府所公開的信息也有可能存在以偏概全、刻意偽造、走形式等問題,所以政府信息公開目前只是促進廉政建設的一種方式,卻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四、政府網站應用建議

(一)建立健全相關機制

想要做好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工作,就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機制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保障,首先應保障門戶網站的功能齊全,通過分欄、分板塊的方式涵蓋各類信息,詳細介紹政府有關部門權責;其次要不斷完善監督評價機制,要將政府網站用到實處,提高信息時效性,確保信息能快速更新;第三,應建立牢不可破的安全保障機制,一方面是為了保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樹立政府網站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基礎;第四,應緊跟技術發展與受眾需求變化不斷提高網站軟件水平,并有力推動各行政級別間的網站群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完善宣傳機制也非常重要,可提高宣傳力度、宣傳質量,提升政府網站知名度、滿意度、認知度。

(二)努力提高在線辦事效率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政府門戶網站的精髓與主要用途集中體現于在線辦事上,不僅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保障民眾的知情權,更要快速收集來自民眾的反饋信息,與其形成良性互動。政府網站的創設為的就是能夠讓民眾快速了解政策信息,并建設起一座用于聯通政府與百姓間的溝通橋梁,答疑解惑、總結問題,提高信息服務質量。民眾只需要用手機、電腦等設備就能快速了解所需政務信息、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所以網站應設立諸如“民意調查”“民意征集”“領導在線”“社情論壇”等板塊,提高受眾參與度,使其感受到作用、意識到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發揮自我價值。除此之外,一些居民、社會團體或企業經常辦理、且對書面材料無過多要求的業務,可直接挪移到網站之上,設置相應在線處理窗口,從而實現網上辦事,借用網絡技術優勢打破時空限制,方便民眾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真正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的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新媒體環境下政府信息公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相關工作者應重視起來,積極改變信息公開的傳統思想,投身到網站建設中來,發揮新技術、新媒體的優勢,在吸引受眾的同時提高辦公效率,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大眾,獲得廣大民眾的關注與支持,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彰顯得淋漓盡致,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歡
政府信息公開新媒體
辨析政務公開與政府信息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個人倫理自主性研究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與責任政府建設的思考
淺論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