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

2020-11-28 07:20朱麗燕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工業園區轉型發展

摘 要: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工業園區的傳統產業發展嚴重受阻,財政收入下滑,園區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本文以寧夏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為例,在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優化要素配置,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工業園區;轉型發展;路徑

一、寧夏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產業發展現狀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于2003年2月由銀川市人民政府審批建設,2006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園區以建設科技型、工貿型、環保型的現代化工業園區為目標,現已形成了以新型建材加工、機械電氣制造、商貿物流、食品加工和汽車銷售為代表的產業集群?,F有工商注冊企業564家,規上企業88家,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機電電氣制造、生物科技制藥、商貿物流四大主導產業,已成為銀川市賀蘭縣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寧夏最具投資、創業、發展的工業園區之一。作為緊鄰銀川都市圈核心區的賀蘭工業園區,對承接銀川都市圈發展產生的溢出效應有著獨特區位優勢。

建園以來,園區經濟每年以兩位數增長。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被商務部確定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2013年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國家新型工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農副產品加工);2011年評為自治區“五大”優秀工業園區之一;2012年、2013年蟬聯銀川市工業園區年度考核第一名,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小微企業孵化示范基地。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現有工商注冊企業533家(其中工業企業309家、商貿企業224家),集聚了丹麥嘉仕伯啤酒集團、三一重工集團、寧煤集團、大北農集團、中誠國際(奧特萊斯)集團等一批實力雄厚的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培育了“厚生記”、“百瑞源”等62個國家、自治區級的著名品牌和馳名商標,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自治區級技術研發中心8個,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電氣制造、家具制造及裝飾材料、商貿流通四大主導產業。其中現代服務業產值占比62.6%,農副產品加工產值占比13.6%,精密制造產值占比7.7%,升級改造的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產值占比12.5%。

二、寧夏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產業集聚度不高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產業布局總體上比較分散,雖然明確了重點產業,但缺乏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主導產業集聚度不高,園區特色不突出。由于園區內產業同質化問題嚴重,沒有形成特色以及科學的產業分工。園區產業鏈條短,企業之間缺乏技術聯系,資源、技術和市場不能共享,難以產生集聚效應。

2.融資渠道不暢

德勝工業園區大部門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我積累和銀行貸款等傳統的融資手段。投融資主體單一,沒有建立起合理吸收社會資本、外資的機制,缺乏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擔保機制等投融資方式,項目建設不能順利推進。商業貸款條款苛刻,抵押貸款利率低,也進一步增加了融資難度。園區管委會雖然通過召開銀企對接會等形式,千方百計地幫助企業向金融部門溝通、爭取資金,但收效甚微,融資難制約著園區企業的快速發展。

3.創新動力不足

德勝工業園區內規上企業(79家)僅占工業企業總數(309家)的25%。園區內像凱晨電氣、百瑞源這種建有研發中心,注重科技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企業是小微企業,而且從園區近幾年實施技改擴建項目情況來看,近70%的企業入園之后沒有進行過工藝改進、設備更新,科技創新投入嚴重不足。多數企業自身實力不足,規模偏小,資金投入受到制約。企業研發經費比重偏低,對最新的科研成果的運用不多,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競爭力。部分企業技術人才短缺,特別是精管理、懂研發、善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企業管理滯后,發展后勁較弱。

4.土地利用率低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企業的土地利用率相對較高,企業內部土地利用結構相對較合理,土地利用效益相對較高,但土地利用強度相對較小,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程度相對較低。園區內均存在低效用地企業,由于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44家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14個項目建成后一直租賃經營既無產出又無稅收;22家企業維持原有的客戶群體艱難經營;109國道以西片區部分老舊、傳統企業因無法適應市場需求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部分企業的運營方式依舊按照企業自身固有形式,使得企業投入產出水平較低。有90%的典型企業沒有達到園區工業用地地均稅收水平。

三、促進銀川德勝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

1.產業集聚路徑

一是大力推進銀川德勝工業園區優勢產業的整合和集中,促進專業市場的流動,充分發揮不同產業集群的資源共享,節約交易成本,知識和技術,知識建設以及人力資本,技術創新和傳播的發展。二是積極轉變園區經濟發展方式,走集約集約化發展道路。通過數字集成、智能集成、工業和金融一體化,推進園區產業的整合和協同發展。三是加快上下游產業的整合。

圍繞“五大產業”集群,重點培養一批骨干型企業,制定適合其發展的扶持政策,定向扶持,促其做大做強,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在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方面,選擇西夏嘉釀、昊王酒業、金河乳業、塞尚乳業、麥爾樂食品等企業進行定向扶持,把釀酒業、乳制品加工、牛羊肉深加工、休閑保健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在機械制造產業方面,選擇艾尼科技、凱晨電氣、天津大橋電焊條等企業進行扶持;在家俱及裝飾材料產業方面,選擇華泰家俱、匯特家俱、麗秋玻璃等企業重點扶持,促其成為全區領軍并在西北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家俱制造企業;在商貿物流業方面,選擇一批知名的品牌轎車銷售服務企業及中汽世邦、昊王大酒店、奧特萊斯名品折扣城、寧夏回商銀行等現代金融商貿服務企業進行扶持。

2.體制創新路徑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重點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電氣制造、食品加工產業深度融合,引導建立行業產業聯盟、創新服務平臺,打造全國特色食品聚集區和智能制造示范區。

首先,園區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導向。政府主導的產業資源管理體系,發揮資源配置在市場中的決定性作用,要將土地,資本、資產、勞動力、技術和人才等資源通過市場來配置。

其次,園區要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新的投資和融資體系中,強調政府監管是有效和高效的,有必要加強企業投資和融資方式的多樣化。在公平和開放的市場環境中,需要簡化的投資審批事項并改進新項目的審批方法。促進私人投資的可行性,規范發展中市場的直接融資,加強地方金融和中介服務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加強統計監測,風險防控。

再次,需要深化地方政府體制改革。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是服務于各類市場主體,完善制度和機制,制定法律,規則和政策,為競爭性投資,創業和產業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市縣有關部門權利下放,賦予園區管理委員會行政審批,社會事務管理權限。園區的功能要有精準的定位,并實施統一的規劃管理。

3.投融資改革路徑

銀川德勝工業園區要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引導促進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力度,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借鑒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經驗,鼓勵引導中小企業成立中小企業聯盟,聯合組建互助型的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和融資服務,實現企業“抱團”發展。要通過各種市場手段,通過園區管理委員的主導作用,形成業務多樣的投融資公司。

發展普惠金融服務、產業基金服務、總部經濟及服務外包等金融產業,集聚大型金融產業的分支機構,形成多元化的金融集群。一是在企業之間建立共同的金融組織,構建科技金融的公共服務平臺,在科學成果評估,定價和流轉方面建立規范的中介機構和金融服務體系;二是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充分發揮園區產業優勢,依托大型企業集團、物流公司等骨干企業, 鼓勵金融機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提供金融,信貸,保險和其他供應鏈服務,創建政府與銀行合作的平臺,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網絡;三是加快互聯網金融發展,打造金融產業園區和創新孵化基地,重點發展互聯網和移動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社交平臺、搜索引擎研究和其他信息技術,并實現融資、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四是建立民間資本與產業發展對接平臺,鼓勵民間資本參股或發起設立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培育若干行業領先的民間金融控股集團;五是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重點是引入大型公司總部,區域總部和功能中心。

4.科技創新路徑

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求突破,篩選一批發展基礎好、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進行重點突破,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引進和培育科技人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產品質量,促進企業的市場開拓,擴大經濟總量。

不斷完善創新政策支持體系,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優化企業生產工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使企業科技實力、環保水平、市場競爭力得到明顯改觀;要不斷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在現有7家高新技術企業基礎上,繼續加大產業引導、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要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開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要不斷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大力開展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孵化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要不斷加速高層次科技人才聚集,重點圍繞五大重點產業,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引進培育計劃,力求通過引進、培育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攜帶科技成果、資金和人才在園區創新創業,突破一批重大技術,催生一批新興產業;要不斷推動科技金融融合,持續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推進專利保險試點,積極發展產業基金,為企業融資創新渠道、增加融資能力。

加大園區科技研發投入,鼓勵自主創新發展能力,促進園區經濟內生發展能力的提升,加強現有比較優勢,鞏固主導產業地位,增加高新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園區經濟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快速實現從后期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借助“互聯網+”,推動園區產業從傳統型轉向現代適用型、科技領先型和經濟實用型等方面,繼續推進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和改革,加快自主知識和技術創新步伐,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園區經濟從后發優勢,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快速轉變。

加快企業創新驅動,鼓勵企業實施技改擴建,科技創新,培育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專精特新”企業;推動科技創新,發揮寧夏清真食品研究院、百瑞源院士工作站等“兩站一院一中心”的引領作用,提升企業研發能力;鼓勵技改投入,重點對凱晨電器、天佳儀表等成長性好的企業加大投入,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重點發展高端電氣制造產業,提升企業發展潛力;推進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科技人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研發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提升企業人才隊伍質量。

工業園區要立足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抓好龍頭培育,提升產業整體水平,積極實施創新驅動,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補齊產業短板,提高發展質量,主動融入銀川都市圈建設。

參考文獻:

[1]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R].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18-08-31

[2]宋克玉.經濟新常態下寧夏工業園區發展路徑探析[J].寧夏黨校學報,2016(5)

[3]王政.園區經濟開發的用地思考——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J].中國土地。2017(1)

作者簡介:

朱麗燕,女,江蘇南京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黨校,教授,主要從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領域的教研工作。

猜你喜歡
工業園區轉型發展
油罐內外
轉型發展形勢下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背誦
風去哪兒了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