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佛山水鄉農諺的語言與文化之美

2020-11-28 07:20藍彤彤李秀格雷婉婷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佛山語言文化

藍彤彤 李秀格 雷婉婷

摘 要:佛山水鄉農諺在語言上具有韻律之美、詞語之美及辭格之美。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其語言之美可窺探佛山水鄉農諺所蘊含的文化特色及文化內涵。

關鍵詞:佛山;水鄉農諺;語言;文化

佛山地處珠三角地區,河網密布,是典型的嶺南水鄉文化地域。而農諺又凝結了當地的氣候環境、勞動經驗以及人文風俗習慣等信息,是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因其語言凝練、音韻和諧、瑯瑯上口的特點,為民間百姓所喜聞樂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農諺除了凝結了豐富的勞動智慧及地域文化信息之外,在語言上的特色也是其能傳承至今的原因之一。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出發,通過對佛山水鄉農諺語料的分析,論述其在韻律、詞匯及修辭上的特色及其文化內涵。

一、韻律之美

農諺的創造者大多來自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人民,這些勞動人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為達好記、易懂的目的,農諺常常是瑯瑯上口,短小精悍的詞句。佛山水鄉農諺的韻律之美首先體現在押韻上,押韻在所收集到的農諺中最為常見,例如:

二八東風大旱天,三七東風水浸田。

先雷后雨不濕鞋,先雨后雷水浸街。

“天”與“田”、“鞋”與“街”都是句末同韻相押,這樣使得農諺讀起來更具和諧悅耳的音樂美感。

其次,佛山方言是水鄉農諺的重要載體。在農諺中,還能夠發現有許多來自于佛山方言詞的押韻。例如:

芒種節,食唔徹。

七月落金,八月落銀,九冬十月落泥塵。

在佛山方言中,“節”、“徹”都押[it]韻,而“金”“銀”“塵”都押[em]韻。與普通話相比,佛山方言保留了古音鼻韻尾-m、-n、-?和入聲韻尾-p、-t、-k。佛山水鄉農諺的方言押韻體現了地域方言的特色,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韻味。

除了以上押韻外,佛山水鄉農諺還講究音節的整齊勻稱,并且有不同的音節搭配形式,使得農諺形式多變,富于旋律,形成對稱之美。例如:

春寒雨至,冬寒雨止。(2+2式搭配)

二八東風大旱天,三七東風水浸田。(2+2+1+2式搭配)

清明晴,桑樹掛銀埕;清明暗,西水不離墈。(2+1+2+1+2式搭配)

二、詞語之美

佛山水鄉農諺短小精悍但又不乏內涵深意,這與農諺的用詞選擇有一定關系。它們多用反義詞、疊音詞以及方言詞。

1.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常在農諺中用作對比和反襯作用,例如: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螢火飛高,明日檐前雨滔滔;螢火飛低,明日日頭曬死雞。

“晴”與“陰”、“高”與“低”、“雨”與“曬”都是意思相反的反義詞。使用反義詞,不僅使農諺音節整齊,形式對稱,更使得農諺的內容形成鮮明的對比和映襯,突出事物特征,豐富了農諺的內容,便于更好地識記農諺。

2.疊音詞

佛山水鄉農諺中使用的疊音詞能使農諺描繪的場景以及事物的特征更加具體形象、栩栩如生,同時也增加了農諺的感染力。例如:

清明三日北,冷到口黑黑。

天烏烏,好慈菇;天紅紅,旺禾蟲。

3.方言詞

善用方言詞是佛山水鄉農諺的一個重要特征之一。農諺是方言的一種語言形式,水鄉農諺也是依附于佛山方言之下的,因此在農諺中,多出現一些方言詞語。例如:紅云蓋頂,揾地灣艇。

其中“灣艇”是佛山方言詞,意為“停泊船只”。整句的意思是,紅云布滿天空的時候,要盡快找好能夠停泊船只的地方,因為大雨將要來臨。又如:好天芒果,落雨“蘋婆”。

“好天”意味著好天氣,與“落雨”(即下雨)相對?!疤O婆”是一種種植在佛山當地的一種植物,又稱“鳳眼果”,但在佛山當地,大家都稱之為“蘋婆”。再如:朝翻(風)三(天),晚翻七,晏晝翻風唔過日。

“晏晝”在粵方言中是“中午”的意思。在第一句中還出現了省略部分詞的現象,如“朝翻三,晚翻七”,省略了“風”與“天”。整句農諺的意思是:早上刮風要連刮三天,晚上刮風的話則要連刮七天,中午刮風的話就不會超過一天。這是農民根據生產經驗以及對天氣的細致觀察而得出的天氣規律,至今仍閃爍著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芒。

使用方言詞,不僅使農諺更具鮮明的地方特色,同時方言詞的保留也是對古漢語的一種繼承與傳播,保留了一定的古漢語特色。

三、辭格之美

1.比喻

比喻是佛山水鄉農諺運用較多的一種修辭手法,我們可以將比喻分為明喻、暗喻以及借喻三種。例如:六月西風怕過午,過午西風猛如虎。

此處將過午的西風比作老虎,形容六月過午西風的猛烈,描寫得十分形象生動,同時也令農諺充滿了趣味性。又如:田土翻得深,瘦土出黃金。

這句農諺是說只要土地挖地深,即使是貧瘠的瘦田也能獲得豐收,這里以黃金來暗喻在瘦田上豐收的作物。再如:清明晴,桑樹掛銀埕。

這句農諺使用的是借喻的修辭手法,“銀埕”為銀制的一種酒器,清明天氣好的話,養蠶的人多,蠶吃的桑葉就多,這樣桑樹就變得很值錢。從這句農諺中,我們也可以看見佛山人民對于?;~塘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經驗總結。

以上三句農諺都是佛山人在勞動中所總結的經驗,將這些勞動經驗加以巧妙地比喻,使得農諺更加生動形象,增加了農諺的趣味性。

2.比擬

比擬是根據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做物寫,或把甲物當做乙物寫,比擬又分擬人和擬物兩大類。在佛山水鄉農諺中,比擬也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并多以擬人為主。例如:

未下雨,先唱歌(雷響),有水都唔多。

螞蟻搬家,暴雨如麻

第一條是有關天氣的農諺,將雷響擬作唱歌,意思是還未下雨就打雷,即使下雨雨水也不會十分多。第二條農諺是關于動物與天氣關系的農諺,將螞蟻遷徙比擬作螞蟻搬家,螞蟻若是有成群結隊遷徙的現象,那么就是意味著大雨將至了。

使用比擬的修辭手法,使得農諺能夠將一些自然現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同時也增加了農諺的親切感。

3.夸張

夸張,又稱“夸飾”,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使得農諺更具有一種鮮明的特征,給人一種更加直觀的沖擊與感受。例如:大暑涼,餓斷腸。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如果在大暑這一天天氣涼爽,那么意味著今年的作物收成不好,以至于會“餓斷腸”,這里的“餓斷腸”就是一個夸張的修辭手法,指代作物收成不好。

4.對偶

對偶是古詩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在佛山水鄉農諺中,主要運用到的有正對、反對以及串對。例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

這句諺語使用的是正對,分別敘述了“入屋”與“入廟”時的做法。再如:天烏烏,好茨菇;天紅紅,旺禾蟲。

這句農諺運用的是反對,“天烏烏”與“天紅紅”這兩個形成正反對照,共同說明了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不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又如:南風猛過頭,坑河無水流。

這是串對的運用,前后是因果關系的串聯,“坑河”就是“坑渠”和“河涌”的合稱。佛山水網密集,有很多小河道。由于南風天過于猛烈,即暖空氣勢力強盛,天氣晴朗,氣溫高,不易形成降水,因此一些小的河道沒有水流動。

對偶的運用使得農諺在形式上音節整齊均勻,節奏感強,在內容上更是凝練集中,便于記憶與傳誦。

5.排比

在佛山水鄉農諺中,排比也是運用地比較多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如:

正姜二芋三薯四葛

春霧晴,秋霧雨,夏霧熱,冬霧寒

第一條農諺敘述的是姜、芋、薯、葛的下種時間,其中省略了“月”字,用排比的句式從正月到四月排列;第二條農諺分別敘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出現霧的不同氣候特征,這兩條農諺都是排比的運用,音節整齊,節奏感強,簡潔明了,便于農諺的記憶。

6.層遞

在佛山水鄉農諺中,有一些運用了層遞的修辭手法,例如:七月落金,八月落銀,九冬十月落泥塵。

這條農諺以時間為層層遞進的標準。用“金”“銀”“泥塵”說明不同月份的雨水對于耕作的重要性。巧用層遞,使得農諺的音韻更富有層次感和節奏感。

上文論及的語例是某種辭格的單用,但水鄉農諺對于修辭的運用并不全是單一的,有時一句農諺中可能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辭格的綜合運用,例如“七月落金,八月落銀,九冬十月落泥塵?!边@一句農諺既運用了借代,又運用了層遞的修辭手法,不同修辭格的兼用或套用,使得農諺更具修辭之美感。

四、文化之美

佛山水鄉農諺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不僅僅是因其與勞動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實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佛山水鄉農諺已變成了一種獨特的地方文化符號。一個地方文化的形成離不開孕育其成長的自然環境,佛山地勢平坦,河網密布,河涌交錯。佛山人的日常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江河,對于這些天然河道的開發和利用,則為佛山人帶來物質和精神的財富,形成了獨特的江河水鄉文化。在佛山水鄉農諺中,有大量關于江河、氣象等與“水”的有關的農諺,例如:

井水變色,臺風緊迫。(通過觀察井水變化,來預測臺風)

天發黃,大水沖崩塘。(天色發黃,意味大雨來臨,將魚塘沖垮。)

由于佛山特殊的自然環境,“水”在佛山農業中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佛山先民在生產活動中對天氣現象特征仔細觀察,總結出對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積極指導意義的農諺。如上述農諺,將一些自然現象與天氣相結合,利用“井水變色”以及“天發黃”等現象,預測臺風及大雨的到來。這些農諺在不斷地實踐中得到驗證,成為了一種輔助農業生產的工具,同時也可看到“水”對于佛山農業以及佛山水鄉文化的重要意義。

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防澇保收,從而又衍生出?;~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的傳統農業模式,在這種獨特的農業生產模式上,又衍生出具有濃厚地域色彩的農諺,例如:冬種桑,明年桑葉旺。(在冬天種植桑葉,到第二年桑葉的長勢旺盛)

水滿塘,谷滿倉。(意為塘里的水滿了,那么倉庫里的糧食也滿了。說明了池塘為農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魚唔過塘唔得大。(指魚苗不換魚塘是養不大的,后引申為人換個環境才能成長地更快更好。)

?;~塘的生產模式體現著佛山人民尊重自然、順應天時,同時又能動地改造自然,體現著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在當今社會,農諺有常常引申到社會生活之中,成為指導人生的哲理。如“魚唔過塘唔得大?!本捅灰隇槿艘嘟浤?,才能成長的更快。

諺語是由廣大民眾集體創作,以口語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文學形式。它蘊含著勞動人民對生活經驗的提煉和總結,記錄著一個地方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地方民眾的審美傾向。佛山水鄉農諺是佛山方言以及佛山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形式,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內涵深厚的特點,也正是佛山本土生活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種重要體現,而韻律之美、詞語之美、辭格之美以及文化之美,更增強了佛山水鄉農諺的語言表現力,體現了佛山水鄉文化的獨特內涵。

參考文獻:

[1]順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順德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6:1165-1167,

[2]順德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中國民間文學諺語集成廣東卷·順德縣資料本[M].1987

[3]何婉萍.廣州話農諺修辭初探[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6):85-87

[4]高惠冰.試論珠江文化的特色[J].嶺南文史,2001(01):1-4

[5]許結玲.水鄉農諺:嶺南農耕文化的象征符號[J].人文嶺南,2020(105)

[6]潘春曉.漢語中諺語的修辭[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3):55-57.76

作者簡介:

藍彤彤,廣東梅州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李秀格,廣東揭陽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雷婉婷,廣東云浮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猜你喜歡
佛山語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紅色熱土佛山
佛山制造為啥這么牛
誰遠誰近?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廣東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