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

2020-11-28 07:32劉翠玲祁彥偉
中外醫療 2020年25期
關鍵詞:胃癌根治術麻醉效果瑞芬太尼

劉翠玲 祁彥偉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診的122例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而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h和術后5 h視覺模擬評分法、Ramsay評分情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不同時間段的HR、MAP。結果 研究組術后1 h和術后5 h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1 h和術后5 h的Ramsay評分(2.67±0.87)分高于對照組(t=10.212,P<0.05);研究組手術期間所用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HP、MAP均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呈現先下降后回升的趨勢,兩組的HR、MAP在T1、T4以及T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HR在T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胃癌根治術中對患者施以右美托咪定輔助全身麻醉,可以起到鎮痛鎮靜效果,減少麻醉藥物的使用量,利于患者HR、MAP水平的穩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胃癌根治術;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a)-006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dose and anesthesia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during radical gastric cancer surgery. Methods 122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gastric cancer convenient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fter surgery 1 h and 5 h postoperative visual analogue scoring method, Ramsay score, dosage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HR and MAP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at 1 h and 5 h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msay scores at 1 h and 5 h (2.67±0.87)points after surger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10.212,P<0.05); the study group used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during surgery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R and MAP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decline and then rise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operation time. The HR and MAP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t T1, T4 and T5,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HR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3(P<0.05). 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assisted general anesthesia during radical gastric cancer surgery can have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s, reduce the use of anesthetics,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patient's HR and MAP levels, with good safety.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Radical gastric cancer; Remifentanil; Propofol; Anesthetic effect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疾病,目前的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胃癌根治術是最為常用的治療方式,并且手術效果顯著。但是在大量的臨床治療中發現,胃癌根治術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和刺激,整個影響貫穿于患者的圍手術期,所以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臨床上常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但是全身麻醉的鎮靜效果并不理想,最為嚴重的是會造成多種并發癥,所以有效的麻醉藥物選擇是胃癌根治術的手術治療關鍵[1]。為了進一步明確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特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該院收診的122例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期為胃癌根治術中麻醉藥物的選擇和劑量控制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2例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所有的患者均簽署了相關的治療知情書,并且排除了患有精神類疾病、嚴重器質性疾病以及對麻醉藥物有禁忌證的患者。研究組患者中男31例、女30例;年齡30~61歲,平均年齡為(45.1±10.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女32例;年齡31~63歲,平均年齡為(45.6±10.7)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麻醉前,醫護人員向患者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6 mL/kg,然后依次向患者靶控輸注芬太尼4.0 μg/kg、丙泊酚3.0 μg/mL,等待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BIS)值<60后,向患者輸注羅庫溴銨0.6 mg/kg,用藥2 min后,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將呼吸末二氧化碳維持在4.6~6.0 kPa,控制潮氣量,控制在9~10 mL/kg范圍內,通氣頻率調整至10次/min,等待15 min后,持續向患者靶控輸注順阿曲庫銨0.1 μg/(kg·min)、瑞芬太尼0.3 μg/(kg·min)以及丙泊酚3.0 μg/mL進行麻醉,腹腔縫合時停止順阿曲庫銨藥物的使用,手術停止后終止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使用[2-4]。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麻醉前靜脈滴注右美托咪定,劑量控制為0.6 μg/kg,用藥時間為15 min,麻醉誘導完成后,對患者繼續使用0.4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維持麻醉,術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手術結束40 min內停止用藥[5]。

1.3 ?觀察指標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在一張白紙上畫一條直線,一端代表0分,一端代表10分,讓患者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選擇分值,0分:患者沒有任何的疼痛感;1~3分:患者有輕微的疼痛;4~6分:患者的疼痛較為明顯;7~10分:表明患者的疼痛非常劇烈,難以忍受[6]。

鎮靜評分(Ramsay):1分:表明患者煩躁不安,對手術治療的正常開展有很大的影響;2分:表明患者處于清醒狀態,但是對手術治療的影響不大,可以配合治療;3分:患者處于嗜睡狀態,對手術指令有所反應;4分:患者處于淺睡眠狀態,醫護人員在短時間內可以將患者喚醒;5分:患者處于入睡狀態,醫護人員如需喚醒患者需要很長時間;6分:患者處于深度嗜睡狀態,醫護人員呼叫患者無任何反應[7]。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T1)、氣管插管1 min(T2)、切皮時刻(T3)、腹腔探查(T4)、插管即刻(T5)時的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

研究組的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用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麻醉效果評分

研究組術后1 h和術后5 h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1 h和術后5 h的Ramsay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不同時間段的HR、MAP變化

研究組的HR、MAP變化波動小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HR、MAP在T1、T4、T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R在T3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3 ?討論

胃癌根除術是一種經臨床檢驗的治療方式,在治療胃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治療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胃癌根除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會引起嚴重的應激反應,導致患者的茶酚胺分泌增加,應激反應中腎上腺α和β受體興奮,患者的HR會變快、血糖含量也會急劇升高,這些臨床變化不但降低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而且對患者的術后康復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8]。

近年臨床上治療胃癌的麻醉方式以全麻氣管插管為主,但是在大量的臨床研究中發現,這種麻醉方式的臨床效果不理想。右美托咪定是一種腎上腺α2高選擇性受體激動劑,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有效調節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通過激動人體的腦干藍斑核α2受體而產生鎮靜以及催眠的效果。同時通過激活α2腎上腺素受體觸發背角內的鉀離子內流,降低患者的興奮性實現鎮痛鎮靜作用。

比較兩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可以看出,研究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均少于對照組,主要的原因就是丙泊酚、瑞芬太尼與右美托咪定共同使用可以作用于患者脊髓后角突觸前和中間神經元突觸后腎上腺素能受體,有效抑制患者疼痛信號向腦部的傳導,同時還可以對下行延髓-脊髓去甲腎上腺素能通路突觸前膜P物質以及其他傷害肽類的釋放進行抑制,產生鎮痛作用,進而有效降低發生循環抑制等不良反應的風險,保證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患者術中的不良反應以躁動、不安為主,這也是全麻術中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其根本的誘因就是疼痛。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h和術后5 h的VAS評分、Ramsay評分可以看出,研究組的各個時段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1 h和術后5 h的Ramsay評分(2.67±0.87)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胃癌根除術治療的患者施以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起到鎮痛鎮靜的效果,在胃癌根除術的治療中得到了證實,提升鎮痛鎮靜水平,充分表明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除術患者的深度麻醉鎮靜效果良好。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段的HR、MAP變化可以看出,麻醉過程研究組的HR、MAP水平均比對照組穩定,表明右美托咪定在穩定患者HR、MAP水平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T1、T4、T5時間段具有較大的差異,這個結論表明對患者施以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可以將腦電活動的影響作用降至最低,發揮對交感神經系統抑制的作用,達到穩定患者HR、MAP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接受胃癌根除術治療的患者施以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以有效減少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的使用量,起到快速鎮痛鎮靜的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周萍,宋沁哲.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老年胃癌根治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9,16(10):111-118.

[2] ?盧先卿,梁健群,張建華,等.靶控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麻醉效果[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4):416-421.

[3] ?魏國華,魯婷.右美托咪定復合羥考酮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9,45(9):913-915.

[4] ?李東瀛.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22):11-12.

[5] ?張利鵬.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7,3(11):87-88.

[6] ?徐曉麗,趙陽,楊蘭輝.右美托咪定對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藥量及麻醉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7):85-86.

[7] ?姜衛榮,王金波,陳秀梅,等.胃癌根治術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7):49-51.

[8] ?張維義,苑廣超,王芳,等.右美托咪定輔助全身麻醉對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及術后肺部感染、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9,34(11):1797-1800.

(收稿日期:2020-06-09)

猜你喜歡
胃癌根治術麻醉效果瑞芬太尼
對比全阻斷(隔)胃癌根治術與傳統胃癌根治術臨床有效性觀察
無痛胃鏡檢查中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研究
丙泊酚聯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輸注在燒傷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討
小兒先天性唇腭裂修補術的麻醉臨床分析
麻醉藥物聯合應用在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
比較七氟烷和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及對麻醉蘇醒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