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思路研究

2020-11-28 07:37杜煜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關鍵詞:實訓平臺技能競賽案例教學

杜煜

摘 ? ?要:本文簡要闡釋了中職學校課程改革的提出背景,圍繞依托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引入職業技能競賽模式、完善實習實訓平臺建設、健全教師隊伍培訓機制四個層面,探討了實現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策略,以期為新形勢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職學校;課程改革;案例教學;技能競賽;實訓平臺

1 ?引言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應“深化課程改革,努力形成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專業性與綜合性的核心課程,涉及到實際施工項目與多種施工方法,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2 ?中職學校課程改革的提出背景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1.01萬所,同比上年減少151所;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為600.37萬人,同比上年增加21.21萬人。當前我國產業發展對于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中等職業教育不僅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解決高素質勞動者短缺問題、緩解就業矛盾的重要突破點,因此更應從前端環節入手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良好對接,培養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1]。

3 ?實現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策略

3.1 ?依托案例創設教學情境,推進理論實踐融合

鑒于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涉及到的專業知識與工程內容具有覆蓋面廣、綜合性強的特征,應以真實案例為載體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引導學生在案例情境中更加直觀地掌握抽象知識、深化學習過程體驗,為學生理論知識儲備的豐富與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創設良好基礎。例如在講解“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時,教師可引入真實工程案例進行教學情境的預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通過觀察分析建筑立面圖掌握有關腳手架高度、剪刀撐設置、立桿縱距等基本構造要點;隨后教師可發布具體教學任務,如出示一個長50m、高18m的建筑立面圖,要求學生回答“如何搭建該建筑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選用哪種規格的鋼管?”、“能否計算出不同桿件的間距?”等問題,由學生依據自主學習經驗完成相應任務,并將問題進行整理記錄;接下來進入課上集中討論階段,在此環節主要通過集體討論的形式解答問題,如在將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度設為1.5m時,需將縱向掃地桿設置在距底座200mm以內的部位、并相隔一段距離完成橫向掃地桿的固定,在此過程中即需運用到直角扣件,通過師生交流、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方案中存在的剪刀撐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學校實訓基地中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模型及操作平臺,學生可以親自動手實踐腳手架的安裝、調試以及拆除,還原施工現場,不僅有助于掌握鋼管腳手架施工工序,更鍛煉了中職學生動手的能力,借此進一步推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為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創設良好基礎[2]。

3.2 ?引入職業技能競賽模式,培養合作競爭意識

建筑CAD技術是建筑專業學生所需掌握的一項基礎性技能,考慮到原有教學模式側重于理論灌輸與講解,無法有效激活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實施。為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引入競賽式教學模式,一方面引導學生加深對于國家建筑制圖技術標準的理解,夯實基礎性建筑識圖知識與計算機繪圖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夠凸顯出中職教育聚焦就業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改革思路,為學生與就業崗位的對接搭建銜接橋梁。在競賽式教學模式設計上,教師應結合學生個體能力差異進行學習小組的均衡分配,安排學生以6-8人為一組開展合作學習,將競賽項目以合作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方式完成任務。學生在近幾年參賽期間暴露的問題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不足,更多是心理素質與競爭意識的欠缺,碰到問題是不會冷靜的思考與分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原有的水平都無法發揮,造成參賽成績不穩定,將競猜機制融入課程中,有效增強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在培養集體精神的同時提高個人技能,配合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等措施的應用,更好地激活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意識、建立有效自我評價,達成以賽促學的目標。

3.3 ?完善實習實訓平臺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機制

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強調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機制,將行業企業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推動職業教育與崗位需求實現良好對接,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诖?,職業院校應當進一步完善實習機制與實訓平臺的建設,整合學校資源建立教學展示區,配置完備的建筑機械設備、建筑模型等教學資源與工具,同時面向崗位需求進行實踐操作區的建構,為學生提供模板、鋼筋、裝飾裝修等不同工程項目的實訓基地,并且綜合選取磚混、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等不同結構的工程項目安排學生進行整周生產實習,為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提供完備條件。例如在學習墻面磚鑲貼工藝時,通過帶領學生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參觀,能夠使其更加直觀地掌握墻面磚鑲貼的完整工藝流程,配合實操練習的方式深化感性經驗與操作能力,提升教學效果。

特別是現在國家大型的建筑公司也都廣泛啟用BIM建模軟件來完成工程的交接與施工,BIM已經逐步成為建筑行業新興的通用語言,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即面臨步入社會,作為現代的中職生與社會接軌、掌握前言建筑施工工藝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在建筑領域成為佼佼者,學校配備BIM實訓基地,將BIM軟件的3D建模知識融入在日常的施工教學課程當中,讓學生對建筑構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為更好學習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打好基礎。學校BIM實訓室已經作為BIM建模師培訓和考試的指定基地,在學生完成BIM課程學習以后可以直接申請報名參加BIM等級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真正做到擁有一技之長、與時俱進。

中職學校還應與社會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推行人才職業能力提升計劃,采用頂崗實習等形式更好地推動人才培養機制與職業崗位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幫助學生將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融入學習全過程、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進一步拓寬其職業發展前景。

3.4 ?健全教師隊伍培訓機制,系統提升教學水平

鑒于中職院校教師隊伍薄弱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職業院校應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組織合作進行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的完善,整合校內外資源成立“行業技術工程中心”、“大師工作室”等,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入駐企業進行掛職學習、頂崗實習,并引進企業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確保將建筑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先進施工技術與機械設備、虛擬仿真軟件等引入現有教學體系中,創設集行業規范、教學重點、施工場景模擬、施工流程演示、人機交互、職業道德教育、智能考核評價等內容于一體的新型課程體系,真正將職業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崗位的人才需求目標進行緊密結合,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現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4 ?結論

總體來看,在職業教育改革持續深化背景下,中職學校應嚴格遵循就業發展導向進行課程體系的重構,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崗位等環節的有效對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水平,為建筑行業輸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曉麗,丁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中職學校課程體系改革思路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7):82~84.

[2] 黃誠,周海峰.基于項目化教學的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改革與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5):277.

猜你喜歡
實訓平臺技能競賽案例教學
高職綜合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開發與應用的思考
高校會計實訓平臺的需求分析和總體設計
會計憑證實訓平臺設計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EXCEL在《投入產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運籌學》教學模式探討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的轉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