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脫貧后期經濟發展研究

2020-11-28 07:52張曉鈺張晗笑陳思琦周晗
商情 2020年21期
關鍵詞:脫貧經濟發展現狀

張曉鈺 張晗笑 陳思琦 周晗

【摘要】本文主要運用調查法對處于脫貧后階段的洞口縣的經濟發展進行研究,通過實地走訪了解發現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探究其問題存在的原因,從而提出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防止洞口縣脫貧后返貧現象的產生,為洞口縣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做一份貢獻。

【關鍵詞】脫貧 經濟發展 現狀

一、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現狀

洞口縣位于湖南西南部,屬于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全縣區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個管理區、3個街道辦事處,334個行政村、28個社區,總人口89萬。物產豐富,有“豬市、橘鄉、糧倉”之美譽,周恩來總理命名的“雪峰蜜橘”享譽中外。截至2019年底,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2億元,同比增長7.8%;財政總收入預計10.02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2億元,同比增長9.2%;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億元,同比增長7.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8元,同比增長10%。目前洞口縣已有11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5494戶128437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尚有未脫貧人口2569戶5511人(其中低保貧困戶占72.4%),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72%。1

(二)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模式

、“三棵樹,產業助力脫貧發展。根據種植柑橘、茶葉、油茶“三棵樹”發展規劃,我縣全力推進“三棵樹”扶貧產業發展,完成種植面積102500畝,實現貧困人口“人均一畝扶貧樹”目標,建立334個專業合作社,有效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都增收”目標。走出“抓住產業牛鼻子,激發綠水青山潛力,讓山變綠,造福人民”的生態扶貧新路子,山外種柑橘樹,山內種茶葉,處處種油茶,實現了群眾致富和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同時,我們注重“三棵樹”的品牌建設。雪峰柑橘成功建立了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并在14個央視頻道播出,極大地拓展了洞口特色農業品牌的優勢。目前,全縣有雪峰柑21萬畝,年產量12.6萬噸,有7.6萬農民參與種植。全縣有茶葉種植面積4.3萬畝,帶動80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2、電商扶貧促發展。近年來,我國將電子商務作為實施精準扶貧、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和財富的創新舉措。依托自身獨特優勢,積極搭建網上營銷平臺,不斷加強政策支持和推廣,努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增加就業的階段性目標。我縣積極連接京東、蘇寧、農村淘寶、中國郵政等知名電子商務公司,建立了京東、大眾淘、蘇寧樂購、湖南好農民、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建成了雪峰街雙聯村、高沙鎮溫塘村等電子商務扶貧示范村。同時,大力推進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交通、網絡、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把電子商務建設成為適合縣域環境的農村生態圈。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才、資金和場地等全方位服務,為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開辟“綠色通道”。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電子商務扶貧培訓,進一步增強農民上網意識,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建設,帶動更多城鄉居民脫貧致富。目前,我縣已建成400多個村級電子商務扶貧服務站和扶貧網上商店,成功實現了“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方便和增收。

3、增加就業加快脫貧發展。今年,我國縣把減少貧困就業工作作為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一項重要措施,努力改善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水平和增強其創業精神,并通過就業擺脫貧困。我縣的就業扶貧工作旨在實現準確對接,促進穩定就業,堅持“嚴格、準確、現實”的工作標準,通過積極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幫扶,確保至少有一個有就業意向的貧困家庭有人員實現就業。確保合格、自愿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能夠參加職業培訓,多渠道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增加收入,有效發揮精準扶貧的重要作用。截至7月底,全縣農村貧困人口已就業14089人,其中農村轉移勞動力2808人,貧困勞動力1206人。

二、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得以最大的有效利用。洞口縣最近十年,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相繼建成了雪峰山隧道,武岡機場、洞口高鐵站。機場和高鐵可謂是當代社會最重要也是最為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剛剛建成這兩者的洞口縣地區,尚未完全把這兩者作用最大發揮出來,更多的需要往后發展中慢慢發掘。洞口縣縣域面積遠遠沒有圍繞其周圍的村莊所有面積大,以縣城為中心輻射到四周村莊的交通運輸網,從以往的路面窄且黃泥覆蓋的道路,變成路面加寬并且鋪上草沙,但是改造工程速度過慢,至今在一些的主要干道上面,仍然泥沙堆積,路面坑洼不平,嚴重影響交通運輸整體狀況,并且因為泥沙灰塵的飛揚從而影響居住在道路兩旁的住民生活環境質量。

(二)整體經濟環境亟待進一步挖掘發展。洞口縣域的整個市場環境自身基礎不牢,從體制建設上來看,經濟體制建設并不完善,覆蓋面并不廣。洞口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以農業為主,第一、二、三產業的占比有著明顯的輕重差分,第一產業總體占比較重,第二、三產業仍然亟待發展。近些年的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縣內在西北角開設了省級工業園區,趨于形成特色農產品加工、特色輕工、電子、建材等4個過十億元的產業集群。第三產業上,國家3A級景區5個,但是這些景區并未挖掘完整,有很多潛在資源尚待開發出來,而且其中有自然景色的景區,因為地處深山,本身交通也不方便,資源的開發上也有一定的現實困難,資源當地發展基礎本就薄弱,層層困難疊加,需要大力的扶持。

(三)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勞動力的輸入,而與勞動力的輸入同樣重要的是怎樣才能留住勞動力。而小縣城和大城市對比著實遜色、不吸睛很多,所以很大一部分年輕勞動力都選擇外出務工,導致洞口縣勞動力大量流失。其次,洞口縣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祖祖輩輩都依靠著農業生活,文化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一般。然而在洞口縣主要種植的柑橘、油茶和茶葉確是需要種植、采摘、包裝或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需要流水化、大規模的發展才能拉動經濟,且對于勞動力的素質要求比較高。盡管國家出臺了大學生回鄉、下基層等很多人才政策,但是愿意從外面回來留在小地方的人還是數量較少。所以這就造成了洞口縣人才既留不住、又引不進的尷尬局面。

三、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地理環境受限

邵陽市洞口縣位于湘西邊境,背靠著名的雪峰山,整個縣城呈“U”字形,三面都被山圍住,只有向北的一方出行方便,所以全縣的交通流量都聚集在縣城北方。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洞口縣本就不占優勢,更重要的是,洞口縣的大力推廣的經濟作物是“三棵樹”,分別是柑橘、油茶和茶葉。這些都是需要快速采摘、處理、包裝和運輸的作物,對交通要求也很高。在這種自然環境的限制下,洞口縣脫貧后經濟難以持續發展,而想要改變這種環境則要通過修橋修路來實現,這樣一來就需要很長的建設周期,所以洞口縣的這種自然環境對于國家的政策實施有一定的阻礙影響。

(二)市場缺乏制度保障

洞口縣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意味著洞口縣經濟體制并不完善。如果說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導向標,那么監督運行體制就是時刻監督這個指向標最強有力的“天眼”,也是保障市場秩序正確運行的最主要的制度保障。若產業的發展缺乏制度的保障,則產業發展是無法可持續的。前些年洞口的房地產事業便是市場缺乏制度保障的一大體現,洞口縣城全縣有近20家開發企業,因為當地玫府無序釋放土地資源,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并且由于國家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的限制,以及縣城開發的特殊情況,多數開發企業采取了大量的民間融資模式,而由于市場的招瀕低迷,已經使絕大多數開發企業無法承擔民間融資造成的高額財務成本,舉步維艱,數家開發企業瀕臨倒閉。同時,洞口縣人民也成為了房地產產業受害者之一,有許多投資于房地產業的洞口縣人們因此賠了自己的家當。

(三)人們思想觀念老舊

古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扶貧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拉起產業來,讓村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有穩定的收入,但是要想達到脫貧的成果,這期間必須經過詳盡的調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有些村民卻把“脫貧”與“政府補貼”掛鉤,認為只要政府發了錢,就是脫貧了。這樣的事情,擔任雪峰山腹地的月溪鎮三溪村的脫貧隊長莫海波就遇到過。幫扶隊員走進三溪村才兩天,就有村民找上門來,“莫隊長,我們這里很窮,你們財政局錢那么多,應該多給我們帶些錢才好啊?!本瓦@樣的事實,讓人擔憂,離開了政府的補助,這些剛剛發展起來的產業會不會又重新陷入困境。與經濟發展相關的還有教育,教育進步,有利于經濟的發展??h城由于地處偏僻,居民居住在相對落后的偏遠山村,家中整體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水平的不高,直接影響整體的思想觀念認知,可能會出現“讀書無用,不如早日打工賺錢”這種無用論。

四、洞口縣脫貧后期經濟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基礎設施資金投入

洞口縣三山環繞,一方通行的特殊地理位置就意味著即使洞口縣已處于脫貧后期階段,但洞口縣經濟是否能持續長久地發展仍存在疑慮,我們不由地擔心洞口縣因此返貧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政府不遺余力地加大資金投入,才能彌補地理位置特殊帶來的不便。洞口縣雖自然環境優越,盛產雪峰蜜桔等農產品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但將農產品從產地向外輸出必經貨車運輸這一渠道。但是由于洞口縣村莊之間的路坑坑洼洼,也使得農產品向外運輸的時間和風險大大增加。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讓基礎設施不斷修建和完善跟上當地經濟發展,使得洞口縣脫貧后經濟持續發展。

(二)完善農業保險體系

洞口縣目前經濟發展環境并不成熟,而想要創造良好并成熟的經濟環境離不開完善的保障體系。洞口縣主要以發展農業為主,農民基數大,人們大多數以種植農作物為生。而農民靠天吃飯,農作物的生長依賴氣候。洞口縣雖自然環境優越,但像旱澇這樣的自然災害也易頻發,這自然會影響當地農作物生長,阻礙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農業保險正是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的。所以,對于自然災害頻發的洞口縣更應完善農業保險體系。加強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和強度,使更多以種植農作物為生的農民得到保障。同時簡化理賠流程,縮短理賠所需時間,提升理賠效率,避免自然災害發生后農民無法及時得到補償,加強因災返貧的保障力度。另外,洞口縣還可以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專門為茶油、雪峰蜜桔這種特色農產品在生產輸出一系列過程提供保障。

(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由于洞口縣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當地的農業發展只能靠中老年勞動力。但現代農業不能僅靠舊式的人工種植,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必須引用專業的人才和技術。這就需要洞口縣政府出臺更多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首先,對外來說,政府應該加大對相關人才的補貼,特別是針對回鄉的本地大學生,不僅可以用現金補貼方式,還可以用住房優惠或補貼等方式吸引他們,畢竟他們的家人是在這塊地方土生土長的人,比起現金,住房可能更能吸引到他們。其次,對內而言,政府還可以引進專門的人才對當地農民進行種植專業化培養,教他們如何更高效的種植農作物、如何使用現代化器械,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種植的效率,并且增大來年豐收的幾率。當農民自己學會了現代化種植時,這也大大緩解了勞動力大量流失以及人才缺乏的壓力。

注:1、數據來源洞口縣人民政府網。

猜你喜歡
脫貧經濟發展現狀
脫貧攻堅中的媒體擔當
全媒聯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唐縣精準發力助推精準扶貧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