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措施

2020-11-28 07:52王瀟瀟
商情 2020年21期
關鍵詞:壓力心理問題大學生

王瀟瀟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大學生人群相比于其他年齡段的學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著更大的壓力,而作為國家未來的重要接班人群,其心理健康關乎到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穩定。就目前對諸多大學生進行心理問題分析之后可以發現,有著類型相同而出現極多的一些心理問題,對其問題來源的分析和具體的解決方法就是本文所探討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問題 壓力 學校

大學生相對于中學小學階段已經開始有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部分大學生甚至是已經開始在此階段承擔上家庭的經濟責任,除此之外,人際交往中的愛情和友情糾紛也是目前許多大學生所苦惱的。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離家外出求學,離開父母的照顧,脫離舊環境的陌生感,日常中部分專業課程學習方面的困難,人際交際活動過程中的困惑;在大學快結束階段就會面臨的種種就業壓力,因為是要準備考研還是尋找工作,準備外地成家立業還是返鄉工作,面試種種受到挫折,對未來職業規劃迷茫等等,這些問題尤其在小城市的大學生群體較為常見,而這一階段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干預,就可能會是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很難適應周圍的環境。

一、目前大學生主要出現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一般是分三個階段出現的,首先是大一階段初人學校時由于環境變化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這主要是學生需要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等多個方面,因此有所不適。生活一段時間之后,大二大三階段的交際問題又會成為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哪一種交際關系都肯定會產生矛盾,此外還穿插著學習與娛樂平衡之間的問題。最后則是大四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即將踏人社會,而受到的社會壓力造成的心理影響。

(一)初人學校的適應問題

就大一新生來說,離家住宿學習所造成的不適應是其人校時最為明顯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壓力增大,也就是步入大學生活后就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各種生活中的難題。因此,需要考慮如何獲得良好的交際能力而融入集體、自己洗衣吃飯考慮經濟支出、改變學習方式,適應變化。這幾方面其實從根本上來看,就是需要進行更多的學習,適應新的環境,自己多動手,不懂的虛心向同學和家長、老師請教,尤其是在經濟方面,隨著社會各種誘惑的加大,很有可能會由于一時的沖動或者網絡詐騙的各方面原因,造成經濟支出過度或者較大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控制好就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二)學習過程的適應問題

而大二和大三的學生其實已經初步適應了整體學習環境,這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人交往或其他方面的情況引發新的心理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在面對新環境時,盡可能的轉變為積極應對,然后再稍加適應之后,就開始消極的暴露出自身的缺點,比如個人衛生、語言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因此也就很容易在宿舍、班級和學校等各種場合下引發矛盾。這種矛盾較為常見的,如不愛干凈、借錢不還、玩游戲影響別人學習等多個方面,如果長期不干預,不但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可能還會造成更為惡劣的事件。除這一點之外,大學階段是學生們尋找愛情的最便捷的時期,但也可能會由于情感方面的糾紛帶來一些問題,比如造成較高的經濟壓力、學習成績退步、他人的輿論和心理方面的其他東西??赡苡捎诖罅抠Y金的投入,最終出現失敗而難以接受的情況,這些都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問題。此外常見的還有為謎網絡的健康問題,這點主要是由于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電影和小說而出現的一些問題,甚至部分學生還在網絡論壇上肆意發言,比如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發表惡意評論、謾罵等,在這個階段所體現出的問題,也正是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

(三)學習結束前的壓力問題

大四階段最容易見到的就是學習結束前的各類社會層面壓力,其中貫穿整個大學4年最為常見的則是專業選擇方面的問題,認為自己所選擇的專業與未來發展不相符合,這種心理狀況相比于在專業學習之后,考慮未來發展問題所帶來的壓力來說更為嚴峻,前者甚至是由于這種心理狀況而導致耽誤大學專業正常學習,因此解決起來就較為困難。而除過工作壓力之外,可能還要面臨著進一步考研或者買房、結婚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間題對于家境不是很寬裕的學生來說尤為明顯。而除此之外,就需要嚴謹的考慮,由于戀愛關系所引發的一系列新的問題,在大學階段進行戀愛是無可厚非的,甚至也是部分家長和教師所支持的,然后然而在戀愛階段需要更多的資金支出,在戀愛結束之后要考慮未來的工作,考研發展,定居城市,甚至經濟壓力和最終結果問題,因此尤其是在大四階段很容易出現由于雙方意見不合,規劃不明確等多種原因造成較多心理問題。

二、就目前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策略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為常見,而上文也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針對于這些類型情況,高校應該加強心理健康工作設置,并且頻繁就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調查。同樣開展網絡心理健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就疫情期間來說,也只有通過網絡才能進行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而同樣學校也應該盡快建設更為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以更好的應對學生各種心理問題。

(一)高校常規型的心理健康工作設置

常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實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教學過程中導師進行穿插,或者由輔導員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強調,另一種則是心理健康課程或者專門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優秀的心理專家答疑。就前者來說,主要體現在文科類的大學專業當中,無論是在歷史還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可以較為簡單的對于心理健康內容進行傳達教學,而理工類大學則在專業優勢方面相對較差,因此更需要在后者方面進行加強,也就是要盡量的細化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或者盡量引入更多的專家講座。而實際上,大多數大學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著一定的學生心理問題處理的心得,完全可以由教師自主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健康講座的開設,這一點尤其常見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就本次疫情期間,部分導員或教師就通過網絡直播的方法一對多或一對一進行學生的心理引導,這甚至對于疫情的控制有著極大的幫助。

猜你喜歡
壓力心理問題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淺談對教師幸福感的認識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對液體壓強三種容器問題的淺析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活動中的有效實施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