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格林童話的創作歷史

2020-11-28 07:52侯宇晶
商情 2020年21期
關鍵詞:歷史背景格林童話

侯宇晶

【摘要】格林童話在世界享有極高評價,因為它的大部分選材來源于民間,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但是由于當時的時代背景,童話被過分解讀和意識形態結合,失去其本來的意義和價值。本文試圖淺析格林童話的創作和發展歷史背景。

【關鍵詞】格林童話 歷史背景 民族自豪感

一、經典的格林童話

在1823年Edgar Taylor出版了英文翻譯版的精選的格林童話集,這本書大獲全勝。格林兄弟這個時候的收集工作的目標受眾群體是兒童。最初建立民間文學檔案的目的逐漸獲得了一席之地,成為了一本教育書籍。正如銷售數據展示出來的那樣,格林童話的銷售量一直很不好。與他們的預期相悖,他們的童話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完全無法成為民間童話。一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普魯士和其他公國中被納入學校教材,才成為了經典作品。

二、格林童話整理的時代背景

在20世紀這本童話才提開為可靠的德國民間童話的來源。在三十年代,納粹理論家嘗試捆綁格林兄弟的意圖,即擺脫國外模仿的束縛,推動國家自豪感發展。盡管格林兄弟想要通過尋找共同的文化層面來確認國家身份,但他們沒有想到沙文主義的強權由于外來統治而呼吁國家統一團結。事實上,此外,他們是將收錄童話看作是示范先例,能夠鼓舞相類似的嘗試。他們的工作貢獻在精神上是國家化的合作。他們本人也做過很多與國外優秀文化進行交流的例子。毫不意外在哲學家,戲劇家,電影制作人作家和盲目的藝術家的加工下,對童話的重新占有和解讀和國家意識形態相結合,最終導致了大屠殺。在希特勒政權倒臺后,英國禁止了童話,但這個禁止并沒有存在很久。也許是因為比起童話做了四十年的學校教材這樣的事實,它的原本內容并沒有怎么在同盟國中擴散恐慌。童話在第三帝國時期被尊為家庭必讀書,要把孩子培養成有種族自豪的人。根據Christa Kamenetsk蘿的看法,她認為納粹想要灌輸這些第三帝國的價值觀,讓孩子們不僅對傳統和故鄉有愛,也要有英雄主義的美德。對于德國民俗學來說,格林童話為文化歸屬性和強烈的民族身份認同作出了貢獻。納粹建立新秩序,并在合法化新秩序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精力,他們回到浪漫主義時期之前去溯源他們意識形態的起源。格林兄弟在作品中展現了在家長制世界中對于家鄉,家庭,鄉村生活的追隨,盡管如此,格林兄弟的作品還是將多愁善感的國家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的權力想法進行根本區分。盡管嘗試過很多次要將其禁止,但它仍然安然度過了第三帝國時期,并成為了兩個德國精神生活的穩定組成部分。Carl Frank在1899年寫的東西五十年后看依然有效,他認為格林兄弟作為德國公民和人,應得我們最深切的愛和最崇高的尊敬。因為他們毫無疑問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屬于新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者。格林兄弟展示了所有德意志的美德,如對家人的愛,對友誼的忠誠,對故鄉和祖國的溫柔牽掛。

在戰后時期,格林童話中的反猶主義的童話被從收錄里排除,很多人則認為,以民主的人道主義精神恢復童話的名聲是一項挑戰。戰后,童話被視作是不可浸犯的文化檔案,它促進了康復過程,納粹過往的傷疤展示并消除,因為這比起對納粹時期的厭惡來說更是德國文化。

三、格林童話中的矛盾性

20世紀60年代,由于社會、政治的不平靜,人們開始對童話的權威性和其中的價值觀提出質疑。在西德,人們努力將格林童話非神話。許多作者自此開始練習對童話中體現的價值觀批判。他們會從壞人的角度改寫童話。異化以前的童話提供了進行尖銳的社會批判的好機會,他們改寫的童話展現了烏托邦式的另一種選擇。

格林童話一直在被再加工和模仿,他們在德語國家的文學中作為文本,前文本或者亞文本,為成人和兒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弗洛伊德,Blochs和Benjamin都知道童話的魔法作用,將它們作為特定的文化有代表性的指出,或者將它們作自己的考慮的出發點使用。但是在布萊希特,Dobl in,Christa Wolf和君特格拉斯那里,讀者則會遇到大量的互文性暗指。

許多外國人聯想到德國首先是希特勒和大屠殺,然后通常第二會想到格林童話,可見外國人對德國的第一印象是夢幻和恐怖的結合。

君特格拉斯是第一位使用童話的形式來改寫大屠殺的作者,童話對他來說是敘述框架,在這個框架中,表達了文化上無罪的遺失,以及我們被毀滅的希望能夠被以Happyends的可能性表達出來。君特格拉斯使用了基礎的敘述形式,同時否認了通過反童話的形式的故事講述,除此之外他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在語言創新方向上邁出了第一步。

格林童話在神話和文化史的很多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他們的童話中,我們會遇上沖突,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們集體的想象世界同時也反映出文化的事實。格林童話反映出我們都有的焦慮,此外還有普遍存在的對愛情,權力,財富的幻想。

童話不僅反映出精神上的現實,經歷過的經驗,也會通過童話中的恐懼焦慮和向往形成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白一夏.童話對兒童也有危害.教師博覽.2013年1月

[2]高關中.格林兄弟與童話之路.金融博覽.2016年6月

[3]韓超.論古老童話對兒童心里潛在的消極影響——以格林童話為例.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4月

[4]薛媛.《格林童話》的森林情節.文化學刊.2015年11月

[5]高麗娟.格林童話中家庭成員角色對比.名作欣賞.2014年10月

[6]高曉倩.格林童話在現代傳媒中的流變與傳承.電影文學.2014年9月

猜你喜歡
歷史背景格林童話
曲阜漢魏碑刻館藏《張猛龍碑》探究
人工智能寫童話
《格林童話》敘事策略
“過期”的《格林童話》
盧梭的異化思想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湘鄂贛蘇區紅色革命歌曲的歷史背景研究
淺析民國時期“宛西自治”的歷史背景
新常態下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現實意義
燭武退兵逞辯舌 弱國終究無外交
假如我能穿越到書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