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動態

2020-11-28 07:50
小城鎮建設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房宅基地用地

河北:下達3.25億元支持農村危房改造

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中“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河北省采取多項措施,推動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到實處。截至目前,省級財政下達2020年省以上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3.25億元,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幫助4類重點對象解決最基本的住房安全問題,支持應改盡改。

明確補助標準。由縣級統籌使用下達的中央、省及市、縣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根據農戶貧困程度、房屋危險程度和改造方式等,制定對戶的具體分類補助標準。

實施績效評價。對各地2019年度落實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及下達資金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和實施激勵,督促各地如期實現“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任務,并將績效評價結果列為該省安排下一年度各地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及補助資金的重要參考。

嚴格資金監管。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全程落實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和監督責任,構建“分工明確、監管到位、權責統一”的責任體系,防止和糾正擠占挪用、截留滯留、套取騙取、重復申領補助資金等有關問題發生。對發現擠占挪用、截留滯留、套取騙取補助資金等有關問題,嚴肅查處。涉嫌違反黨紀政紀、觸犯刑法的問題線索,及時移送有關部門進行處理。(來源:《中國建設報》)

江蘇: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精準施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農業農村局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清單,對清單項目統籌安排用地計劃,增強用地指標使用的針對性,實現指標對項目的點對點扶持。組織全市各區、相關街鎮直接面向用地主體開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項目申報,對項目運營規模、申報條件及用地問題等進行面對面服務和指導,解決用地主體的實際困惑和運營難題。對照項目申報指南,聯合相關部門跟蹤管理清單項目情況,依法規范項目主體用地及建設、運營等行為,確保將各年度農業農村專項用地指標用在實處。(來源: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福建:莆田市加強農村宅基地規劃和用地管理

莆田市政府近日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加強農村宅基地的規劃、用地管理,并對組織管理、建設管理和監督檢查提出了具體要求。

《通知》明確,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計劃和規劃許可等工作,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宅基地用地規模和布局,滿足合理的宅基地需求;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和規劃許可等相關手續,依法辦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的不動產確權登記。

《通知》明確,《莆田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由市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詳細規劃,經市政府審批后作為居民住宅規劃許可的依據;其他區域由縣(區)政府(管委會)統一部署,組織鄉(鎮)政府編制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鄉(鎮)規劃和村莊規劃,經審批后作為居民住宅規劃許可的依據。

《通知》強調,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及宅基地使用標準。農村村民新申請宅基地的,必須符合“一戶一宅”的規定,且每戶原則上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最高限額,即3人(含以下每戶80平方米,4~5人每戶10平方米,6人以上每戶120平方米;利用空閑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設居民住宅的,每戶可以增加不超過3平方米的用地面積;層數不超過三層(底層層高不超過4.5米,二、三層每層層高不超過3.6米)。獨生子女戶或二女戶申請住宅用地的,可按增加1人計算宅基地面積。

《通知》要求,合理控制新增農村住宅用地。按照村莊規劃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嚴格控制村莊建設用地總量規模上限;村莊建設邊界范圍內應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優先用于保障公共設施、公益設施、產業設施等用地需要。鄉(鎮政府組織同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根據《村莊規劃——近期實施項目》和“農村宅基地現狀和需求報告”,制定三年需求指標和年度計劃指標,上報縣(區)自然資源部門。

《通知》提出,鼓勵舊宅基地調整使用。在保障農村住宅建設用地合理需求的基礎上,鄉(鎮)政府應嚴格控制農村居民點用地總量,優先安排無房戶和危房戶,優先利用村內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農村居民在原宅基地之外申請新建住宅的,其原有的宅基地由村(居)委會收回或由居民承諾拆除復墾。被收回舊宅基地的,居民可選擇貨幣補償或舊宅基地置換新宅基地,貨幣補償標準由鄉(鎮政府組織村(居)委會,根據村莊土地資源現狀和經濟水平,按照“一村一案的方式制定,逐級上報縣(區)政府(管委會)審批后執行;置換宅基地的,舊宅基地等面積抵換的新宅基地部分不計繳土地補償費用,超過部分按照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支付土地補償費(來源: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山東:推動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近日,山東省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全省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情況,并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去年以來,各成員單位結合部門職責,圍繞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落實重點任務,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使城鎮化空間體系更加完善、試點工作成效明顯、制度機制不斷健全,全省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會議強調,今年疫情對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新型城鎮化是其中重要內容,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穩住經濟基本盤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融合發展和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首要任務,加快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主攻方向,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是戰略要求,加快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是堅實支撐。

會議明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成員單位要立足部門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強化分類指導,堅持典型引路,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來源:《中國建設報》)

河南:南陽市扎實推進空閑土地處置工作

為推進土地資源供給由增量擴張為主向盤活存量、做優增量轉變,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南陽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強力推進空閑土地處置工作。

一是高度重視,精密部署。南陽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空閑土地處置工作,多次作出批示,進行安排部署,為強力推進處置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摸清底子,建立臺賬。2020年初,組織臥龍區、宛城區、示范區、高新區對中心城區空閑土地進行詳細摸底調查,建立了空閑土地臺賬和數據庫,為處置工作夯實了基礎。三是建立機制,有序推進。依托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系統,南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立了空閑土地處置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各縣區自然資源局定期到市局報告空閑土地處置情況,消除系統預警,分析解決問題,有序推進工作。四是疑難問題,高位推動。在處置工作推進中,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及時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解決,高位推動空閑土地有效處置。

截至目前,全市已消化處置2009年至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5357畝,處置供而未用土地522畝,其中,市中心城區處置空閑土地21宗1953畝。(來源: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廣東:鶴山市自然資源局以“增減掛鉤”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

自2019年鶴山市全面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以來,鶴山市自然資源局黨組堅持黨建引領,把開展土地增減掛鉤作為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空間布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鄉村振興。

目前,全市正在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共17個,通過江門市級驗收的共16個項目,涉及375個拆舊地塊,面積3560.76畝,增減掛鉤初見成效,走出了一條自然資源黨員干部在業務領域帶頭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新路子。

(一)黨建引領:改善農村整體面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該局在開展增減掛鉤、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不斷提升機關黨組織和黨員戰斗力,將“復耕復綠”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內容,黨員干部示范帶頭、鎮(街)干部廣泛參與,基層黨組織煥發強大組織力。各鎮(街)在實際工作中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分步實施的工作方法,嚴格按照規劃要求,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確保按時、按質的高標準完成各地塊的拆舊和復墾工作,將農村雜草叢生的村前村后荒廢建設用地整理成井井有條的林地或耕地,真正把增減掛鉤辦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惠民服務工程,大大改善農村整體面貌,促進生態修復,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據初步統計,全市利用增減掛鉤工作,結合新農村建設,共計新建鄉村公園4個,面積69.79畝,新復墾園地95塊,面積549.65畝,新復墾林地240塊,面積2512.18畝,另外還有一塊新墾為耕地,面積22.24畝。如沙坪街道匯源項目,以悠閑公園為目標高標準設計,采用成材兼有觀賞價值的樹種進行復墾,高標準高規格施工,為了更好地美化綠化園區,在園區小步徑、邊坡位等范圍撒綠化草籽與種植草皮相結合,使得該地塊由原來的垃圾山搖身一變成為群眾休閑娛樂的城市公園,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以人為本:切實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在增減掛鉤工作過程中,該局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切實做到不損害農民利益,同時牽頭組織各鎮(街)開展廣泛宣傳,使得廣大農民認識到增減掛鉤的重大意義,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強化農民“主人翁”意識,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為鶴山市下一步開展拆舊復墾工作打下扎實的群眾基礎。

(三)科學發展: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促進城鎮化發展

通過撤并散亂的農村居民點再另辟建設集中居住區,有效解決農村居民點“多、散、亂”狀況,盤活了粗放低效利用的農村建設用地,通過空間位置的置換,實現建設用地內部結構調整,優化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為城鎮化發展騰出用地空間。(來源: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廣西: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全面駛入“快車道”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召開 2020年全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推進會暨“共同締造”工作部署會。會議總結經驗做法,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

2020年,廣西全區各地持續以推進“三清三拆+”環境整治為基礎,以加快完成“掃一遍”為目標,采取有力措施,推進1.015萬個基本整治型、406個設施完善型村莊及82個精品示范型村莊整治建設任務,扎實推進6個縣(市、區)和48個鄉鎮全域整治工作,精心打造37條鄉村風貌示范帶作為集中展示全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成效的“窗口”。

據介紹,今年年初以來,全區各地扎實推動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8月25日,列入2020年廣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計劃任務范圍的1.015萬個基本整治型村莊已開工10027個,竣工6422個;406個設施完善型村莊已開工399個,竣工146個;82個精品示范型村莊已全部開工,106條村屯道路建設項目已開工101條,62個農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項目已全面開工,130個村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已開工80個。

為摸清全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底數,各地將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情況調查,通過手機APP完成問卷和照片上傳,形成村莊環境整治檔案,并將調查成果布局到地理信息系統,建立完善“一張圖”管理系統。同時,在“三清三拆”的基礎上扎實做好“+”的文章,全力推進環境整治工作。

在鄉村風貌示范帶建設方面,按照“三清三拆+、設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分類整治改造,突出抓好特色風貌、精致環境、文化挖掘、產業發展,積極引入新業態,促進示范村成為鄉村振興新載體,力爭將37條示范帶建設任務打造成為集中展示鄉村風貌提升成效的“窗口”。在農房管控方面,按照“先管住、再管好”的要求,制訂農房管控導則,編制農房圖集,落實帶圖報建和按圖驗收,把農房管控抓實抓細。

會議強調,目前,全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全面駛入“快車道”,各地各部門要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抓好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不斷提升鄉村風貌工作水平;進一步發揮指揮部統籌協調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完善獎勵機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同時,強化宣傳引導作用,加大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的宣傳推廣力度,推動全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取得實效。(來源:《中國建設報》)

廣西:加強農房建設管控 新建農房不得超過4層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日前陸續印發相關文件,貫徹落實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加強農房建設管控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農房建設管控,從根本上扭轉全區“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的狀況,逐步實現全區農房“功能現代、特色鮮明、經濟適用、結構安全、綠色環?!钡哪繕?。

據了解,廣西已確定南寧市西鄉塘區等8個縣(區)的17個鄉(鎮)作為農房建設管控重點推行地區,部署開展新建農房辦證審批、違法建設查處等農房管控工作。按照計劃,將在今年年底前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房建設管理經驗,并向全區其他地區推廣。

據廣西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廣西將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力爭今年年底前優先實現高速鐵路沿線、高速公路沿線、江河海沿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高鐵站等重點地區的村莊規劃管控,基本實現農房建設的規劃全域管控。

按照要求,廣西各地嚴格執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制度,實現新建農房辦證“應辦盡辦”。農戶在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時,應提供所采用的房屋建筑通用圖集或計劃使用的房屋設計方案,嚴格實施“帶圖報建”。鄉(鎮)“四所合一”機構(國土資源、村鎮規劃建設和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在開展農房竣工驗收時,嚴格按圖集或設計方案驗收,未達到要求的,不予通過驗收。低收入家庭新建農房、無經濟能力采用圖集或設計方案的,在滿足農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所建農房應與村莊整體環境協調一致。

各地同時嚴格執行“一戶一宅”管理規定,經批準易地建造住宅的,必須嚴格執行“建新拆舊”要求,將原宅基地交還村集體,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并逐步開展農房不動產登記頒證。根據規定,新建農房要按照村莊規劃確定的農房建筑面積和建筑層數建設,農房建筑面積不得超過450平方米且層數應控制在4層以內。本地具體農村住房建筑面積和層數標準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據介紹,目前,廣西全區正在開展占用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建房等違法建設行為的調查統計,據此制訂詳細處置方案,分類、分階段、分步驟依法依規予以處置。各地將嚴格實施農房違法建設查處制度,農房違法建設行為一經發現,由鄉(鎮)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拆除。鄉(鎮)人民政府將對轄區內農房建設項目全面進行現場踏勘、批后放線、基槽驗收、竣工驗收,同時公開審批程序、申請條件、建房名單、審批結果。

為將農房違法建設查處落到實處,廣西鼓勵各地建立完善激勵機制,落實村級監管員工作報酬和工作成效激勵經費,持續暢通農房違法建設舉報渠道,依法兌現舉報獎勵。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加大對實施農房違法建設單位和個人的處罰力度,將農房違法建設人員納入失信人員名單,公安、供水、電力等部門不得為違法建設的農房發放門牌號、通水、接電。

為確保農房建設質量,廣西各縣(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將完成轄區內不少于20%的新建農房質量安全實地抽查工作。另外,廣西還將優先支持有產業發展基礎、基層黨組織引領和群眾主體作用發揮較好的村莊,結合鄉村風貌提升“三清三拆”環境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開展存量農房風貌提升工作。對未完成“三清三拆”環境整治的村莊,將不予安排存量農房風貌提升資金和政策支持。(來源:《中國建設報》)

廣西:來賓市自然資源局“四個抓手”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服務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來賓市自然資源局采取多種措施,統籌實施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土地開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服務鄉村振興。

立項項目抓開工。對已批復立項未開工項目萬畝旱改水和土地開墾項目,制定具體的進度計劃和措施,解決推進過程中各種問題,加快項目的招標、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批等前期工作,加快青苗補償和交付土地。所有已批復立項尚未開工的項目,限期完成清表。

在建項目抓進度。4月份以來對2020年所有在建6萬畝項目進行細化目標任務,倒排時間推進表,明確時間節點和完成時限,以最快的速度推進項目建設。

竣工項目抓驗收。按照竣工一個驗收一個的原則,盡可能采取市、縣同步驗收的方式,同步開展新增耕地核定,以最快速度報備確認入庫,形成新增指標。

項目移交抓管護。完工項目在移交前,項目業主要落實好管護工作;項目建成移交使用后,督促管護責任單位按照后期管護要求做好管護工作。項目所在地黨委、政府要充分利用新增耕地(水田)謀劃產業發展,使其盡快產生效益,增加農業收入,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截至7月底,全市已批復立項旱改水和土地開墾項目135個,實施規模共計113206畝。該市自然資源局已下達竣工批復的項目有37個,實施規模共計31048畝。增減掛鉤項目累計完成竣工驗收面積26786畝。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竣工驗收,為該市鄉村新增了大量耕地,為農民增產增收、鄉村振興奠定良好的基礎。(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網站)

云南:玉溪4個傳統村落進入數字博物館

根據《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公布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名單的通知》,近日,玉溪市元江縣洼垤鄉它才吉村坡垤村、易門縣小街鄉甲浦村核桃箐村、峨山縣甸中鎮棲木樨村、通??h河西鎮河西村共4個傳統村落入選上線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據了解,經過前期申報,云南省83個村落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精品館)名單,并已全部上線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來源:《中國建設報》)

陜西:咸陽市自然資源局積極穩妥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多規合一”的工作思路,以有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推進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咸陽市自然資源局結合咸陽實際,積極指導各縣市(區)立足當地經濟水平和群眾需要,因地制宜規劃村莊發展。

一是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摸清縣域規劃區外村莊村域范圍內人口、用地、經濟、產業、環境、配套設施等基本情況,積極探索規劃“留白”機制,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機動指標使用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可申請使用。二是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編制單位對布局規劃及“多規合一”試點村莊進行實地調研,了解村莊實際需求,并通過座談、公示公告、媒體宣傳等多渠道,將規劃草案及時告知群眾,讓群眾切實了解方案編制的意義和目的。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規劃編制工作中來。三是切實尊重資源稟賦。各縣市(區)組織設計單位進行現場實地踏勘,緊緊圍繞村莊的資源實際、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村莊風貌提升等方面,根據村莊的發展方向,分類編制完成全面的村莊規劃。四是充分展現人文特色。切實考慮村莊發展特點,突出人文和歷史風貌,保留特有的民居風貌、農業景觀、鄉土文化,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村民需要相適應,做到實用性與科學性結合,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村落。

目前,咸陽市12個縣(市)區126個鄉鎮(街道辦)1789個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村莊分類工作。其中集聚提升類1152個,城郊融合類366個,特色保護類95個,搬遷撤并類132個,暫時看不準的44個,已全面完成村莊分類工作并獲當地人民政府批準。村莊布局及“多規合一”試點規劃工作已全面開展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來源:陜西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陜西:藍田、合陽2縣列入全國鄉村建設評價試點縣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近日,西安市藍田縣和渭南市合陽縣入選全國鄉村建設評價試點縣。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表示,要加強統籌協調,指導藍田縣和合陽縣把鄉村建設評價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積極推動公眾參與鄉村建設評價的全過程,確保鄉村建設評價試點工作順利開展。評價結果有利于促進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有利于推進鄉村建設高質量發展,有利于逐步實現縣鎮村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縮小城鄉差距,為在全省范圍開展鄉村建設評價積累經驗、提供樣板,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來源:《陜西日報》)

猜你喜歡
農房宅基地用地
自然資源部:堅決防范臨時用地“臨時變永久”
四川推出農房設計下鄉服務平臺
住建部將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
讓閑置農房成為“黃金屋”
這些情況下,不得流轉農村宅基地
“共享農房”需要走好“規范路”
子女不是農村戶口能否繼承宅基地
2016年房地產用地供應下降逾10%
國土資源部啟動全國土地變更調查臨時用地審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