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審美分析

2020-11-30 09:14毓鑫劉倩瑜
工業設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審美

毓鑫 劉倩瑜

關鍵詞:插圖設計;繪畫性;審美

插圖設計是當代藝術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視覺傳達形式。插圖在藝術發展過程中不斷分化出新的呈現形式,奠定了當代插圖設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大眾審美需求的變化迫使插圖的審美觀念發生改變。隨著藝術發展進程,插圖設計的概念被延伸、應用領域被拓展、表現形式逐漸增多,審美價值體系也隨之不斷更新,但具有核心地位的繪畫性審美特征仍舊對插圖設計有極強的引導性。

1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解析

1.1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本質

藝術門類的發展本質上是藝術分化的過程。早在人類藝術產生的最初階段,藝術門類間的界限還不十分確定,存在的藝術形式也是混合性和無定形性的,此時的藝術形式通常具有雙重質的規定性和雙重功能性。隨著社會生活的需要以及人類審美意識和審美需求的不斷擴大和提高,藝術形態由簡單到復雜,藝術的分化才逐漸明確[1]。在功能性的明確過程中,插圖逐漸從繪畫藝術中分類出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以視覺化文字信息為基礎功能,并且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被稱之為插圖。正如插圖的字面表達,“插圖”這兩個字本身,“插”指的是插入,“圖”指的就是圖像。圖像作為信息載體,在思想傳播過程中是最為直觀的呈現方式。早在攝影技術沒有出現以前,繪畫是能夠再現現實事物的最早表達方式。所以,即使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插圖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插圖也分化出了多種藝術呈現形式化,但根植在插圖設計“血液”中的繪畫性審美卻是一直存在的。

1.2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表達

手繪插圖與數字插圖是以繪畫性表達為核心衍生出的不同類別的藝術呈現形式,它們的產生既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有時間上的先后之別,所處的藝術地位也隨著不同時期的發展需求產生著變化。

1.2.1 手繪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表達

在插圖設計發展的藝術長河之中,手繪插圖設計是插圖發展至今最為古老的藝術呈現形式。相較于數字插圖,手繪插圖的繪畫性特征更為明顯。運用繪畫材料進行表達,保留了設計師與插圖作品最為直接的聯系。這種表達方式呈現的視覺語言具有不可復制性,其畫面的整體藝術效果與創作者的藝術感知能力、情感抒發、情緒表達和技法表現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這也使手繪插圖具有了強烈的個性化特征,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2]。從受眾的角度,手繪插圖所保留的創作者表達痕跡也較為完整,傳達損耗最少,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受眾與設計師之間的距離。

手繪插圖受到物質材料的制約較強,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插圖的發展過程中,早期插圖的表現形式受物質材料的局限,視覺呈現也較為單一,色調表現上也較為簡單,通常以黑白兩色為主;隨著物質材料的豐富,插圖的藝術呈現也隨之增多,水墨、水彩、色粉、油畫等表現技法開始廣泛在插圖設計作品中應用起來,色彩表達也隨之豐富。但大部分材料攜帶并不是很便捷,對創作環境又有著較強的要求,在傳播信息需求增大的發展過程中更受到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沖擊,主體地位也略有下降。

1.2.2 數字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表達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插圖的呈現形式,并且極大地滿足了信息傳達的時效性,插圖設計得到了空前發展,進入了“圖像時代”[3]。相較于手繪插圖數字插圖的繪畫性特征更為含蓄。繪圖軟件在表現圖像的過程中模仿繪畫的肌理與效果痕跡,同樣可以制作水彩、蠟筆、水墨等視覺效果,并且擺脫了材料的束縛。同時在藝術表達上也有所提升,能夠營造更為直觀的外化表現,構建強烈的視覺沖擊,并在繪畫性特征的引導下進行造型塑造、空間布局,形象比例等藝術加工。繪圖軟件的使用極大減少了插圖設計師的重復性繪畫和工作難度,縮短了修改的過程和時間。數字插圖在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有著一些局限性。與手繪插圖相比,數碼技術比較工整機械,復制手段也使數字插圖在細節表現上十分雷同,在傳達設計師主觀感情上也較為欠缺,缺乏親和力和生動性。

2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審美價值

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審美價值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以客觀事實為主的現實美;二是以主觀表達為主的藝術美。

2.1 現實美價值

插圖設計不能夠脫離社會生活,反應現實美就成為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F實的社會生活中,美是客觀存在的,插圖設計師依靠審美意識發現現實中美的事物,并應用在插圖設計中是對現實美的有效表達。插圖在反應現實美的過程中,滿足了受眾的基本審美需求,功能性表達也更為突出,反應的信息也更為直觀準確。

2.2 藝術美價值

插圖設計的藝術美強調的是插圖設計師創造美的過程。藝術美強調的是主觀創造,是設計師依靠審美經驗將現實美轉化成插圖設計作品的過程。是基于客觀存在的現實美的一種藝術升華。藝術美分為藝術內容與藝術形式兩個部分,二者的和諧統一是藝術美的追求。

2.2.1 藝術內容

插圖作品的意義不僅僅是局限在視覺圖像的表面呈現,更值得探究的是超越視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插圖的設計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步構建過程。

1) 題材。題材是客觀事物的延伸,反應的是插圖設計師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有選擇、有意圖地呈現現實生活的過程。在插圖的發展過程中,題材的選擇范圍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例如,早期插圖的題材較為固定,受到書籍內容的強烈制約。但近年來,隨著插圖概念的延伸,應用領域的擴大,題材也更為發散,更傾向于當下的思考,形象的捕捉。

2) 主題。主題是插圖設計師對題材的主觀提煉與表達,是在插圖設計師的審美經驗中產生的,與題材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轉換的關系。主題的審美意義更傾向于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與評價,是在插圖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沒有主題的插圖作品不具有有效的傳播價值。

3) 意境。意境作為一個美學概念,形成于中國唐代,具有強烈的中國美學特質,以“情”和“景”為主要探討內容?!熬啊敝v的是題材,“情”說的是主題。意境的表達描述的則是從題材升華為主題的過程。在插圖設計多元化的今天,中國的插圖設計仍要融合中國審美意趣。所以,插圖創作要善用意境表達,以有形表現無形,把無限寓于有限之中。

2.2.2 藝術形式

在插圖的美學價值體系中,藝術形式是信息傳達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插圖的藝術形式就是插圖內容的存在方式,是觀念、情感和技術的體現[4]。插圖設計的形式美通常建立在設計師依靠審美經驗來創造美的事物的過程中,設計師通過作品表現情感、表達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人們的生活[5]。作為二度空間的視覺藝術,具有形式美的插圖作品往往能夠從千篇一律的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并且能夠充分利用視覺媒介傳遞特殊的視覺質感,所塑造的視覺形象也會因呈現出的特殊視覺質感具有獨特性且難以被復制。

1) 構圖。插圖的構圖作為表達創意的語言是呈現藝術形式的基本框架。對元素的合理安排和分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視覺效果。設計師通過設計合理的構圖能夠更為恰當地進行情緒的表達,并且創造完整的視覺體驗。例如,不同的構圖會營造不同的氛圍感,觀者觀看平衡協調的插圖作品,感受到的是平靜舒適;觀看對比強烈的插圖作品,則會產生焦慮與矛盾[6]。

2) 色彩。色彩通常能夠傳達強烈的情感色彩,并且能夠增加作品的形式感。在插圖設計過程中,色彩是視覺情感的語意傳達,設計師的情感與情緒可以通過顏色傳達給受眾。例如,看到暖色調的顏色就會給人一種陽光放松的感覺,而看到冷色調則會給人一種云淡風輕的感覺。這正是由于色彩所傳達的情緒有所不同。所以,合理地運用顏色是設計師情感加工的過程,能夠加深造型主體意味的表現,提升整體表現效果,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獨特的視覺審美。

3) 技法。技法是進行藝術傳達的過程,是運用工具與材料以獲得表現性效果的方法或技術[7]。插圖的藝術性是由設計師自身素養和審美經驗等因素所決定的。插圖設計師對技法的運用越合理,其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就越強,就越具有特色。所以說,插圖設計師對形式的協調能力以及對技法的掌握程度是檢驗插圖設計水準高低的標準。例如,伴隨著技法的多樣化趨勢,受眾審美需求的普遍提升,多種技法同時使用的畫面因其能夠營造出更具層次感的效果,塑造的視覺形象也更為完整,使得受眾的藝術體驗也有所增強,則更為符合當下審美體系的要求。

3 結語

由于插圖設計的繪畫性屬性,使插圖設計在審美意識形態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作用[8]。在以視覺化為中心的圖像時代,受眾的審美需求與插圖設計師的審美表達產生了相互作用,個性化特征更為突出,繪畫性審美價值備受關注。通過文章從多個維度對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審美價值進行分析后,在未來,插圖設計中的繪畫性審美也將繼續引導插圖設計,影響插圖設計的審美價值體系,使其更具有新時代特色。

猜你喜歡
審美
“詩意地棲居”與“看上去很美”
《閑情偶寄》中的中國女性之美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敦煌藝術考察所感
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探源與審美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