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0-11-30 09:15王雄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學習動力學風建設高校

王雄

摘 要:優良學風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受高校擴招等因素影響,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形勢愈發嚴峻。本文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社會不良思想沖擊,教師教學管理不嚴,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問題,提出注重思想引領、強化教學管理、激發學習動力、發揮骨干作用的措施,希望對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風氛圍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校;學風建設;學習動力

一、引言

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1]。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高校應該成為使人心靜下來的地方,成為消解躁氣的文化空間。教師要安心從教,學生要靜心學習,通過研究學問提升境界,通過讀書學習升華氣質,以學養人、治心養性。然而,隨著新時代高校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及高校擴招等原因,很多學生認為大學好進了,學習可以放松了,導致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本文就目前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自己的思考。

二、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不良思想沖擊較大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95后、00后,對大學學習認知不夠,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一方面容易受功利化思想的影響,學生過度追逐眼前的和物質的利益,缺少腳踏實地的態度,不能做到靜心從學。有些學生學習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把學習成績與找工作聯系起來,有用的就學,沒用的就不學,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認為現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高校畢業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在校期間認不認真讀書在社會上沒有多大區別等等。這些不良思想直接影響高校的學風建設。

(二)教師教學管理不嚴

高校部分教師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只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熱衷于搞科研、忙項目,疲于應付各種社會活動,對待教學不太上心。一些教師存在上課敷衍了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陳舊,課堂上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不關注課堂教學效果等現象,習慣于照本宣科,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有些教師上課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漠視課堂教學的管理,對于學生逃課、遲到、早退或是上課玩手機、睡覺等現象,更多的只是口頭提醒,甚至有些教師不聞不問,最終導致課堂教學秩序越來越混亂,學習風氣越來越不好。

(三)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學習動力不足是大學生中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學生認為,在中學階段刻苦學習就是為了考入心儀的大學,而一旦進入大學,就無須再努力學習了[2]。從高中高壓的學習環境中突然轉變到相對“輕松”的大學學習環境中,很多學生沒有迅速轉換角色、適應新的環境,進入大學以后就放松自我要求,沒有奮斗目標,沒有學業規劃,很容易陷入“我要學什么,我要怎么學,我學這些課程的作用是什么”的困惑之中。很多學生沒有及時樹立個人的學習目標,不知道大學該學什么,對專業課不感興趣,而感興趣的課又不知道怎么學;容易學的課不愿學,難學的課又學不來;公共課、基礎課不重視,選修課又無所謂,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四)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自由散漫,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有時全憑自己的興趣和心情,喜歡的就學,不喜歡的就不學;心情好的時候就學,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學;教師管得嚴就學,教師不管就不學等等。跟高中比起來,學習很多時候都是被動接受,學習的自覺性明顯不足。再加上家長的過度溺愛導致學生的依賴性較強,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受到網絡信息時代的影響,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上課玩手機、玩游戲,甚至逃課玩游戲,這對學風建設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

三、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

(一)注重思想引領

學風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反映,加強學風建設首先要從根本上抓起,即從學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3]。高校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思想引領,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教師要結合新形勢特點,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將“要我學”的思想轉變為“我要學”[4];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端正學習態度,通過召開班會、座談會、主題研討會,讓學生認識到青年人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充實自己,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5]。要注意的是,高校要分階段分步驟加強學生思想引領,低年級特別是大一新生,積極開展專業介紹、校情校史報告、學長學姐有話對你說等專業學習交流會,讓學生能盡快了解專業背景、學習要求,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提升學習成效;高年級學生著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考研引導,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比賽、考研交流會、校友面對面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大學學習和規劃的認識,明確自身發展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努力奮斗。

(二)強化教學管理

學風建設需要把改進教風挺在前面。高校要完善教師教學評價機制,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用制度約束教師的教學行為[6]。將單純的事后考核有效前推,加強學風建設的過程把控,積極規范教學之風、治學之風和求學之風,加強對優秀教師的評比和表彰,搭建教師交流學習平臺,采取教學研討、相互聽課等方式,督促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和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吸引力,努力打造“金課”,讓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紀律的監督,通過調查問卷、網上評教、學生反饋等多種方式強化課堂教學的管理,要求教師負起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高校要逐步建立學校、學院、班級三級考勤檢查、反饋制度[7],加強學生課堂考勤的檢查和管理,建立健全和嚴格落實學校學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對違反教學管理紀律的學生,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以及時消除不良學習風氣,營造良好的學風氛圍。

(三)激發學習動力

學風建設的受眾是學生,效果提升的落腳點也是學生。高校要以活動為著力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立體化的學風系列講座體系。一方面緊緊圍繞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及時關注社會上本專業領域的發展現狀和需求,創造機會讓學生更多地與名企名家面對面溝通交流,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通過大學的認真學習、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走上社會才能有好的發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找到專業學習與個人興趣的結合點,明確將學習成績作為學生入黨、學生干部選拔、評優評先、保研升學等重要參考的宣傳導向,積極鼓勵、默默引導,潤物細無聲,慢慢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興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發揮骨干作用

加強優良學風建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認真培養出一支學習成績較好、工作能力較強、樂于奉獻的學生干骨干隊伍。高校要積極利用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學生骨干,積極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作用,不斷促進學風建設;同時要求學生骨干以身作則,自覺做到不逃課、不遲到、不早退,上課認真聽講,課后積極復習,把學習表現作為學生骨干考核的重要方面,積極發揮學生骨干的帶頭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不斷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同學。高校還可以探索建立學生骨干“1對N”幫扶制度,根據學院和班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學生骨干對接學習較差的同學,實行一個學生骨干負責若干個學生的學習任務,積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細化日常的指導幫助,強化過程考核,注重幫扶效果,攜手營造良好班風、學風。

四、結語

優良學風能營造優良的學風環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學風能夠對學習者產生耳濡目染的長久影響,是我們追求學風建設的最終理想環境[8]。高校的學風建設不只是學生自己的事,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高校應從辦學實際出發,進一步重視學風建設,充分把握學風建設的規律,把學風建設貫穿于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積極營造良好的學風氛圍,不斷強化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2(15):27-29.

[2]陳玉棟.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4):92-96.

[3]柳丹.高校優良校風和學風培育建設機制研究[J].長江叢刊,2017(30):220.

[4]李孟棲.“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學風建設思考及路徑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8):63-64.

[5]王少琨.當前高校學風建設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16):66-67.

[6]王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5):76-78.

[7]葉喜民,張慧峰.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鄉學院學報,2019(11):74-76.

[8]宋楊,崔梓月.高校學風建設路徑探析[J].文教資料,2019(33):145-146.

猜你喜歡
學習動力學風建設高校
激發國防生學員學習動力的思考
激發和提高高中生數學學習動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挖掘
論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因素及對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