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2020-11-30 09:15陳林李運國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

陳林 李運國

摘 要:目前,創新創業已經是高校學生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已經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題,更是國家創新戰略開展的重要環節。因而,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將列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以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為例,提出一些措施,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體系;大學生

一、引言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學生自己的個人努力,教師的指導和學校的支持,更需要有一個實踐鍛煉的平臺。創新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和環節,載體豐富,形式多樣。高校不僅成為大學生擴充專業知識、開拓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和活動載體,還成為高校學生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為研究對象,通過搭建具有學院學科特色的雙創教育培養體系,將專業學習、課外學術研究、個人興趣愛好緊密結合在一起,以第二課堂反哺第一課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開拓新形式與新途徑。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現狀和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時提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睆漠斍暗纳鐣w形勢來看,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下簡稱“‘雙創能力”)無疑是發展的戰略重點。高校為社會培養具有“雙創”能力的人才是當前實現國家快速發展的緊要目標,因此,高校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學術價值意義重大。

近年來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有目共睹的,高校肩負著培養具有“雙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使命,以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培養和提升大學生雙創能力對于高校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為新時期高校培養雙創人才提供對策上的建議。在高校教育視角下探討出大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具體路徑,確保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第二,從個性化教育角度討論雙創能力提升對策,提高新時期高校個性化教育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第三,探索大學生的雙創能力的培養渠道,實施雙創引領計劃,緩解就業壓力。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實踐

以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以下簡稱“電子信息學院”)為主體,學院目前已有一套初步的“雙創”教育培養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學生學術型社團的積極開拓者,推動者和創新者,早在1999年,電子信息學院便成立了四川大學第一個學術型社團——電子科技園;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的優秀指導教師隊伍,包括院領導在內的現有的29名指導教師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講師11人;學院自籌資金120余萬元分別在望江校區和江安校區建立了單獨的創新性開放實驗室,使用面積約640余平方米,配有多種測試儀器設備、工具箱和元器件等;引入社會資源,成都錦江電子工程公司、南京三樂電子集團公司等每年為創新實驗室投入20萬元;針對本科學生修訂了《學院獎學金綜合測評辦法》和《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綜合測評辦法》(加分)針對研究生在評獎評優中對參與學術型社團活動突出的優先推薦。修訂了《學院人才培養獎勵條例》,對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獲獎給予工作量認定和物質獎勵。在此基礎上,結合學院特色,提出以下幾個更進一步的策略。

(一)創新管理體制

提升“雙創”能力的落腳點是加強學生的實踐。提升“雙創”能力實效需要從觀念到管理體制實行全面改革,例如在教學形式上更深入進行現場教學以及個別單獨指導,替代之前的只聽的慣常教學形式。而課程內容上在元教學計劃上,更多地根據學生能力提升的需求而生成課程內容,拓展第二課堂,用第二課堂成績單的學分來激勵學生的參與度。

(二)設立全覆蓋的創新創業環境

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創設全面覆蓋的“雙創”環境,搭建學院特色的“雙創”教育培養體系,吸引學生加入各體系,共同交流,相互學習,創造“雙創”氛圍,激發“雙創”激情。電子信息學院“雙創”教育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信息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雙創”教育培養體系除了圖1所示的具體分層以外,整體來說可以分為線下和線上空間兩個實施途徑。線下空間在科技園實驗室內提供電腦、打印機、各種實驗元器件、投影儀等設備,在線下空間,大學生可以在實驗室實際操作,并且可以通過教授茶話會、企業交流會等,面對面地和資深教師或企業專家分享交流,在實際交流中解答疑問、展示“雙創”項目等。而線上空間主要是通過電子科技園公眾號,提供包括創意發布、“雙創”項目呈現、進展匯報和交流討論、“雙創”資源等功能。線上空間建設主要是構建一個線上交流平臺,一方面讓學生不受限制地開展交流和互動,另一方面可以在線進行課程分享、經驗分享等。

(三)開放創新創業課程

大學生教育背景、學習能力等不同,對“雙創”課程的要求也會有不同。為了滿足個體的需求,根據之前調查問卷的結果,將全系統的雙創內容向下延伸,“碎片化”地分支成各種不同的課程,以供不同需求的雙創者自由選擇,形成自己獨特的“課程拼盤”。因此,電子信息學院的“雙創”系列課程將以專題的形式,采用“小班化探究式教學”的方式,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通過線上的慕課或線下實驗室現場教學課程、各種形式的講座茶話會等不同的方式來實現課程的開放共享。學生可以在電子科技園公眾號平臺上觀看教師或者學長錄制的微課程,和同學線上線下研討課程內容,分享學習資料,并在社區發布學習成果。

(四)校企專家全方位指導

師資力量是大學生雙創能力提升的基礎,師資隊伍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雙創能力提升的幅度?,F目前高校教師大多重理論輕實踐,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是當前雙創教育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電子信息學院擬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來打造雙創教育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雙創指導和學習。

(五)開設系列創新創業項目,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電子信息學院“雙創”教育培養體系內包括工程領袖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三大訓練計劃(大學生科學探索實驗計劃、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這些科研項目的訓練計劃提供環境、氛圍、課程、師資等全方位的支持,增加學生參與到雙創項目的覆蓋面。全面推進我院學生“進實驗室、進課題組、進科研團隊”,促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課程與課題相結合、研究團隊與教學團隊相結合”,強化我院學生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的雙創教育氛圍和雙創文化建設。

(六)開設國外大學實習機會,開闊創新創業國際視野

此外,電子信息學院目前還開設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暑期實習的項目,也讓學生在“雙創”的道路上更具有國際視野。通過搭建國內高校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之間的學術橋梁,開創本科學生在國外高校實習的新模式;零距離接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新加坡名校,感受國外不同的教育體制,掌握電子信息前沿知識和技術;身處多元文化的新加坡,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與視野,為未來出國深造或就業做充分的準備;同時表現優秀的學生將有機會獲得教授的推薦信,有助于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其他國外大學。

四、結語

創新決定著未來,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是走創新道路,建立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是高校對大學生雙創教育的關鍵,切實明確把雙創融入人才培養目標中,并在培養雙創人才、促進大學生就業與自主創業過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參考文獻:

[1]雷邦軍.理工類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及教學改革研究——以貴州理工學院“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9(6):76-80.

[2]趙夢媛,賈倩玉,曹淵.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需求差異與對策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243.

[3]龐薇薇,洪丹,戚毅,等.完善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8(6):46-48.

[4]靳大偉,黃驍,關艷魁.大數據時代創新創業教育提升途徑探析[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8(4):47-50.

[5]劉東艷.新常態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65-67.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試論高校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路徑
校園環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