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玩”中學

2020-12-07 15:15
魅力中國 2020年14期
關鍵詞:創設意識小學生

(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路小學,河北 衡水 053000)

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學會正規的計算,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感受數學的規律,小學數學讓學生開始領略數學的神奇。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片新奇的學習天地。對于教師來說,這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所有的學生都將從這兒出發,然后再去開拓另一片知識的土地。本文就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概念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概念,而學生形成概念的關鍵是發現事物或形的本質屬性或規律。發現是創造的一種重要形式?,F代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發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為,正確地說,發現包括著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庇纱丝梢钥闯?,小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親自獲得知識也是一種發現。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觀察、實驗、歸納、分析的過程中去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進行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是一種實踐活動。實踐為創造提供要求,為創造提供成功的可能,為檢驗創造成功與否提供檢驗的標準,因此可以說實踐是創造的基礎和源泉。只有積極參與實踐,才能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創造的機會進行成功的創造,提高創造能力。同樣,創造力的提高,會促使一個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見解落實到實際中去,在創造活動中養成實踐的習慣,進一步提高創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抓住一切機會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造力的目的。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去探究新的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現新概念;可以讓學生用學到的數學概念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等。

二、趣味教學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學習有趣味的數學。數學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如配插圖、照片、講故事,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使得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我們可以用插圖給抽象的數學內容添上美麗、有趣的畫面或場景,可以通過童話故事,給抽象的數學內容加上動人的情節。我們還要有意創設新舊知識的矛盾,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們要有意利用具體事例,如,不計算就能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3,5整除;知道三角形兩上角的度數就能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等,展示數學內在魅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二)在“玩”中學習數學。我們不僅要使數學學習的內容盡量趣味化,還要積極創設富有情趣的數學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兒童好玩的心理,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游戲活動,如找朋友,對口令等??梢愿鶕和脛拥男睦?,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如讓學生擺擺、畫畫、剪剪、量量、折折、拼拼,動手做實驗,搞制作,等等??梢愿鶕和脛俚男睦?,開展帶有競爭性的活動,如組織摘蘋果、奪紅旗比賽等,還可以把電視節目中能激發觀眾興趣的熱情的活動形式巧妙地運用到數學課堂里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

(三)根據教材的特點,設計趣味性較強的作業題。兒童的記憶特點,無意記憶比較難,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只要符合無意記憶的條件,即使出現一次的內容也會讓他長久記憶。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體現具有趣味性,這在新教材里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這里就不多說。這里主要講的是教師要深挖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而設計出有趣的作業題目,讓學生去練習,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如:猴主人給猴子分桃子,猴主人說:一日三餐每餐二粒。猴子說:太少了。猴主人又說:每天五粒。猴子同意了,而且很高興。猴子值得高興嗎?你能用數學來解決這個題目嗎?同學們經過一翻的討論,得到:2+2+2=6(個),原來每天6個,現在每天5個,5小于6,猴子不應該高興。

三、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慮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具有可觀察性、易變性、可培養性、推測性以及穩定性等特點,且隨著年級的由低到高特點也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一)扎實數學基礎,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扎實的數學基礎為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所獲得的數學知識并非越多越好,關鍵是要讓其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使小學生明確“提出問題”的意義。讓學生了解提出問題是創新的開始。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學習行為有很大的可塑性,要想使其做某事,首先要使其明白做某件事的意義,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提出問題”的意義,使其意識到提出問題的重要性。

(三)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數學情境的根本意義是誘發學生提出問題,在“做數學”中學數學,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實現數學“再創造”,即引導學生尋找數學知識的源頭、學習數學思想、探索數學發展的規律、從而真正理解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質疑問難中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密切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差異,注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創新教學策略、靈活施教、才能永葆教學質量的不斷攀升。

猜你喜歡
創設意識小學生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創設未來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我是小學生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