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 西安市“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0-12-07 06:04解雅欣李浩存呼博文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醫療互聯網

解雅欣 李浩存 呼博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西安市已經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當前醫療服務水平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而“互聯網+醫療”行業興起可以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等問題。本文系統梳理了西安市人口老齡化和衛生醫療的現狀,通過深度剖析“互聯網+醫療”的優勢,提出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促進西安市“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衛生醫療;“互聯網+醫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各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傳統醫療服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老年患病群體各方面的需求。西安市作為西部大省,近年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常住人口大幅增加,擴大了醫療服務供需之間的差距?!盎ヂ摼W+醫療”服務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將醫療健康大數據與智能終端進行結合,提供醫療信息查詢、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這種便捷的醫療服務對解決西安市老年群體患病問題具有深遠意義。

一、西安市人口老齡化現狀

1.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相關數據表明,西安市于2010年已經步入老齡化階段。2010-2019年,老年人口基數不斷攀升,65歲以上人口比重也在持續上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截止2019年末,西安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提高了3-4個百分點。預計到2035年,西安市老齡化人口比重將“更上一層樓”。

2.人口老齡化的地域差異性較大

實地調研顯示,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政策等因素不同,西安市各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三大城區分別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對比國際上對人口老齡化的界定標準,這三大城區已進入老齡化階段。而老齡化程度最低的雁塔區、未央區、長安區還尚未進入老齡化階段,西安市人口老齡化程度存在顯著的地域差異。

3.老齡化人口有向高齡化轉向的趨勢

改革開放提高了我國醫療服務水平,人類平均壽命大大提高,社會上出現了很多高齡老人,且每年高齡老人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其他年齡組。而西安市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舒適的生活環境更是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有關研究表明,從2021年到2030年西安市高齡人口將以平均13.88%的速度激增。

二、西安市衛生醫療基本情況

隨著我國對醫療水平重視程度的加大,西安市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增加全市醫療人員數目與床位數目,但由于各種疾病的不斷發生,前往醫院就診的人數仍在成倍增長,最終導致醫療人員人均負擔診療人數不減反增,這說明生活條件的改善增加了市民對醫療的需求。在傳統實體醫院,患者一般都要經過排隊掛號、排隊檢查,排隊等報告等一系列流程,不僅花費時間長,絕大多數接受診療效率也較低,而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來說非常不利。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將傳統醫療服務的弊端徹底暴露了出來,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互聯網+醫療”的方便之處。但調查發現,大多數老年人群由于受傳統思想的牽制,不曾或不愿意使用“互聯網+醫療”服務,因此如何讓“互聯網+醫療”在老年人群中普及,就成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關鍵。

三、西安市“互聯網+醫療”基本情況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促使“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邁向新的階梯。疫情發生,西安市各大醫院開始利用“互聯網+醫療”,為防止交感染,市民們紛紛投入“互聯網+醫療”APP或網站的使用。但調研發現,目前“互聯網+醫療”的受眾群體主要為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老年群體所占比例明顯較小。一方面是“互聯網+醫療”作為醫療產業的新概念,對外宣傳力度小,導致絕大多數人還不清楚它的存在和使用方式;另一方面是“互聯網+醫療”作為新興產業,雖有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醫療技術做支撐,但相比傳統線下醫療體系來說仍略顯不成熟,需要繼續發展與改善。盡管如此,對于醫療需求極大的老年群體來說,“互聯網+醫療”的出現仍顯現出如下優勢:

1.“互聯網+醫療”服務便利老年群體就診,效率較高

“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來幫助預防、控制、管理疾病。這種線上的就醫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就醫具有的空間和時間限制,還能將全國各地的醫療資源進行再分配,解決了醫療水平區域分布不均的問題,從而提升就醫體驗。這對處于弱勢地位的老年群體來說大有幫助。

2.能夠幫助減輕老年慢性病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壓力

老年人體質相對較差,易患各種慢性疾病,且有突發的可能性,需要去醫院就診檢查。在互聯網醫院,老人自己或其家屬可以隨時隨地和相關疾病的權威醫生進行電話或圖文溝通,讓醫生實時了解具體情況,并給予科學準確的健康指導,必要時病人足不出戶,藥品就可以送貨上門。若遇突發情況,第一時間除撥打120外,還可線上聯系相關醫生詢問應急措施。

3.進行互聯網再次診斷可減少漏診誤診現象的產生

在傳統醫院里,不免會出現很多漏診誤診現象,導致患者心情緊張。尤其是老年人患病機率大,患病種類復雜,如阿爾茲海默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線上診療,患者可不用外出,就能時時與醫生進行溝通,了解實際情況,減少漏診誤診現象的出現。

四、促進西安市“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政策建議

1.轉換宣傳政策,提高知名度

政府應該將現有資源充分調動起來,根據老年群體不同的生活習慣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互聯網+醫療”宣傳活動。先讓老年群體耳濡目染,對“互聯網+醫療”產生好奇。例如進行電臺廣播宣傳,編制朗朗上口的廣場舞歌曲等等,提高“互聯網+醫療”在群體中的傳唱度。對于常不出門的老年人來說,相關醫護人員可以采用上門服務政策,一對一幫扶指導。

2.適當采取強制措施,與傳統醫療相結合

老年群體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慢,甚至有抵觸情緒,要想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就應適當采取一些強制措施。初始階段,“互聯網+醫療”應慢慢與傳統醫療相結合,對于一些可以直接在網上完成的就診流程,實體醫院應減少或直接取消相關窗口,促使就診人群使用互聯網醫院利用。這樣不僅能簡化看病流程,提高了老年群體看病效率,也能減少傳統醫院的服務壓力。

3.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產品納進醫保體系,降低就診費用

老年群體屬于弱勢群體,大都奉行勤儉節約的美德。絕大多數老年人應“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昂貴而拒絕使用,若西安市能將絕大多數“互聯網+醫療”服務產品納入醫保體系,這將消除老年群體對“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抵觸情緒,促進其快速發展。

五、總結

2020新冠疫情的爆發促使“互聯網+”的各個行業迎來新的紀元?!盎ヂ摼W+醫療”行業更是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且其發展也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的求醫需求相吻合。借助先進互聯網技術,老年群體在線上就能享受到醫療幫助,同時也能減少目前社會上存在的“看病難,排隊久”等主要問題。雖然目前西安市“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仍有待提升,但只要不斷進行完善,一定能夠解決因人口老齡化所產生的醫療服務需求大于供給、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鵬利、張佳佳、何學愚.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移動醫療服務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34):299-300

[2]李素秋.“互聯網+”背景下上海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與舉措[J].人力資源管理,2016.(11):245-246

[3]袁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西安市多元化養老模式研究[J].長江叢刊,2016.(21):2095-7483

[4]楊蕊.淺談西安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1008-7427

作者簡介:

解雅欣(2000--)女,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

李浩存(2000--)男,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

呼博文(1999--)男,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

猜你喜歡
人口老齡化醫療互聯網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與應對
醫療垃圾包括哪些?醫療垃圾運到哪里,如何處置?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可視化分析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爾濱捐贈醫療物資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老齡事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