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班文化對高職建筑類專業教育的助力探索

2020-12-07 06:04張文劍余鋒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

張文劍 余鋒

摘 要:本文從“魯班精神”的內涵出發,結合建筑類高職院校傳統文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及現實意義,提出將魯班精神從渲染氛圍、專業技能教學、校園文化活動等途徑融入人才培養的建議,構建出以魯班精神為核心的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對傳統文化建設和實踐的有機體。

關鍵詞:魯班精神;建筑類高職院校;傳統文化

《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現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以要培養創新創造能力,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思維模式,并且將傳統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以此全面提升建筑類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魯班精神”的內涵

1.魯班與魯班精神

魯班,姓公輸名般,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意義相同。將生于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工匠世家,他生平創造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工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機械、土木、手工、雕刻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被人們尊稱為“匠圣”、“巧匠”和“百工圣祖”。他不僅技藝高超,而且德行高尚。千年來,人們紀念魯班,頌揚魯班精神。魯班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值得中華兒女一生學習。

魯班精神在于:關注細節、勤于思考;不墨守成規、別具匠心、學無止境;勇于實踐、苦心專研、千錘百煉。魯班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中國對外的一張璀璨的歷史文化名片。而“魯班獎”是全國建筑行業的最高榮譽獎,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所以我們更應該大力宣傳魯班精神。

2.魯班精神的內涵

(1)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從古至今,都是尤為重要的,學習魯班精神,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同時也提高了整個民族的科學精神,增強了中國的科技實力。

(2)持之以恒的精神。魯班從小就刻苦、好學、持之以恒,并且魯班學藝的典故已經被列為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魯班虛心拜師,學藝態度堅決,在學藝期間,他辛勤努力、吃苦耐勞、鍥而不舍,只用了三年就學會了老師傅的所有的手藝技術,成為了別人的榜樣,魯班的一生都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手藝技術,這種堅韌和執著值得我們一生學習。

(3)創新精神。創新是現在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提現,魯班善于觀察,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在魯班精神的引導下,重拾這一傳統文化。

(4)批判及知錯能改的精神。魯班的難得之處在于他有著崇高的品行及職業素養,他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能知錯就改,具有自我批評和自我反省精神,放下自己的身份,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弘揚魯班精神的意義

1.展現校園文化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競爭的重要核心指標,對學生的影響深遠。所以校園文化需要魯班精神的加入,使之成為校園文化的精神和靈魂。

2.幫助學生樹立求實創新精神。魯班精神能幫助高校學生樹立創新精神,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創新思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1]。

3.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魯班精神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活觀念,幫助人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踏實肯干、勤于專研,成為具有極高文化素養的人。

三、“魯班精神”的培養

1.了解“魯班文化”、領悟魯班精神

魯班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他的工藝和發明創造,更在于他崇高的品格和職業信念。在學校校園的規劃和設計中,對于優秀傳統建筑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校園整體設計與部分設計、建筑景觀、建筑教學樓、學校道路等各個方面都以魯班、梁思成、茅以升等建筑學家名字及相關事跡命名,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2.魯班精神實踐

(1)以“魯班杯”大學生創新創業作品競賽為平臺,激發學生們的創新熱情。通過開展大學生科研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創造思維。

(2)以“魯班”大講堂為媒介,激發學生們的熱情。學校開辦“魯班”大講堂,并以此邀請著名專業學者、成功企業家、優秀校友等來開展相關的講座,剖析解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筑文化和科研技術成就[2]。

3.人物感染

從古至今,建筑行業產生了許多優秀的大師和專家,例如,魯班、童寯、吳良鏞、梁思成、呂彥直等,他們身上都有著優秀的品質,他們愛國敬業、做事嚴謹、知錯能改、懂得反思與自我批評、有創新精神,他們熱衷于自己的工作,有著極高的職業素質,他們多才多藝,有著很多精彩的經歷和故事,學校應該利用好這些資源,使之產生良好的作用。同時,學生們受這些影響,也會有著不同的感悟和啟發。

4.依托團建賽事平臺、長足專業發展

通過專業社團(如建筑工程測量協會)的打造,讓廣大學生踴躍加入社團的學習,力爭取得系列競賽(如技能大賽、挑戰杯大賽)佳績,鼓勵社團指導教師致力于將“魯班文化”等傳統精華融入社團的教學和改革中,以社團的奮進來帶動建筑各專業的發展。

5.植入“魯班文化”、滲透培養成效

在教學改革中,可通過第一課堂,讓學生了解到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讓學生樹立科技意識、創新意識;通過第二課堂,進行科普和專業前沿講座,開闊視野,增加大家的見識,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加強工程文化教育,積極推進建筑傳統文化進校園、工業文化進教材、企業文化進課堂建設,促使學生形成職業化的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態度和工作價值,樹立起正確的職業理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成為具有行業文化素養的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

開展魯班校園文化節活動,以“培育魯班傳人,服務城鄉建設”作為魯班文化節的主題,開展多種活動,宣傳魯班的事跡,弘揚魯班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可以開辦魯班事跡的板報,積極開展魯班精神學習專欄等,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魯班文化,進而學習魯班精神,使之內化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3]。

四、將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

在高職教育中,我們可以嘗試以弘揚“傳承規矩、精巧創新、精美建工、誠信服務”的魯班精神為主線,通過優質的課程設計,將素質教育與技能培養相融通,以此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競爭力。重點可以圍繞以下四方面開展:

1.感知市場需求 更新培養體系。在復雜而系統的教學中保持與市場需求接軌,按照市場形勢和人才的供需狀況,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加強校企合作,融入校企文化。教學中多渠道更新知識體系,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國家政策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

2.強化技能培養 提高實操成效。學生培養強調“身上品質,手上工夫”,逐步形成“企業融入、項目引領、角色定位、產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學生公民素質、人文素質培養形成、專業技術技能訓練,特別是學生適應社會、進入角色的養成教育放在重中之重。

3.打造工匠品質 加強責任信念。通過傳統文化的熏陶,增強學生的責任觀念,求真務實,吃苦耐勞,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

4.承揚中華傳統 提升職業品質。首先要提升政治素質,不回避矛盾、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找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其次要提升業務素質,切實引導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個人素養,突顯中華文化底蘊。

五、凸顯職業創新能力、實現“德”“技”雙馨培養

“魯班精神”內涵包括精益求精、鍥而不舍、推陳出新、追求卓越、耐心專注、與實踐相結合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立足我們的實際情況,應該機智的摒棄魯班精神中的一些傳統文化的不合理部分,并賦予新的內涵,展現時代特色的價值。傳承、弘揚、發展魯班精神,保護和挖掘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培養出具有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勇于實踐、持之以恒、敬業創新精神的現代魯班傳人。

參考文獻:

[1]李健.弘揚現代魯班精神提升高職生職業道德素質[J].當代職業教育,2016(6):7-8

[2]徐公芳.以校企融合為基礎、以魯班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實踐[J].農業考古,2017,(3):224-226.

[3]覃嫵周.魯班信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張文劍(1984--)女,漢族,安徽安慶人,本科,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余鋒(1983--)女,漢族,安徽安慶人,研究生,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律。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
運用傳統文化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黨員干部道德修養
論弘揚行為德學的重要性與實現途徑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試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