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鐵路借款來源和鐵路公司股份構成研究*

2020-12-08 04:58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盛宣懷借款鐵路

孫 喆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一、近代鐵路借款原因

甲午戰爭后,由于外部的環境所致,以及加上自身資本資金的匱乏,最終選擇了“借款筑路”政策。清朝統治集團就如何興辦鐵路進行了首次商討。商討的結果,一致贊同先從津蘆、蘆漢辦起,但在如何修建鐵路時候,出現了三種不同意見。第一種主張鐵路商辦,不借外款;第二種則主張借債造路,官辦或官督商辦;第三種既支持鐵路商辦,但同時主張采取中外合股方式。清朝最后允諾了第一種意見,在12月6日興辦鐵路的上諭中宣布,蘆漢鐵路設立公司,一切贏細,官不與聞;如成效可觀,政府則予獎勵。

清政府選擇鐵路商辦的原因有二:一是甲午戰后資本匱乏,入不敷出,試圖希望通過借款興辦鐵路來抵制西方的侵略。誠若當時劉坤一所說,鐵路如歸官辦,則“值此庫努支細之時,無從籌此巨款;即令分年籌劃,事難逆料,中輟堪虞,縱使有成,而曠日持久,計利亦不合算?!倍羌孜鐟鸷蠊俎k企業腐朽不堪,問題嚴重。清政府認為商辦可以減少其中的弊端。并且,當時甲午戰后,以張之洞、劉坤一為代表的一部分人,認為籌集本國資金不可能迅速建成鐵路,所以認為應該進行借款和外資。1895年9月2日聯銜上奏,陳明形勢嚴峻及修建鐵路的迫切性,指出“洋股必不可恃,華股必不能足”,只有“暫借洋債造路,陸續招股分還洋債之一策,集事較易,流弊較少”??傊诟鞣絼萘Φ膾冻窒?,清政府選擇了商辦并且借用外資。是鐵路借款的開端。

二、近代鐵路借款商辦的過程

但鐵路借款和商辦,并非一帆風順的。1896年9月,張之洞指出鐵路未成之先,華商無有資本資金,只有借債造路,實行股份公司才較為可行;強調借洋債比招募,斷言“路歸洋股,則路權倒持于它;路歸借債,路權仍屬于我?!彼麄冋J為與其由華商向外商借款,以鐵路款項作為抵押,并且還要國家核準,還不如款由官借,路由官造更直接省事。最后,他們得出的結果,建議自己設立鐵路總公司,官督商辦,并極力希望盛宣懷擔任公司督辦。10月20日,清廷批準設立鐵路總公司,令盛宣懷為督辦。其準備大刀闊斧進行建設時卻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首先在資金的募集上,鐵路總公司遇到重大困難。華商對鐵路興建沒有意思,對官督商辦的形式更沒有興趣。蘇、滬、浙、粵等省的主張官辦官款。商人則專辦蘇滬、粵漢等路。而更為糟糕的是,盛宣懷寄予厚望的官款也遠遠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原定的300萬兩官股在經過數月的努力后僅得50萬兩。這對耗資巨大的鐵路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在官款有限商股難招的情況下,盛宣懷轉而單獨求助于洋債一途。自1897年至1903年,由盛經手簽訂的借款合同有蘆漢、粵漢、正太、滬寧、汁洛等路,共計7086里;簽訂的草合同有蘇杭雨、浦信、廣九等路,計2006里。所有由盛宣懷鐵路總公司承辦的鐵路均無華商參與。因此,原先所說的官督商辦純然變為借款官辦。再者,借款的條件也十分苛刻,盛、張最初設想的目標均未能達到。對清朝政府來說,借助外資造路最擔心的是路權外移,成為西方列強瓜分勢力范圍的工具。為此,盛、張對借債的條件和方式十分注意。

三、近代鐵路政策調整

1897年在德國強租膠州灣和蘆漢鐵路借款合同簽訂后,清政府即對鐵路政策加以調整,改變過去由地方政府自行其是的辦法,認識到為避免中國路礦落入外人之手,并促進路礦的發展,有由中央集中統一管理的必要。1898年8月,清政府下令在京師設立礦務鐵路總局,派王文韶、張蔭桓專理其事,“所有各省開礦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歸統轄?!?/p>

在清末鐵路修筑過程中,雖然存在各種問題,但在抵制西方鐵路公司的建筑過程中,回收路權,一直是這一時期清朝統治階級制訂鐵路政策的根本宗旨。而且,清末的鐵路政策也非通常所說,愈來愈趨向反動,而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至于在采取何種方式興辦鐵路問題上,有人認為商辦是正確的,借款官辦是反動的。但是,在國內資金缺少,借款官辦政策是有其必然的可行性的,也不失為加快中國鐵路興建的一個方法,問題關鍵是如何正確運用,既能促進鐵路事業的發展,又不能讓西方列強操縱我國的鐵路事業。

四、近代鐵路公司股份構成

從1904-1907年年間9個省先后共成立了18個鐵路公司。各鐵路公司不論是官辦、官督商辦還是商辦,無一例外地提出“以自辦為宗旨”。最早提議自辦川漢鐵路的四川總督錫良,為自辦做了解釋:“所謂自辦者,即不招外股,不借外債之謂也”,云貴總督丁振鐸也說,“筑路之難首在籌款。名曰自辦,則不集外股,不借外債,當毅然獨任其難”。川漢鐵路集股章程反復申明:“不招外股,不借外債”,“專集中國人股份”,“并不準將股票售與非中國人”其它各省鐵路章程都作了類似規定。各省籌資情況,鐵路公司構成大體分為五種模式:

第一種浙、蘇、鄂、陜四省鐵路公司都以招商股為主,采用自由認購股份方式集資修路廣大城市平民從此成為公司小股東,這說明,第一次集股時股份比較集中,而且其資本也多屬閑置資金;而第二次集股時,已不得不求助于社會各階層的零星資金。

第二類:粵、閩兩省鐵路資金多由籌集華僑資金而來。該公司大部分股本也是來自海外,兩廣總督張鳴岐在1911年致盛宣懷電文中提到,“粵路股東,以南洋、美洲華僑資本最多”在當時各省都面臨資金困難時,廣東省是唯一的例外,這與華僑資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不過,由于內部糾紛不斷,鐵路建設也受到影響。福建省鐵路建設也主要依靠僑資,與廣東不同的是招收的僑資有限。

第三類:川、皖、湘、晉、滇等省,主要依靠抽稅加租的方式。川路公司最早實行抽收租股之法,此外,還招有民購股、土藥商股、鹽茶商股、燈捐土厘、一些生息及雜收入。除民購股及生息外,其它多由強制方法征集而成,依靠官方維持。公司在改歸商辦以后,也沒有改變強制征收鐵路資金的局面。

第四類:桂、黑兩省。這兩省民眾貧困,無法征集路款,但是鑒于其它省大多掀起修路熱潮,故而才有修路舉措,不過動用的是官款。廣西動用溢收捐款100萬兩,但始終沒有修成鐵路。黑龍江省撥荒價銀100 萬兩,修筑了齊齊哈爾至昂昂溪22.5公里輕便鐵路。

第五類:贛、豫兩省鐵路。最初以自辦名義興修,后因資金困難,公司不得不借用外資。贛路公司計劃把省內幾大鐵路先干后支次第完成。由于資金困難,無法動工,公司不得不決定借用外資當時正值拒款高潮,公司只好采取隱蔽的方式借入日本資金100萬兩。1906年底借入日本資金后,公司才開始進行大規??睖y。

鐵路公司的構成大多為集資和海外資金,民眾多出于激憤之情和愛國的情懷進行錢財資助,但對于實際鐵路公司的發展并沒有顯著的促進,也并未能促進鐵路事業的長足發展。并且縱觀各省鐵路公司,筑路成果不大究其原因,除了各省分開而治理,互不聯合,辦理不得其人,官紳把持,內部原因干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鐵路的興建需要有強大的資本,“所謂實力者,則資本是也”。沒有資金的注入,鐵路發展可能只能成為空中樓閣。

猜你喜歡
盛宣懷借款鐵路
微信上小額借款 請務必通話確認
走錯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向南
一路歡聲一路歌 中老鐵路看點多
走錯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妻子的借款該如何認定債務關系呢
鐵路機動車管理信息系統
漢冶萍公司與日本債務關系之雙向考察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確定之我見
夢想在鐵路人心中流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