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研究*

2020-12-08 04:58李彩婷邱小慧陳鴻騰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政治思想大學生

李彩婷 邱小慧 陳鴻騰

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2019年3月18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在會中提出了思想政治課在新時代面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最終就是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改革創新[1]。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提高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充滿時代朝氣,更好地立德樹人。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何為“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高校依托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大節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和課室等資源,緩解高校教學資源壓力。在2018年我國的4G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95%,到了2020年,要力爭達到98%[2]。在高校中,網絡的高覆蓋率為實現“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當代高校大學生的需求取向。習總書記曾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3],大學生是互聯網使用率最大的群體,也是接受互聯網新媒體技術能力最強的群體,通過互聯網來學習是大勢所趨,這也是為什么近些年來微課在中國高校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高校的應用程度還不高。目前,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傳統課堂課程授課為主,互聯網教學為輔,現實的局限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無法很好地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二)高等學校的黨團建設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已普遍通過互聯網平臺來進行,具備完備的黨團建設互聯網平臺體系,如廣東青年之聲、共青團中央、團干部之家、各高校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QQ群、學習強國、易班網等。

三、“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的意義

(一)更好地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些高校大學生受到西方敵對思想的影響,做出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有害的行為。所以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意義重大。

(二)高校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發展的有力保障。虛擬世界里碎片化信息過多,缺少主流思想。如何讓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網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關鍵在于創新“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三)教育創新的要求。如今創新創業是當代中國高校的大浪潮,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但要社會創新,還要教育創新,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研究“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四、“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方式

(一)堅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橫向和縱向共同發展。當前我國各高校依托互聯網新媒體平臺開展思政工作,如微信公眾號、QQ、學習強國APP、易班等互聯網平臺。還應結合各地區、各高校的歷史文化等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二)強化“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內容設置,引導大學生深度學習。網絡內容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體,培養大學生在重大政治和大是大非事情上旗幟鮮明,不失聲、不缺位,在對待網絡上不良信息和西方敵對勢力思想滲透時,能自主甄別和舉報。

(三)建設大學生自我效能感互聯網平臺,激發大學生內生動力,形成新型的網絡教育方式。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慕課”、“優課”、“翻轉課堂”、“課程在線”、“智慧課堂”等各種平臺在改變著思想政治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認知。

(四)建設專業的網絡管理人員,為“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對網絡陣地進行監管和安全防護。建設一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網絡教育管理隊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五、結語

目前,通過互聯網等平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是一種新常態,但要提高“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則必須要與時俱進地研究其新的教育方式,實現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宏偉目標,創新“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

猜你喜歡
政治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