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博信息技術下的創新體系研究

2020-12-08 04:58沈家慧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文博文物保護文物

沈家慧

鄭州博物館,河南 鄭州 450000

現階段,在文博單位系統內運用的信息化,就是科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重視發展、有效運用文物信息能源,綜合提高各類文物保護維護、急救維修、運用和管理等工作情況。按照其特征可以分為技能型的信息化、數據解決的信息化、管理和公用的信息化、珍藏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虛擬博物館等幾個方面,涉及到計算機技能、數據庫技能、多媒體技能、網絡技能、通訊技能和自主監控技能等多種現代技能。

一、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

信息技術應用在文物保護和博物館業務之中,必然會根據這個行業的特殊性產生新的、適用于這個行業的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這是二者在結合應用時所必須遵守的標準,這是我們關注并研究的重點。一是建設屬性:這里所指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文物保護、博物館行業中,信息技術對這個行業作用的屬性。二是建設種類:是指信息技術應用與文物保護、博物館行業中,信息技術的作用范圍,它包括了整個作業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參與程度,各類工作崗位上信息技術產生的作用,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各類作業的效果評定。

(一)信息化建設基礎標準

建立文物信息化建設項目信息主題詞表,既適合用以組織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存儲與檢索,也適合用以組織編制主題目錄和主題索引。文物信息分類和編碼:參照《博物館藏品信息指標體系規范》和《GB/T7027信息分類編碼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的要求,編制文物信息分類和編碼,從根本上解決文物保護、博物館行業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條件。

(二)文物信息元數據標準

建立文物信息元數據標準,用于描述文物信息資源或數據等對象。例如,古漢字信息編碼和文物信息專用字符編碼標準:文物保護、博物館行業中有大量生僻漢字或刻畫符號(如甲骨文、金文、鳥篆文等),未被《GB/2312-19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18030-2000信息技術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收錄,為信息設備的識讀、處理、存儲帶來了障礙。為此,有必要建立適用于文物保護、博物館行業的古漢字、專業字符編碼標準。

(三)文物信息共享平臺技術標準

面向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資源對象的標識、分類和元數據的核心標準,為文物信息資源的管理、發現、查詢和檢索提供技術基礎,為本行業中各業務部分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工作提供統一的標準框架。按照統一的數據元模型,圍繞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性和共性數據元、信息分類代碼,研制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分類通用數據代碼集,并以公共技術平臺方式實現標準資源服務。

(四)文物信息服務專用設備技術規范

制定專用于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化工作中的專業設備的技術及其使用規范。文物信息服務環境技術規范:明確信息技術在文物保護、博物館業務應用中的環境、作用條件的要求,包括工作對象、技術條件、人員情況、崗位設置、設備狀態等。

(五)文物信息系統數據安全標準

參照國家公安部頒布的一系列“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標準,根據文物保護、博物館的特點和數據要求,制定文物信息系統數據的安全標準,使之在采集、存儲、加工、利用、傳輸過程中不至受到破壞和盜用。

(六)文物信息采集通用技術規范

規定文物信息的種類、數據格式、設備要求、安全及人員要求,目的是加強文物信息采集及采集過程的管理,采用統一的數據格式,為文物保護、流通、管理提供詳細、準確的信息。

(七)信息化建設管理標準

一是文物信息系統質量管理技術規范。調整、補充《文物信息系統數據質量管理技術規范(內部)》,形成行業標準。文物信息工作崗位技術規范:通過崗位分析全面了解信息工作崗位的工作活動,制定崗位說明和崗位規范,描述該項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規范(任職資格),從而保障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的安全、準確、全面和可靠。

二是機電控制系統與信息化系統數據交換規范。文物保護、博物館工作中大量使用了機電設備和其控制系統,如文物保護設備、樓宇控制設備、安防監控設備等,這些系統或多或少會和信息設備相關聯,從而進入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化工作之中,為了加強信息系統的全局掌控能力,就需要建立起數據交換規范,以溝通各業務部分的連通渠道。

三是各類網絡中信息交換管理規范。這里包含一系列網絡條件下的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交換的管理規范,如按傳輸介質來分的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按通信方式來分的點對點傳輸網絡和廣播式傳輸網絡;物與物相連的物聯網等。制定這些信息交換管理規范的目的在于擴大文物保護、博物館信息資源的應用范圍。

二、信息化文博的運用特征

(一)推進文博系統專業化的隊伍建設

文物甄別和數據采集,系統流程較為繁瑣,特別是國家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中,設立的標準和步驟較高、較多,因此而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的訓練,重視訓練和實踐之間的相互配合,使技術人員合理運用,讓基層工作者能夠在訓練、工作中學習更多新知識、了解新技能,提升自身的技術涵養和實踐能力就尤為必要。信息化的文博體系設立過程是對于文博干部的訓練、提升、教育的過程,運用文物體系信息化,能夠為文博系統單位訓練出優秀的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

(二)推進文博系統科技化的管理體系

具有本行業特點的信息庫的設立,厘清各地區各單位的文物底數,能夠讓人們及時有效的了解文博信息數據,為后續的文物急救、維護及有效運用供應了科學的策略基礎,還可以對文博單位管理在資金管理、直觀策略、資產運營工作上更為科技化和合理化的平臺載體。數據庫的設立,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強化了各個文物珍藏機構文物管理的科學性。管理研究、陳設展示、傳播教育、對外溝通等工作都受到文博體系科技化設立的帶動性,使文物維護資金的運營效益和社會服務質量提升了,推進了博物館教育體系,同時也拓展了博物館事業的生存進步空間。

(三)推進文博系統最大化的能源效應

不可移動的文物資源,除少數的文物在旅游景點進行運用之外,大多數文物能源沒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同時,可移動的文物資源,極少數的陳列在博物館中,大多數則被存放在庫房里面。由于文物能源效應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也就失去了文物的價值性。通過信息化工作的展開對于文博資源的有效運用奠定了基礎,特別是數據庫建立,為文博管理、文物宣傳和文博能源信息的傳承提供了新途徑。

三、文博信息化的思考體會

(一)關鍵在于思維模式的轉變

現如今,在信息時期對于文博事業進步供給的新環境應當明確了解,更要了解信息化對于文博行業的關鍵作用,樹立信息化建設在文博行業進步中的主導位置。對于文博信息化策略規定和原則規章制度應進行設立,積極制定有關文博信息化建設綜合整改、重要工程整改及文物遺產區域性規劃,注重信息資源的設立,完善信息建設管理制度,同時還應提升科學策略水平,從而做到以科技為引領、創新為節點、發展為方向。轉化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社會動態,徹底改變舊有的辦公形式、管理職責和策略步驟,形成現代網絡虛擬社會和學習創新型社會新常態。

(二)重點在于人才團隊的打造

信息化進步的根基在于高水平的人才團隊。設立人才團隊方面,通常是依靠高校和科研管理的人才為前提,運用自主訓練、引進吸收、溝通合作等形式訓練高水準、專業化的文博信息化業務精英和綜合型管理人才,應當設立合理、完善的人才選取和激進制度。應當強化對于各個領導階層和有關業務部門的人員信息化普及訓練,營造良好的信息化運用條件。應當探究引進、穩固信息化人才的策略、方法,建立和改良科學、有效的人才選取和競爭激進制度,提升人才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創造出高素質的文物信息化人才團隊。

(三)根本在于文化傳承的延伸

悠久的歷史文明,豐厚的文化底蘊,需要文物向世界和人民進行展現。文博的工作任務是把現代的文化內涵顯現給大家,運用人民的宣傳和了解來確保文化得以宣揚。對于企業、科研、教育等部門的技術溝通和協作應當著重推進,吸取國內外成功的經驗,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積極參加文物信息化準則和規范的制度。

四、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構,統一協調,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有相關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該項工作,要充分認識文博信息化工作在文博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博信息化建設提上議事日程,納入領導責任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文博信息化建設。

(二)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推動信息科研成果的普及與應用,充分利用文博系統已有的信息網絡科研成果,加快文博信息化建設。

(三)加強文博信息化建設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學習和利用國外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經驗,收集國外文博信息化的有關資料,采用國際先進技術,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參與文博信息化標準和規范的制定,掌握文博信息化主導權。有計劃地進行文博信息的對等交換,使文博信息事業走向世界,派出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文博信息網絡先進技術,努力提高文博事業信息化的發展水平。

(四)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有關法規。抓緊研究和出臺文博信息管理相關法規,保障文博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加強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對文博信息資料做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推動文博信息化工作健康發展。

(五)積極爭取國家優惠政策和專項資金。堅持以公益性投入為主導,多籌措資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各方面為文博信息化建設出資出力,促進文博信息化建設,實現全系統聯網和信息共享做好相關基礎工作。

首先,要摸清家底。完善文物、博物館系統的基礎性工作,做好館藏文物的建檔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四有”工作,把資料備齊。

其次,運用數字處理技術。對文物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并根據不同的特點和用途建立各類專門的數據庫,完成文物資料保存格式的轉化,有條件的單位甚至可以構建一個與現實文博實體并存的虛擬博物館。

要達到以上目的,對收藏和保護對象的清理、鑒定、建檔、備案、管理等工作,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同時,也要擴大文博信息化工作的對外交流,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文化遺產的成功經驗。

五、結語

總之,我們要認真做好各項基礎工作,跟上國家信息化建設步伐,發揮優勢和資源優勢,要實現文博資源管理、利用的跨越式發展,緊跟時代發展,搶抓機遇,不斷創新,把現代化信息技能和古老的文明結合起來,讓文博科技信息化更加鮮活。

猜你喜歡
文博文物保護文物
現代遠程教育在文博教育培訓中應用初探
文物的棲息之地
鞍山地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思考
關于文博場館宣教工作的些許思考
基于文博信息技術下的創新體系研究
文物的逝去
地下文物保護首要舉措考古勘探程序應前置
當前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文物失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