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路徑探究

2020-12-08 04:58周世強張百慧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理工科通識人文

周世強 李 煌 張百慧

中國礦業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一、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現狀

就發展現狀來看,國內外發展各有所異。但總體看來,國外尤其是歐美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發展水平較高。其先進經驗固然值得借鑒,但是,國內發展較弱的原因同時也值得深究。

(一)就一些發達國家的理工科院校來看,它們的文科類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較為完善,早早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彌補文科類通識教育中的缺陷,現已取得了不小成果。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其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數不勝數的一流學者和各領域的專家,文學課程也受到了學生的最高評價①。二戰后,各個發達國家的理工科院校都開始采取措施來加強人文教育,當下,發達國家的理工科院?;緦崿F了綜合性發展,旨在培養適應時代潮流的全能型高素質人才,其師資力量雄厚,且對文科類通識教育的資助很大;反觀國內,理工科院校辦學理念大多仍停留在建設世界一流的理工科院校,將資金人才等諸多有利因素統統給了理工科專業,文科類通識教育幾乎沒有一席之地,一直處于邊緣化。

國外的理工科院校重視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放眼世界的視野,重視本國文化傳統的繼承,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如韓國政府創建傳統文化研究院;日本工業大學設立日本社會及歷史,政治構造的選修課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面向所有理工科學生開設的有關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南洋華人文化的公共選修課程②。相比于國外,國內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通識教育涉及范圍窄,深度淺,且大多陳舊;當然,文科類通識教育處于低谷不單有以上原因導致,還存在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二)隨著社會發展,人才的定義仍然主要是技術應用型人才而非思想型人才,“重理輕文”的勢頭有增無減,加之,理工類院校對文科類通識教育信心不足,認識不夠,缺乏有效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機制。部分學校對文科類通識教育發展態度依然是得過且過,認為發展文科通識教育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學校的綜合性能,也不能提升學校的專業水平,短期內并不能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作用。經過分析總結,國內文科類通識教育主要在教學過程、課程設置、教育思想、制度設計幾個方面存在問題。

文科類通識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學生和老師處于對立狀態。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師資力量較為弱勢,教師自我造血能力弱,導致教師課程內容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學科交叉性、關聯性、特色性不強,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知之甚少,課堂互動很少,從而割裂了老師和學生的課堂關系。另外,許多教師只是將通識類課程當做專業課程外的附屬工作,并沒有投入相對客觀的時間精力來研究,從而導致課程內容的粗淺單調,觀點陳舊,從而導致教學內容浮于表面,沒有深入式教授③。再者,通識教育課程在總學分中的比例往往體現了學校對于該類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部規定開設的政治性課程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其高學分有著吸引學生的天然優勢,其他的文科類通識教育課程卻流于形式,考核簡單,文科類的思辨性無法體現。學校頂層設計不科學不合理,教學目標、監管制度、教育思想等落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這都是導致目前我國理工科大學的文科類通識教育呈現出“教無動力,學無壓力”局面的原因。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發展路徑

目前,國內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阻礙了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發展進程,對此,有三方面的解決途徑可供參考。

(一)開展形式豐富的文化活動,提倡信息化教育

文科類通識教育如果僅存在于課堂上,難免會引起“教育力度不夠,影響不夠深入”等問題,因此,文科類通識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課堂之下也應該存在。理工科學生大都以繁重的學術任務度過每天,很少有時間與精力來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養;僅有的文科類通識課程顯得無濟于事,理工科學生甚至會利用文科類通識課堂來完成任務;因此,有必要在課程之外,將一些文化類活動引入校園,引入理工科學生的世界里。諸如“校園詩詞大會,成語大會,名家講座”等文化活動,理工科學院也應廣泛組織參與,只有親身參與,才能真正體會到自身文化素養的不足以及文科類通識課程、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當今時代已步入信息化時代,學生更加依靠手機,電腦來獲取資源,由此,各大信息網站可以在醒目位置發布一些喜聞樂見,普及人文素養教育的知識,以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對校網、院網、微信公眾號的關注程度尤為頻繁,因此也可以在這些相關網站上發布一些人文素養的知識,這樣一來,理工科學生的關注度將會提高,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其人文素養自然會得到提升。

(二)優化課程結構,加強考核標準

理工科院校中,學分比例較大的課程主要是教育部規定的一些課程。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這些課程為提高學生政治思想和法律修養提供了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課程有著較高的學分,能夠被動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或被動或主動接受了這方面的知識。文科類通識教育課程卻沒有如此的幸運,這些課程所占比例極少,最終的考核僅憑期末考試或一篇論文評定成績,具有太多的隨意性,大部分學生選修此類課程的最大原因不是熱愛,而是“好混學分”。因此,需要增加文科類通識教育課程的比重,豐富課程資源,作到與時俱進;確立課程實施的保障機制,適當增加課程學分;在此基礎上,嚴格考核標準,正確發揮文科類通識教育課程的意義。

(三)提升師資隊伍人文素養,革新教學模式

一方面要提升師資隊伍人文素養建設,以適應文科類通識教育的教學活動,來更好的為學生服務④。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師自我造血能力,當下教學多為照本宣科,課堂沉悶單調。要加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互動,將課堂的主體賦予學生,尋找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師教學風格也應該新穎幽默,輕松活潑。

三、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建設的意義

加強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是新時代下理工科院校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于發展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學生的德智體美等諸多方面也是必要的。

(一)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中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文化日益豐富,外來文化不斷進入的新階段,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金錢至上,攀比思想等落后且腐朽的思想仿佛也找到了滋生的溫床,許多大學生表現出的“精致利己主義”和“金錢主義”正在侵蝕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將所學專業化作日后爭名爭利的工具,思想中充斥著將知識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金錢的想法,缺乏對知識的崇拜,對金錢的正確認知,認為金錢和名利就是成功的標配,這樣的三觀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不能不有所警惕。加強技術性學科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文科類通識教育,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傲骨”精神傳輸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心存國家,心存社會,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中國情懷和胸懷,成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奉獻者。

(二)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審美素養。文科類通識教育包括文學、歷史、藝術等諸多學科,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審美素養。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大多以實驗室為主要的學習陣地,經常和數據資料、實驗材料打交道,大多培養的是理性的思維,是數據化的思維,但當下社會是一個思維碰撞的社會,這就要求我們的大學生不僅需要理性的數據化的思維,更需要感性的審美思維,這種思維的培養通過文科類通識教育的訓練是最為便捷的。古典文化、歌劇舞蹈、歷史文藝等經典科目在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發展,已經成為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美學素養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大學生通過對經典科目的重塑和理解會在無形中提升美學素養,同時,在高校文科類通識教育中適時的開展美育課程,同“德育“和”體育“相結合,相輔相成,互為補充,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創新意識。理工科院校學生需要從理論型人才向發展型轉變,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創新能力,而想要有所創新和突破,不僅需要過硬的學科知識,更需要廣闊的視野,需要能夠發現問題的眼睛,能夠思考問題的思維,能夠解決問題的雙手。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答案是豐繁多樣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任何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知識的宇宙,而且沒有答案,正是因為這種學科的特殊性,更能激發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促使大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求,去思考,沒有思維的束縛,也沒有意識的局限,專業性的理工知識和感性的文科知識相互碰撞,更能夠從學科交叉中尋求創新點,這種創新思維超越了單一的學科,能夠更有效的提出新思維、新方法、新路徑,取各科之長,補各科之短,織就全面的知識網絡,為創新思維提供廣博和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理工科院校文科類通識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但隨著文科類通識教育的不斷推進,文科素養將會深深的融入進理工科院校的精神文化中,能夠以一種更為溫柔且浪漫的形式改變理工科院校的固有發展模式,推進理工科院校朝著多元化、人文化、綜合化方向轉型,也必將從根本上提高工科學生的人文素養,使之成為有技術、有情懷、有擔當、有責任的新時代大學生。

注釋:

①婁枝.麻省理工學院文科發展的借鑒與啟示[D].上海交通大學,2009.

②馮軍.走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誤區——國外人文教育之啟示[J].江蘇高教,1998(02):21-23.

③王文捷.關于大學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探析[J].高教論壇,2019(01):30-32.

④張澤.臺灣地區高校開設通識課程對大陸人文素質教育的啟示[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72-74.

猜你喜歡
理工科通識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不理
澳大利亞國防部發布理工科人才發展戰略
理工科學生知識產權素養培育研究
理工科優等生WEY VV6
通識少年小課堂 無線電尋寶之旅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