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與PBL教學法在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020-12-08 11:08
魅力中國 2020年12期
關鍵詞:生物化學驅動教學法

(安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一、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背景

生物化學屬于現階段各個生物學科進行詳細的基礎內容,但是又屬于是整個生物學科能夠發展的前沿,相應的知識密集度非常大,研究內容十分詳細,理論性和實踐性也十分顯著。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性不斷增強,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改善趨勢非常的顯著,因此各高職院校分別進行擴招,相應的生源質量必然會有所下降,但是整體的基數變得非常大。為了給進行高等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其學習的效果,必須要注重學習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改變。對于我們高等職業院校近兩年招收的醫學檢驗專業學生進行比較能夠發現他們的成績差異非常大,從200分到400分都有所涉及[1]。而且在進行生源吸收的時候相應的文理科區分也不顯著,文科生的數量相對來說要更多一些。這樣的學生背景對于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來說是比較消極的。在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生物化學》這門課是基礎中的基礎,重點中的重點,在相應的改革過程中我校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大綱進行重新修訂,優化教學內容,在教材內容取舍上貼近國家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和滿足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需求,以期能夠培養出具有實踐和理論雙豐收的學生,更好地面對社會的需求。

二、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

在進行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方法(英文全稱為Lecture based earning,英文簡稱為LBL),是我國教育史上固有的一種模式,往往是以老師的講課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相應的教學效果并不好[2]。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的應用,則成為了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效果提升的關鍵。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則是借助以與課程內容聯系緊密的實際工作任務進行驅動教學,將教學的內容轉變成為解決任務的模式,就好像游戲里面的升級打怪一樣。老師以完成每一個具體的任務為主要線索,然后把教學內容精巧地設計在每一個任務中,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促進每一個小組盡快完成學習任務。PBL教學法(英文全稱為Problem based learning,英文簡稱為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3]。這一模式的應用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老師在進行實際的授課之前應該備課,在此過程中將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轉換,一般需要3-5個問題即可,然后布置給學生,他們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研究和解答。這樣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要先將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隨后老師進行評論和分析,重點比較每個同學的答案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此來督促大家相互學習,以他人之優補己之短。

在我國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的應用過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這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常規性教學模式,和一般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它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中,然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彼此競爭和合作,以此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和任務[4]。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合作去學會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策略,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對于進行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生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的應用極其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升。

三、對象與方法

(一)一般對象

為了能夠使得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生物化學的學習過程中的應用性更加顯著,特此選擇廣東省廣州市某一高等職業學校為實驗點,以2018級生物化學專業中兩個班的1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人。這100位學生中全部都是女學生,年齡在15~21歲之間,有78人屬于初中學歷,12人屬于高中學歷未完成階段,10人屬于小學學歷和社會經驗并存,相應的學習時間為3年。這100位學生在進入生物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學制、教學大綱、培養計劃都是一樣的,采取小班授課的模式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生物化學》為主要教材。 在對照組的50位學生中,平均年齡為16.3±0.8歲,生物化學專業課成績平均為33.26±3.65分;在實驗組的50位學生中,平均年齡為15.8±1.5歲,生物化學專業課成績平均為36.51±4.21分。上述這些指標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 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是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符合標準。

(二)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在上課之前告訴同學們下節課傳授什么內容,不做強制性地讓學生學習。而針對于實驗組而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要求對這門課中的主要問題進行分解,一般是每次課安排一個或幾個任務;PBL 教學法則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學生自主、靈活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

(三)統計學意義

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收集到的大量數據,計量資料(x±s)表示,借助t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用[n(%)]表示,借助χ2進行檢驗。

四、結果

(一)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考核成績比較

在對照組中,基礎理論知識考核的得分為35.2±5.7分,生物化學專業知識考核的得分為37.4±5.8分,臨床實踐操作得分為36.6±6.9分;而在實驗組中,基礎理論知識考核的得分為42.6±5.3分,生物化學專業知識考核的得分為44.1±4.8分,臨床實踐操作得分為43.6±5.9分。這其中,三組考核指標之間的t值分別為6.162,、5.816、5.326。而且上述這些指標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P<0.05),因此是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且符合標準。

(二)對教學滿意程度的比較

在實驗組中,學生對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應用的滿意程度為95.24%;為在對照組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教學滿意程度僅為73.81%。上述這些指標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P<0.05),因此是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且符合標準。

五、結論

總而言之,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相應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能夠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通過學習、實踐、體驗,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對幫助學生的技能提升具有關鍵性作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它不是讓學生機械地進行技能的學習和模仿,對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并不會起到一定的制約性,而是極大化地促進學生能夠主動學習。 而且在本文所涉及到的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研究過程中,通過對實際學校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應用,能夠看出來其成果是顯著的,相應的生物化學學習效果明顯。而且任務驅動教學法和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和思想,讓學生體驗到了較強的尊重感,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高等職業院校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去。

猜你喜歡
生物化學驅動教學法
我校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22年活動計劃表
數據驅動世界。你得懂它 精讀
異步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山西省2019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生物化學 臨床檢驗基礎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