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研究文獻綜述

2020-12-09 05:24劉晶
商情 2020年44期
關鍵詞:國家認同培育路徑多元文化

【摘要】國家認同是國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體現,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之所在。面對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青少年在國家認同上存在多重問題及教育困境。進一步改革和 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基于理性的國家認同,注重國家意識的培育,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 重發教育渠道的拓寬。

【關鍵詞】多元文化? 國家認同? 青少年? 教育? 培育路徑

一、研究緣起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以及當前一帶一路的縱深發展,世界不同文化、價值觀念相互交融、碰撞,成激蕩之勢,“一元主導,多樣并存”的文化格局已然形成。在此背景下,“國家認同”與“認同危機”這一全球性的現代話題,引起學術界的熱切關注。

(一)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關乎民族未來

“少年強則中國強”, 青少年學生群體是國家發展的繼承者,對他們進行國家認同教育 ,有利幫助他們認同國家政權合法性 ,提高思想政治素養 ,樹立崇高政治理想 ,灌輸社會主流意識形態 、政治理論知識,培養符合國家發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后備人才。在2016年頒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家認同被列為責任擔當素養中的一個基本要點。

(二)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是現實迫切需要

多元文化為青少年政治認同教育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思想 資源和發展空間 ,但多元文化對青少年政治認同的消極影 響同樣不容小覷。主流政治文化雖然在眾多文化中占主導地位,但許多異質文化與主流文化宣揚的價值觀念背道而馳 ,帶來青少年價值信仰的迷茫。這必將削弱了主流政治文化的影響力 ,降低了國家認同教育效果。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滲透也伴隨著政治霸權、軍事擴張悄然而來,國家認同教育的環境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變得更加復雜和不可控制。強化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勢在必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政治學領域首次出現了 “國家認同”這一概念,但因被看成是語義模糊的空洞理論而未受重視。直到20世紀80-90年代,由于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中地方分離主義勢力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國家認同問題及理論才引起各國的重視。塞繆爾·亨廷頓的《我們是誰?一一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是繼《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之后關于國家認同的重要著作,他從個人層面闡述國民身份認同對美國國家特性構成的重要意義,認為國民身份危機的產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結果,自此,文明的沖突與國家認同相結合,開辟了認同問題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從國家層面來看,相關著作主要有:曼紐爾·卡斯特的《認同的力量》、保羅·庫爾茲編著的《21世紀的人道主義》等等,這些著作從國際化全球化的角度探討國家認同的意義,同時對建構國家認同存在的困難展開了討論,而且給出了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二)國內研究現狀

縱觀當前的國家認同教育研究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趨勢:

第一,現有研究成果較少,尚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國內有關國家認同教育的研究成果大約486篇,此列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其中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教育研究上,而中國小學的相關理論成果極少,可以說近乎于空白狀態。

第二,研究的背景多側重于信息化、經濟全球化角度切入,多元文化背景研究成果占比較低,僅檢索到17篇。

第三,研究對象主要有如下類型。

(1)以研究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及其建設問題為主。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此類。文章主要有:何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的途徑與方法探索》、何慧星,吳新平,李智敏《新疆高校民漢學生“五觀”教育認同感研究》等這些文章多數針對少數民族青年學生的國家認同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教育措施。

(2)以研究港、澳、臺地區的國家認同問題為主。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劉凌斌《兩岸大交流背景下臺灣青年的“國 家 認 同”研 究》、王瀟斌《消解與重構:內地高校港澳臺學生文化認同實證 研究》這些文章通過探討港澳臺的歷史與文化,在堅持“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的前提下,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團結,尋求共同的國家認同。

(3)以研究其他國家的國家認同教育,探究我國的教育途徑的。謝東寶、梁鵬的《新加坡的國家認同感教育》、李艷萍《印度國家認同教育的經驗以及對我國的啟示》這些文章多借鑒其他經驗,在比較中分析我國國家認同教育的現狀,并從中尋求對我國國家認同教育的啟示。

綜觀這些文獻,在關于國家認同的涵義、國家認同教育意義、現狀及國家認同教育對策方面,每個學者也都進行了系統而有見地的研究。但伴隨著文化多元化趨勢縱深發展,國家認同教育問題已不僅僅停留在少數民族學生和港澳臺地區,這已漸成全國青少年共同面對的問題,尤其對于三觀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小學生而言更為緊迫。而方式方法的創新更需要有針對性的探索,因此本項研究既具有現實必要性又有研究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美]曼紐爾·卡斯特著,夏鑄九等譯.認同的力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美]塞繆爾·亨廷頓,蘇倫斯·哈里森著,程克雄譯.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如何影響人類進步[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3]謝東寶,梁鵬.新加坡的國家認同感教育[J].中國民族教育,2010(6):41-43.

[4]馬文琴.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認同教育[J].教育學術月刊,2008(10):9-13.

[5]曾水兵等.中學生國家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8):33-36.

[6]吳玉軍,吳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及其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7):47-49.

[7]楊艷,張鴻燕.新加坡國家認同教育特色及對香港教育的啟示[J].外教動態,2010(7):77-78.

[8]何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的途徑與方法探索[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36-40.

作者簡介:劉晶(1980-),女,吉林長春人,哲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倫理學。

猜你喜歡
國家認同培育路徑多元文化
全球化會削弱國家認同感嗎
國家認同視域下的核心價值觀構建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新媒介視閾下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論教育與多元文化的關系
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和諧關系建構取向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淺析BJD人偶的藝術性
現代室內設計的多元文化表現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