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中學校園霸凌危機及管理

2020-12-14 10:26呂秀艷
錦繡·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鄉鎮中學校園暴力危機管理

摘要:校園霸凌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社會反響強烈。本文將從校園霸凌的定義,鄉鎮中學校園霸凌危機事件的成因進行鄉鎮中學校園霸凌危機分析以及就應對校園霸凌適用法律進行評析的基礎上,提出防治校園霸凌行為的社會預防對策。

關鍵詞:鄉鎮中學;校園暴力;校園霸凌;危機管理

一、前言

去年一部反映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少年的你》引起了社會對中小學校園霸凌事件的廣泛關注。這部電影以高考為背景,在通過蒙太奇的刻畫手法,深刻描繪校園了霸凌的同時,也為剖析其背后的成因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是現實主義視域下展示鮮活青春校園群像的一部現象之作。雖然影片未能給出解決校園暴力問題的確切辦法,但電影的價值本就在于提出問題?!渡倌甑哪恪芬l了社會對校園欺凌問題的迫切關注,通過現實化的光影描繪也利于解構暴力背后的原罪內涵。這如同打碎了校園暴力的藩籬,為遭遇欺凌者帶來重現的光明,使施暴者受到審判,讓圍觀者多一分共情,校園制暴就能往前一步,這便是電影貢獻的社會價值[1]。劇中描述的校園是城鎮中學,與鄉鎮中學相比,城鎮中學的安全設施、防護措施以及應急措施都相對齊全,但城鎮中學尚且存在這樣嚴重的校園霸凌危機,那對于各種安全措施,防護意識都較落后的鄉鎮中學來說,校園霸凌危機及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校園霸凌的定義

霸凌行為是國際公認的與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相關的非常嚴重的問題[2]。根據張曉霞的研究[3]校園霸凌是校園暴力危機中基本類型的一種,屬于學生之間的施暴行為。如部分學生為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欲望,通過暴力傷害同學的手段來敲詐勒索弱小的同學;部分學生同時也是家庭暴力行為的受害者,從而采取暴力傷害的方式去加害同學,以宣泄自己對家庭暴力傷害的不滿。

校園霸凌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壓迫與欺凌,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和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如對別人的性或者身體部位的嘲諷或譏笑。而這些行為通常會被稱作同學之間鬧著玩、不懂事而模糊化。在國外,這些行為是要受到懲罰的。Lewis 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并且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4]。美國心理學家 Anderson 認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學校的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舉辦的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暴力行為都可以歸結為校園暴力[5]。在美式英語語義中,“bullying”的定義是: 任何破壞了教育的使命、教學氣氛以及危害到學校治安秩序的行為[6]。校園霸凌的主要類型有精神霸凌和身體霸凌,以及校園霸凌的衍生類型即性霸凌[7]、財物霸凌等。

三、鄉鎮中學校園霸凌危機事件的成因

(一)城鄉差距大,鄉鎮中學危機制度及安全措施不完善。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緩慢,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明顯。但在是之后的發展中,城區吸納了全市最好的資源,建成了區域內的“政治中心、商業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在城區的學校和學生可以享受到最完善、最高質的公共服務。而鄉鎮中學甚至沒有健全的醫療機構,沒有設立學校危機管理專門機構,甚至從來沒有建立過心理干預機制。

(二)生源質量下降,精英教師普遍進城

鄉鎮中學的生源都是本鄉鎮的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以及基礎差的學生都存在,但由于學生缺乏良好教育資源且沒有上進心,基礎差的學生人數所占比例較大。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老師們面對基礎不好的學生也充滿了無奈。再加之初中時期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只會越來越叛逆,成績越來越差,進而形成小幫派,最終導致校園霸凌危機產生。而老師在教育監管過程中只會越來越無力,成就感降低。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調離鄉鎮中學。正是由于優質學生的流失,優質老師的流失和財政資源的傾斜,導致許多鄉鎮中學的發展越來越差,最后成為了“初中教育”中的兜底學校。在學校,教師是與學生最密切,最重要的人。教導有方、春風化雨的教師,和橫眉豎眼、誤人子弟的教師會教育出不同思維及品德的學生??上У氖?,鄉鎮中學的教師對調皮搗蛋的學生幾乎都缺乏耐心,缺乏正確的引導。

(三)缺失關愛和良好教養

在原生家庭中的不恰當教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成為霸凌的施暴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一方面源自遺傳因素,另一方面源于養育者的撫養方式和言傳身教。原生家庭的養育環境和教養方式對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重視家庭教育,提供給孩子恰當的教育方式,能為孩子進一步接受校園教育和社會教育打好基礎,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也是防范校園霸凌現象的有效途徑。相反,那些在家中得不到關懷,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將痛苦加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緒或獲得關懷。但是,鄉鎮中學中很多學生屬于農村留守兒童,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家庭關愛這一方面,他們是缺失的。另外,很多農村父母自己也不清楚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與他們建立有效的溝通。

(四)校園霸凌源自社會學習。

從家庭開始,父母對孩童的關愛和教育不夠,或施以家庭暴力,便會讓孩童的社會互動處于負向狀態。其次,孩童進入學校后,正處于模仿階段,在學校里受教師影響會很深。教師若選擇錯誤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會增加。若同學間發生霸凌行為,而教師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學的錯誤價值觀。最后,社會資源方面,鄉鎮中學的學生自主能力學習能力都增強了,但是可供他們學習的資源沒有圖書館,文化館那樣正能量的地方。手機上網是最多最便捷的選擇。但是抖音、快手、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軟件給學生帶來了很不好的學習材料——紋身、染發、廝殺,這些傳遞給學生的都是負面能量。相應平臺及監管部門應該對一些對青少年不友好的軟件視頻的內容和質量好好篩選。

四、校園霸凌行為的社會預防對策

校園霸凌的預防對策由刑事政策和社會預防政策構成,社會預防政策可再細分為一般預防、專門預防與個別預防[8]。

(一)采用綜合性的防治舉措對施暴者施加個別預防

在針對施暴者進行個別預防時,要兼顧三個原則: (1)在校園霸凌行為出現之前,普遍開展集體教育和心理輔導,消除潛在的施暴者,減少初犯。(2)校園霸凌行為一經發生,重點在于訓誡,避免再犯。中和理論[6]認為,在少年犯罪行為已經發生時,必須加以訓誡,阻止其犯罪行為“內心合理化”的進程。否則,從實施霸凌行為中獲得的成就感或者對于施暴者的“推崇”,便會造成極高概率的重復施暴。(3)應當以個體社會化過程的推進為抓手,推進青少年形成個性特質及社會規范意識。

(二)凈化社會文化進而引導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指作為一種校園精神或校園共享價值的精神文化。校園文化健康程度直接關系著師生的精神面貌和言行舉止,能夠從“潛意識”的角度對校內人員的不良行為進行規制。加強對社會輿論的管控,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信息篩選制度,嚴格監管文化市場。對暴力、血腥、淫穢、低俗的文化物品加大監督和管制力度,抵制社會不良風氣。通過營造健康的輿情環境,引導公眾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理性認知校園霸凌,提高公眾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意識。

(三)及時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制度,健全法律法規

為了促進青少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并且保護國內的青少年群體,青少年校園霸凌刑法規制就變得異常重要了[9]。預防青少年犯罪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目標,而社會工作與少年司法的銜接,是歷史和社會的必然選擇[10]。社會工作對于預防校園霸凌的防治應當是貫穿全過程的綜合介入。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在事前,社會工作應當介入鄉鎮中學校園霸凌的預防環節,在宣傳教育、心理疏導抑或制度構建上,社會工作人員均具較強的專業性; (2) 在事中,社會工作人員的存在本身就能夠大幅度壓縮校園霸凌的行為空間,同時能夠對惡性的身體霸凌行為做出快速反應,避免損失擴大; (3) 在事后,不同于校方的手段有限,社工組織能夠開展的糾偏手段更為多樣和全面,主要包括霸凌者的社會矯治及社會考察等[6]。目前,社會工作與鄉鎮中學校園安全的結合,社會工作與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結合,仍有較大空間有待挖掘。

參考文獻

[1]寧值.《少年的你》:校園暴力的“原罪”拷問[J].戲劇之家,2020(18):125.

[2]Mathilde M. Husky, Emma Delbasty, Adina Bitfoi, Mauro Giovanni Carta, Dietmar Goelitz, Ceren Ko?, Sigita Lesinskiene, Zlatka Mihova, Roy Otten, Viviane Kovess-Masfety. Bullying involvement and self-reported mental health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cross Europe[J]. Child Abuse & Neglect,2020,107.

[3]張曉霞.寧德煌. 真愛師生生命遠離校園危機——中小學校園多發性危機及管理實務[M].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8.

[4]Dorothy Otnow Lewis. 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 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Dan Olweus (Ed.), Halsted Press, Washington and London (1978), p. 218, $14.95[J]. Elsevier,1981,20(1).

[5]王玲主編: 《校園突發事件的危機干預》,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19 頁。

[6]于陽,史曉前.校園霸凌的行為特征與社會預防對策研究——基于50起校園霸凌典型事例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9(05):5-15.

[7]Nieves Moyano,María del Mar Sánchez-Fuentes. Homophobic bullying at school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prevalence, school-related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20,53.

[8]朱焱龍: 《校園霸凌的社會生態和協同治理》,載《中國青年研究》2018 年第 12 期。

[9]王會杰.青少年校園霸凌刑法規制研究[J].法制博覽,2020(20):60-61.

[10]席小華: 《社會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之探究》,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09 年第 4 期。

作者簡介:呂秀艷, 1995年4月16日 ,女, 漢族 ,云南曲靖 ,碩士研究生, 職稱無 ,學科教學英語。

猜你喜歡
鄉鎮中學校園暴力危機管理
“國學”在當下鄉鎮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試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建設
青少年惡劣事件頻發引發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危機管理視角下我國出版經紀人的發展前景
淺析我國民族企業品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危機管理理論的邊疆危機預防與應對策略研究
鄉鎮中學生的生活品質提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