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的職業高中招生問題探析

2020-12-14 07:19王佳晨
錦繡·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職業高中

摘要:目前,在職業高中的招生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由于學生招生過程中所掌握的相關信息較少甚至不真實,導致了部分職高生在入學后產生了一系列的厭學、退學等學業失敗現象。本文以婁底市第一職業中學為例,分析了職業高中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出現原因,并從改善招考制度、拓寬信息發布渠道、設立入學前的職業啟蒙課程幾方面提出相關建議,旨在緩解這一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從而促進職高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職業高中;招生問題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特意強調:“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此可見,職業教育作為培養勞動者主要途徑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對于職業高中的學生來說,選擇職高就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職業高中的招生環節對于職高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是否能進入一所優良的職業高中以及是否能選到合適自己的專業,不僅關系到他們未來三年的學習生活,更是為了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但是,在當前的職業高中招生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導致許多職高生進入學校后產生了厭學、退學等學業失敗現象。本文以婁底市第一職業中學(以下簡稱為“婁底一職”)為例,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視角,對職業高中的招生問題進行了探析。

1 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內涵與表現

信息不對稱理論原本是經濟學中的重要理論,它是由美國的三位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所謂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交易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異;其中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一方往往處于有利地位;而掌握信息比較貧乏的一方則處于不利的地位[1]。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信息的不完全是一種常態。一般情況下,賣方對交易商品的信息掌握的要比買方更詳細,而作為信息掌握處于劣勢的一方為了減少損失或降低風險必須進行信息搜索。這樣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在交易完成之前,處于信息劣勢的一方往往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即“逆向選擇”;二是在交易完成之后,信息占優一方常常會利用信息優勢來損害對方的利益,也稱敗德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會使得市場缺乏效率[2]。信息不對稱理論不僅可以運用于經濟學,還能被廣泛運用到其他領域。

在職業高中的招生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現象尤為明顯。在筆者走訪婁底市第一職業中學的過程中,許多同學反映他們是被“騙”到這個學校來的,進入職高后發現學校環境和所選的專業都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樣,導致很多同學在入學不到一學期時就選擇了退學,或者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招生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具體來說,招生老師在宣傳過程中為了吸引更多學生,會進行夸大或是虛假的宣傳,比如,社會保障事務這個專業在招生老師的口中聽起來很威武,將來會與警校簽約,培養大量執法人員,以及具備各種警務管理能力和警察業務技能的應用型中等職業技術人才,這一點讓不少家長心動,便不惜上交昂貴的學費把孩子送進來讀書,而實際上,這個專業才開設不到一年,發展前景并不明晰,當初老師口中的執法人員其實是保安,許多學生感到被欺騙,但礙于高昂的學費卻無法輕易退學或者轉專業,這無疑會挫傷他們的學習興趣。諸如此類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還大有所在,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這一現象究其本原,才能去防止“逆向選擇”、敗德行為的發生。

2 職業高中招生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原因

2.1 招生老師的不實宣傳所導致的信息缺失

職業高中的生源并不穩定,招生是許多職高老師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這不僅關系到學校的未來發展,更與每一位招生老師的獎懲情況息息相關。以婁底一職為例,每年的5月到8月是其招生宣傳季,其中部分老師會在當地教育部門的政策支持下,去到本地的各大初中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還有一部分老師則是通過周圍親戚朋友的介紹,專門去到目標學生的家里進行一對一的拜訪、招生。學校有一個硬性要求是每一位老師平均需要完成4個學生的招生指標,若是低于這個數就會被罰款,甚至影響到年終的績效考核以及職稱評定,而超過這個數或是招生較多的老師則會得到相應的獎金。所以,招生的數量與老師的利益密切相關,這就促使各個老師在招生過程中會給學生以及家長做一些夸大甚至虛假的宣傳。作為職高的老師,他們自然是了解自己學校的優勢與劣勢所在,但在招生時為了擴大招生數量,招生老師在介紹時只會描述、夸大學校還有各個專業的好處,而撇去一些重要但可能阻礙入學的關鍵因素。招生老師作為連接學生與學校的紐帶,也是傳遞招生信息的主要通道,他們對于學校信息的“包裝”、“再加工”是造成信息不對稱現象的主要原因。

2.2 學校作為信息發布主體存在不足

職高作為招生信息發布的主體,除了通過招生老師把信息傳遞給學生之外,還可以通過紙質的學校宣傳手冊與學校官網來傳遞招生信息,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學生以及家長所能獲得的關于學校、專業的真實信息都是有限的,宣傳內容大篇幅集中在對學校的整體情況所做的籠統描述,對于學生以及家長所關心的具體就業去向,如未來可能的工作崗位、工作單位、薪資水平等內容,都沒有體現出來。除此之外,職業高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實踐性教學課程,這是普通高中所不能提供的,也是職業高中的優勢所在。這里還是以婁底一職為例,學校設置了兩類班級,一類是就業班,一類是高考班,其中就業班以各個專業的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采取“2+1”的模式,即安排兩年的校內課程,最后一年便進入社會實習。學校的“2+1”模式本應該是學校大力宣傳對象,對于一個職業高中生來說,學習一技之長不僅需要掌握理論,更需要不斷地實踐,在高中三年的最后一年是他們首次步入社會實習、鍛煉的一年,更是檢驗他們學習成果的一年,與他們的未來工作也息息相關,如此重要的一學年安排,在官網或是招生老師的口中卻鮮有介紹,這也導致了許多學生在讀到高二后才發現即將要去到的實習崗位與自己理想不符,便怨聲載道:“離家太遠,不習慣”、“強制我們實習,不去就不給畢業證”、“我們只是廉價勞動力”...另外,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信息來源越來越廣泛的同時也帶來了無用信息的泛濫成災,更會造成諸多信息的缺位和失真。如果連學校這一信息發布主體都不注重完善自身的信息內容與發布信息的渠道,那只會讓其余錯誤信息有可乘之機,從而影響學生的選擇。

2.3 學生家長進行信息篩選的能力有限

選擇來職業高中讀書的學生一般成績都比較差,沒能考上普通高中,才被父母送來職業高中,而職高生的父母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對于孩子的專業選擇也并不重視,這就使得他們在收集各大學校、專業的招生信息時,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他們既不會主動尋求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在面對大量的信息時,也很難篩選出真正有用的信息。這一點在學生選擇就讀專業時體現的尤為明顯,面對各式各樣的專業,學生與家長在進行選擇時往往只考慮短期利益,比如學費的高低,就業前景的優劣以及未來工作是否體面,或者只要求學生拿一個文憑就足矣,卻沒有花功夫去了解學生是否適合此專業,是否真的對這一專業有興趣。如此隨意的專業選擇帶來的后果是難以確定的,但可以確定的是,由于家長在招生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處于劣勢,他們的可選擇面變窄了,也是在間接的阻斷學生的潛在發展機會。

3 職業高中招生過程中積極規避信息不對稱的對策

3.1 改善招生制度

為職業高中廣納學生的是招生老師,但實際上,每一位招生老師都是學校的任課老師或行政管理人員,招生本不是他們作為老師的義務,而這種把招生數量與老師的評獎評優情況聯系起來的機制,雖然在短期內能提高入學人數,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由于招生老師的急功近利,導致很多學生進入職高后并不能很好的適應,最終選擇退學。所以,想要改善招生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首先應該改善現有的招生制度,要從“重數量”轉變到“重質量”。與其盲目的擴大招生數量,不如為招生老師減輕點兒要求,或者把招生數量與評獎評優相分離,每一位招生老師應秉承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招過來的學生,不僅要把他們送入學校,更要跟蹤關注他們入學后的表現。只有給招生老師放寬數量上的要求,減少獎金、榮譽上的誘惑,才能使他們有更多心思去挖掘合適的生源,在宣傳時,才能更客觀的傳遞學校的相關信息,才能有助于減少日后的退學率,讓學生們心甘情愿的來職高接受教育。

3.2 拓寬信息發布渠道

前文說到,職業高中作為招生信息發布的主體存在很多不足,實際上,除了通過招生老師的對外宣傳方式以外,還能通過許多其他渠道來發布招生信息。例如建設官網,打造一個便捷的線上招生平臺。學校官網是大眾了解學校的一個重要平臺,一般包括學校概況、專業設置、校園新聞等內容,但是這些內容都只是對學校的一個簡介,概括性較強,并不貼近真實的校園生活,筆者認為,在網站設計方面可以向那些優秀的美國高中官網借鑒經驗,里面不僅介紹了學校所開設的專業,還詳細的介紹了不同專業、不同年級所開設的課程和所需要達到的要求,以及學年安排甚至還有每日的作息時間。同時,美國高中還會把各專業的部分教師信息、聯系方式也放在官網上,方便學生聯系。如此細致的介紹無疑能夠生動的向學生展示真實的校園生活,也能夠讓他們在入學之前就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有所了解,這不僅能起到有效的宣傳作用,更能讓學生以及家長多一份安心與放心。

3.3 設立入學前的職業啟蒙課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提到:“學生對“職業”的“謀求”一般重于對“學習”的“渴望”,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這種重要性”[3]。對于學生來說是如此,對于每一個選擇進入職業高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從高中第一年起就選擇了自己的專業,并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基礎。對他們來說,未來的道路是既確定又不確定的,確定的是他們所選擇的專業,不確定的是所選的專業是否真正適合自己。許多學生在招生過程中,往往只能被動的聽從老師的建議和父母的選擇,對于每個專業、職業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聽聞了許多虛假的信息。作為職業高中,雖然無法事無巨細的為學生做出最優的專業選擇,但至少應該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全面、真實的專業相關信息。開設入學前的職業啟蒙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筆者與婁底一職的一位骨干級教師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到,她在給學生上第一節專業課的時候,不會首先談及具體的專業內容,而是先給他們上一節專業導學課,以PPT的形式詳細為他們介紹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將來能夠從事的相關職業,以及簡單的職業規劃,還會以自己以畢業的學生為例,傳達這些學姐學長的真實工作經驗。如此一來,不僅能在某種程度上打消學生對本專業的一些疑惑,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機。但是這樣的導學課程,或是職業規劃課程并沒有普及,筆者認為,這類課程更應該設立在學生入學前,可以在招生過程中以網課的形式展示給他們看,讓學生獲得更多信息,為他們提供更多選擇,好讓他們自己衡量,好好規劃未來學習的三年。

4 結語

職業教育有兩大功能,一是以就業為導向,服務于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二是以生涯為導向,服務于人的發展,但我認為后者更為重要,從職業高中走出去的學生將來可能會成為優秀的服務人員、技工、或者創業者,同時,他們也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在職高的學習也不僅僅是對技術的熟練,還是素質的全面提升,這意味著,一所職業高中的使命絕不僅僅是把學生招進來,而是要把他們培養成才再送入社會。招生,也不是一場交易,而是一次雙向選擇,學校要挑選適合培養的學生,學生也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只有雙方都獲得真實有效的信息,才能做出可靠的選擇,才能真正為促進職高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遠勇.從信息不對稱理論視角看就業信息對大學生就業觀的影響[J].中國電力教育,2012(01):135-136+138.

[2]黃建國.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研究生招生問題探析[J].江蘇高教,2013(02):77-79.

[3]陳鵬.職業啟蒙教育:開啟職業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9):21-27.

第一作者簡介:王佳晨(1997—),女,湖南婁底,碩士研究生,湖南師范大學大學,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信息不對稱職業高中
簡析如何提高職業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
論提升職業高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職業高中“適用型”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基于P2P網絡借貸的信用風險管控研究
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融資約束:文獻綜述與啟示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法國慶祝職業高中文憑創設30周年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大學生就業研究
美國職業高中漸成就學新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