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如何促進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2020-12-15 06:50陳超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黨建職業道德高校

陳超

摘 要:我國的高等教育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大學教師是高校學生培養的重要支撐,其職業道德修養直接關系著學生培養的質量與水平。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高等教育領導地位,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政策的根本保證。脫離黨的領導,既不能堅持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向,也不能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信任。

關鍵詞:高校;黨建;教師;職業道德

新時期,高校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不斷上升,他們正在成為高校教書育人的主力軍。然而,在社會轉型期,國內外一些不良思潮,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沖擊著人們的內心世界,使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這也給教師群體帶來了不容小覷的負面影響。作為高校教師,除了在業務能力上要精湛以外,在道德品質上更要高尚。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問題諸多,由此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亟待解決。因此,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已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而黨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抓手,可從中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高校黨建的發展和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高校黨組織根據國家在不同時期面臨的不同任務,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實踐。例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團結中華民族、推進新中國的建設,高校對師生推行了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土改運動時期,高校師生范圍內形成了一種革命性的人生觀;在大規模計劃經濟建設時期,高校黨組織認真貫徹了毛澤東的“健康、好學習、好工作”的指導方針,提倡科學發展,承擔了部門調整和教學改革;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組織根據國家戰略的需要,創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與國家現代化建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高校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職業道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素質的總和。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所學校能否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的人才,能否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受過教育的勞動者,關鍵在于教師?!边@充分表明了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高校黨建是整個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既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舉措。因此,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與黨組織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發展方向。

二、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道德修養問題

(一)理想信念弱化

部分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弱化,主要體現在“價值觀失衡,職業理想不穩定”。一方面,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了解不夠;另一方面,他們錯誤接受了一些非主流價值觀,尤其是西方價值觀的入侵,對共產主義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信念發生了動搖,導致在處理學生的日常事務時,向學生過度宣揚西方的思想和價值觀,片面夸大國內社會的陰暗面,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判斷,使得學生對問題的認知產生偏差。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青年教師受社會價值多元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忽視自我完善,忽略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和培訓,對于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秉持不在乎、不理解、不研究“三不”方針的情況屢見不鮮。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個人利益、物質享受和實用主義,而忽視了青年教師、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對黨的紀律的嚴肅性。

(二)角色定位不準

一些年輕教師是新教師,他們剛剛走出學校,進入社會,還沒有及時適應角色的變化。他們還處在學生時代的思維模式,不能及時以高校教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此外,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一些青年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余,常會擔任一定的社會職務。身份的頻繁轉換,使得他們難以找到合理的職業發展方向,對于教師的身份缺乏認同感,在以身作則,以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方面懈怠不足。品德高尚的教師,對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起著積極的作用。然而,一些職業道德修養不足的青年教師,只把教學看成是簡單的知識的重復和灌輸,把教學看成一種謀生的手段,缺乏愛崗敬業的基本素養。這顯然是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不斷加強青年教師的個人修養和道德建設。

(三)學術態度不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社會對高校教師的科研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高校都把教師的科研能力作為職稱評定的考核標準。但是,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薄弱、積累少,短時間內很難將研究內容轉化為學術成果,為了能夠盡早評上職稱,部分教師就會出現盜用他人學術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這對于學術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是十分不利的,同時也為學生做了錯誤的示范,是嚴重的師德失范行為。

三、高校黨建工作如何促進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高校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需要結合實際,持之以恒的思考與變革。加強高校黨建工作,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建立科學的制度保障體系,用科學的方法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水平,把黨中央的重大戰略規劃和精神與高校實際相結合。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德才兼備、思想政治素質高、志向遠大、有黨務工作經驗的黨員是成為基層黨組織領導力量的必備條件。學院黨組應將組織領導納入各級干部培訓計劃,開展重點培訓,提高組織領導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充分調動基地力量黨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堅持“共同維護標準、質量保證、結構優化、穩健發展”的黨員建設工作,加強學院黨組織領導教育的培訓力度。要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黨員發展規劃,積極吸收和落實合格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入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研究制定處理不合格黨員的辦法,并逐步改革優秀黨員的團隊結構;建立黨內激勵關懷援助機制。高?;鶎狱h組織的領導和成員要發揮骨干作用,牢固樹立為師生服務的理念,服務在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線。

(二)加強師生思政教育

第一、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武裝廣大師生,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重點提高師生黨員干部思想政治修養和領導班子辦學水平,提高學習效果。立足現實,運用所學,將學校發展中突出的矛盾和切實的利益相結合,解決教師、學生、教職工最關心的學習和科研問題,通過學習和實踐,總結經驗辦法,不斷提高領導小組科學判研形勢的能力以及應對復雜情況和學校發展總體規劃的能力。第二,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通過集體學習、民主會議、集訓、研討、經驗交流等方式,加強領導干部民主集中制度理念,保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民主權利,促進科學民主決策,形成互利共贏、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增強領導團隊的整體凝聚力。

(三)堅持黨的干部管理原則

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選拔任用人員的科學性,建立健全的高校領導干部“上下進出”的管理機制,促進高校黨建管理系統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貫徹不稱職領導干部的認定標準,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下”“出”的管理規定。同時,做好離退休干部的安置,妥善解決離退休干部最關心的待遇問題。

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通過監督、檢查、學生評價和教師相互評價,及時了解每位教師的師德和作風規范,增強教師的誠信意識。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要加強對師德師風的考察,確保每一位新教師都是德才兼得的人。

(四)重視入職教育

在高校引進教師的過程中,要加強政治審查和心理測評環節。增加入職前思想政治教育公開課,針對新教師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新老師參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紅色學習等,讓優良的師德師風根植于心。其次,構建入職教師隊伍的核心競爭力。探索實施“雙領導”工程,通過支部書記的政治領導,調動基層黨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和學生黨支部書記“雙領”培養工程,發揮政治領導作用。

四、結語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想要辦好一所學校,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高校黨建工作貫徹高校教育政策和社會主義教育方向的保障,也是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途徑。高校辦學偏離黨的領導會給國家的教育事業和社會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后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高校必須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委領導水平,鞏固黨在高校的核心地位,構筑堅強的思想政治防線。

參考文獻:

[1]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武漢:長江出版社,2017.

[2]李兵.高校黨建工作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7.

[3]蘭靜.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4]吳迪.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4.

猜你喜歡
黨建職業道德高校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