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干預途徑分析

2020-12-15 06:58唐小松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體育活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

唐小松

摘要:現代體育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體育鍛煉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體魄,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影響。本課題的研究過程,探討了體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具體影響,并研究了這一影響的形成路徑,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了采用何種體育教育方法,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科學的心理環境,從而讓學生可以在各類活動中得到合理的鍛煉。

關鍵詞:體育活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

引言:

高職院校學生的日?;顒又?,會主動積極和其他類型的人員產生交互,如果交互雙方可以處于平等舒適的環境中,當此時,交流雙方承受的心理壓力下降,已經構成了一個促進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同時從心理學上來看,通過適當的體能鍛煉,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主動從各類消極的心理狀態中脫離開來,從而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以維持。

一、體育活動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具體影響

(一)借助體能消耗的影響

體育活動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活的最重要影響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活動來在適當的范圍內消耗體能,對于大量的體育活動來說,在參與過程必須要能夠全身心參與,此時就形成了“光環效應”,即在參與體能活動過程,精力會被體育活動100%吸引,自然不會思考其他任何能夠讓其產生消極心理狀態的事物。此外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參與活動的過程會生成大量的腎上腺素,該急速讓學生產生“攻擊或逃跑”生理反饋,而對于思維上的影響是,可以讓學生更加專注,同時腎上腺素也具有一定形成愉悅思維的作用,因此對于體育活動來說,表面上能夠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能,從深層次上來看,依托于體能消耗實際上能夠對心理狀態造成全面性的積極影響。

(二)借助團隊交流的影響

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主要受到各種壓力的影響,當心理壓力長期過大時,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無法全身心投入。在體育活動中,高職院校學必須要和其他人員交流,既包括團隊中的其他人員,也包括對手。在交流過程,一方面學生很難繼續想到當前所存在的各類心理壓力,讓心理壓力的閾值下降,另一方面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社交圈變得寬廣,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遭受的各類心理壓力也更容易通過與其他高職院校學生的交流排解,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維持工作來說,更加具有良好的帶動作用。

(三)借助生理反饋的影響

如果說超量的體育鍛煉會讓學生的身體機能下降,那么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讓學生既能夠達到應有的體能鍛煉作用,也可以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維持,其產生的積極生理活動反饋也會促進學生的心理積極建設[1]。在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中,生理反饋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愉悅感較高,這對于學生來說,其產生的愉悅感、舒適感會長期存在,則對于學生來說,自然可以在日常性的體能鍛煉中,逐漸讓自身的心理體系重建。其二是對于比賽性體育活動結果的把握,在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活動中,無論是取得了勝利還是失敗,高職院校學生都可以通過和其他學生的交流,或者分享喜悅,或者排解失利對其帶來的心理錯誤影響,者都有利于學生建成更為健康的心理環境。

(四)借助技能提升的影響

一些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中,主要的參與目的是獲取更加高效的技能掌握情況,同時對于這類學生來說,如果能夠持續性地提高技能掌握水平,則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可以說在各類體育活動的參與中,形成了一種不斷積極反饋的參與體系。對于心理健康的發展與維持過程來說,如果能夠獲得持續性的正向激勵,則對于學生的心理體系來說,其會更加受到這類積極心理的影響,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參與體育活動獲取舒適的心理體驗,這顯然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維持。

二、體育活動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路徑

本課題的研究中,從心理學中的各類理論和理念上進行分析,研究在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于各類信息的處理方法和學習模式,基于此研究高職院校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情況的變化形式。主要應用的心理學理論如下:

(一)“光環效應”影響

心理學中認為,如果個體能夠完全投入到某一項活動中時,其大腦會完全投入到對該事件或者活動的處理過程,對于其他的事物來說,即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但是所投入的精力很低,產生了忽視效應。在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時,由于體育活動要求學生能夠完全參與,同時由于體育活動通常要求學生能夠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完整性,大腦將主要的資源都調配到了相關動作的維持過程,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參與體育活動,實際上已經產生了心理學上的“光環效應”,對于其他各類事物基本不再考慮。上文中提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由心理壓力引起,學生由于在體育活動中產生的“光環效應”,自然不會考慮當前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則在體育活動中,可以認為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心理壓力對心理健康形成不利影響。

(二)“興奮與抑制”影響

心理學上任務,個體對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中,產生的興奮情緒和抑制情緒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狀態,雖然兩者可以相互引起,但是引起的程度通常較低。在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了體育活動過程中,其神經系統以及大腦都處于興奮狀態,而該過程中可以將能夠引起心理問題的事物看做是心理抑制因素[2]。體育活動過程興奮性的想法以及對于事物的看法明顯處于主導地位,當此時,學生不會在考慮各類能夠對心理造成抑制效果的因素。此外在興奮中引起的抑制性因素通常為定向的,即學生通常只會考慮如果個人當前的動作是否變形、如果比賽失利會如何、個人是否對團隊造成了不好對于影響等,對于學生來說,這類抑制性的因素通??煽?,并且和心理問題的成因基本無關,從而形成了心理體系的積極反饋。

(三)“有意與無意注意”影響

心理學的這一理論是指,個體對于某一樣事物投入了最多的注意力之后,會更為深入全面發掘事物中存在的各類信息,同時該過程中也會將一定的注意力投入到與該事物相關的其他事物中,只不過投入的額外注意力屬于“無意注意”。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過程,學生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對運動的本身注意過程,如體育活動的戰術安排、個人在團隊中發揮的作用、個人的動作情況等,這類信息構成了“有意注意”,此時學生也會注意到“無意注意”項目,如對手的動線、對手的戰術變化情況等,而無論是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實際上都屬于體育活動的范疇,高職院校學生即使要思考能夠導致心理問題的要素,然而并不具有足夠的精力用于思考,這可以將高職院校學生從心理壓力環境中抽離,從而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維持。

(四)“感覺閾值”影響

心理學上強調,對于任何事物的感受和處理過程中,都含有一個“感覺閾值”,如果該參數長期處于過高狀態時,個體則容易陷入到某一種特定性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比如學生長期遭受過高的心理壓力,則在這一心理環境的誘導下,學生對于積極反饋的心理閾值逐漸降低,同時心理壓力的承受閾值逐漸提高,兩者的對比過于明顯時,則學生產生的積極心理閾值很難和消極的心理閾值抵消,則學生會形成心理問題。當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中時,如果高職院校學生對該活動本身就具有較高的興趣時,學生無疑會在該過程中得到積極的心理反饋,在該反饋的作用下,學生對于積極心理的“感覺閾值”會逐漸提高,同時消極心理的“感覺閾值”會逐漸下降,當此時,即使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出現心理壓力,也可以之間將負面心理反饋和積極心理反饋抵消。

三、體育活動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方法

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干預方法中,從上文中提及的心理學理論知識為切入點,探討了在實踐工作中,如何實現對于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對接,從而讓開發以及落實的體育活動項目更加合理有效。取得的分析結果如下:

(一)依托“光環效應”的干預

如果體育活動中要能夠體現“光環效應”,教師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夠讓高職院校學生全力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從實踐中發現了兩個可以利用的思路,一個是如果一個學生參與到了自身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中時,則其會幾乎投入全部精力參與活動,另一個是學生參與到任何體育活動中時,在20分鐘到30分鐘時,容易出現注意力渙散問題[3]。本文給出的方法是,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課選擇過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在校內網中選擇課程,同時系統根據該學生輸入的信號,分析該學生的同班同學是否也選擇了該課程,如果沒有認識的其他學生選擇,網站自動跳出提示,推薦已經有其同學參與了的其他體育課程,降低學生的團隊融合難度。對于正式的課程開展過程,教師從上課20分鐘開始,要轉變授課內容,比如之前講解和讓學生練習的項目為籃球的“三步上籃”動作,在20分鐘時,教師擔任防守者,讓學生繼續練習該動作,教師防守后則動作的練習難度加大,學生不得不投入全部的精力應用于新動作技巧的練習過程,可以說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依托“興奮與抑制”的干預

依托于“興奮與抑制”的干預方法是,教師要能夠不斷尋求最佳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要能夠在專業的培養過程,不斷讓學生可以變得興奮,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不在回憶心理壓力。教師需要開展的工作項目有兩個,一個是提高授課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學生的興趣,另一個是在課堂上合理設定運動目標,通過積極心理反饋讓學生更加興奮。比如在排球運動中,教師演示擊球的錯誤動作時,在講解“揮拳式”錯誤動作時采用的語言是“你跟這只球有多大仇?要這樣打它?”,此時學生會普遍認為該教師的語言風趣幽默,一笑之余除了可以對課程產生興趣,也可以暫時遺忘當前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在正式授課時,教師配置的目標為理論講解→動作演示→學生重復→學生明確→任務性練習,比如在教師講解了排球擊球方法之后,向學生講解動作要點,之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學生能夠正確做出動作后施加鼓勵,從而給予了學生積極的心理反饋,任務的發布過程,可以讓學生嘗試連續顛球10次,對于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學生,進一步施加激勵,無法達到目的的學生,可以施加鼓勵。

(三)依托“有意與無意注意”的干預

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干預中,要能夠讓學生忽視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產生的幾乎所有心理壓力,換言之,這類消極的心理反饋需要成為學生的“無意注意”事項,雖然體育活動本身就能夠讓高職院校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但是還遠遠不夠[4]。教師可以采取的方法是,主動加入“無意注意”事項,讓學生可以做好心理準備,比如在網球課程中,在學生無意識的情況下,主動向學生講解網球和羽毛球運動的不同,這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大量學生運動中會主動回憶自身參與羽毛球運動時的經驗,這實際上就構成了“無意注意”事項,采用這類事項占有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不具有考慮心理壓力事項的精力。

(四)依托“感覺閾值”的干預

在“感覺閾值”的干預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鼓勵和激勵,讓學生的心理環境逐漸獲取更多的積極心理反饋,該過程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用于動作完善度較低的學生群體,因為從大量的實踐結果上來看,這類學生通常更加容易遭受消極心理狀態的影響。比如在籃球運動中,發現某學生不主動和其他的學生交流在,同時“三步上籃”動作長期存在問題,則教師要主動指派善于交流,且動作完成度較高的學生指導,同時當教師發現在動作方面具有了進步時,則要立即施加語言鼓勵,則該學生會在技能提高這一積極心理反饋的情況下,進一步獲取更好的心理反饋,這對于學生來說,積極的“感覺閾值”會逐漸提高,最終和其他學生基本相同。

結論:

綜上所述,體育活動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培養作用,心理學中的光環效應、感覺閾值、有意與無意注意等理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干預中,教師要通過跟蹤、目標設定、科學鼓勵等方法,讓學生不斷取得積極的心理反饋,以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王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0(04):136-137.

[2]宋正剛.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2):49-50.

[3]張帥,譚坤.高校體育教育中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海經,2019(15):105.

[4]吳奕松.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57.

猜你喜歡
體育活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抗戰時期遷黔軍事院校體育活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