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述思想政治傳播的創新手段

2020-12-15 06:58韓卓然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創新路徑意識形態新媒體

摘要: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黨史故事100講》,用新媒體手段,講黨史故事,憶崢嶸歲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實地探訪的鏡頭、講“小故事”的辦法,向廣大群眾還原最真實的歷史,滲透最勵志的中國共產黨奮斗精神。從傳播內容、傳播主體、傳播對象等角度淺述《黨史故事100講》節目,為傳播思想政治理論提供傳播學基礎,并創新性探索黨的思想政治理論傳播新途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傳播;意識形態;新媒體;創新路徑

進入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謀劃下,提升到“極端重要”的高度。黨的理論傳播方式順勢而變,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構建現代人的精神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

理論傳播者為此做了許多努力,通過各類傳播媒介進行宣傳、教育,在意識形態傳播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制作精良、深入淺出、很會“講故事”的電視節目《黨史故事100講》更是典型,節目還原真實歷史,浸潤黨的奮斗精神,運用多媒體手段,講述深刻道理。該節目的熱播,對創新黨課形式、創新黨的理論宣傳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樣式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從傳播學角度綜述《黨史故事100講》

《黨史故事100講》節目由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制作,于2015年7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播出。該節目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的制作與呈現,滲透著黨的理論傳播在新時代下由傳統紙媒向電子終端的飛躍精神。

1、傳播內容立體化

《黨史故事100講》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可同時滿足視、聽雙重感官,使內容富有立體感?!鞍偌抑v壇《黨史故事100講》,實地講述、實地探訪,為您呈現中國共產黨的傳奇歷程”,從廣告詞中可見,節目在內容呈現上包含專家描述、圖片動畫、外景探訪等,通過屏幕帶領廣大觀眾們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使受眾們仿佛身臨其境,在腦海中勾勒出一位位英雄的鮮活形象,通過英雄們的所作所為,深切感受黨的奮斗精神。

不僅現代化技術使內容立體,節目在敘事的編排上也體現立體性。區別于按傳統時間線敘述歷史的常規方法,該節目將內容以專題的形式呈現出來?!饵h史故事100講》節目目前播出了建黨篇、抗戰篇等等七大部分,每個專題有自己的故事主線,還原一個鮮活的、“故事化”的歷史真相。

2、傳播主體專業化

《黨史故事100講》節目中所聘請的專家教授均屬該領域頂尖人士,有著名的黨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邵維正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徐焰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炳林教授等,在節目中受眾能聆聽到最真實、最純粹的歷史知識。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制造與傳播謠言的成本很低,同一樁歷史真實事件有不同內容的烏龍情況時有發生。究竟過去是什么樣的?究竟哪種描述是對的?這些疑問會對受眾造成困擾,但大部分人不會真的去細究這些問題的答案。久而久之,這些“模糊”的歷史會嚴重影響我黨形象,因此傳播主體必須是科學、實事求是且專業的。

3、傳播對象大眾化

《黨史故事100講》節目由電視機這種媒介呈現,只要家中有設備,尋常百姓均可以收聽、收看。我國2015年電視機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77%,有線電視用戶達2.39億戶[2],該節目在2015年首播,每年播若干集,一直持續到2019年,是完全面向大眾進行宣傳的。

并且,與講給公職人員、黨員聽的傳統黨課不同,在新媒體時代,百姓也易于聽到,真正做到傳播對象大眾化。習總書記思想體系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黨的意識形態構建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黨一以貫之的宣傳傳統,未來要將黨的理論宣傳事業做得更好。

二、新媒介時代的傳播啟示

《黨史故事100講》節目從傳播視角分析是成功的,諸如此類的成功節目不勝枚舉,它們各有特色,亦有共通。從該節目出發,輔以其他影視、廣播節目,總結以及凝練傳播工作的相關經驗與創新規律,對意識形態傳播工作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傳播內容:打破黨理論教育的刻板印象

受眾對于黨的理論普遍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其“死板的”、“硬性的”、“無趣的”,這是不甚準確的看法。黨的理論是“貼近民生的”、“鮮明的”、“富有情感的”。理論中凝練出的“大智慧”可以解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適用于社會各階層,更適用于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思想政治傳播的發展要打破刻板印象。受眾的年齡、教育水平、生活地域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有學術深度的“大理論”不甚適用于民眾,需要在宣講方法上做出調整?!饵h史故事100講》節目中飽含著對人民的真實情感,傳播設計上用生動形象的事例來豐富理論,做到理論具象化,使黨員干部及百姓都容易接受,值得我黨理論傳播事業借鑒。

2、傳播媒介:進軍手機等電子移動終端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傳播媒介也是如此。新時代的主題是高科技引領生活,傳播的過程也要依靠現代化媒介。黨的理論傳播目前主要局限于傳播紙媒與電視、廣播中,手機等移動終端滲透較少?!?019年第四季度統計數據得出,移動網民人均APP每日使用時長為5.1小時[3]”,然而“全國測量儀調查網對電視觀眾進行收視測量,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人均收看電視時長為1.95小時[4]”。

以上數據表明,未來黨的理論傳播應在移動電子終端上下功夫,使理論傳播做到不拘泥于時間、空間限制,提高獲得容易度,便于更快、更廣泛的進行傳播活動。

3、傳播語言:打通話語體系

始終堅持宣傳思想工作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宗旨,大力倡導一切有利于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拿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以滿足人民大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5]?!饵h史故事100講》節目打通言語壁壘,用百姓易于接受的話語體系進行了設計,以小孩子都能聽懂的語言講述一個個“黨的小故事”。從受眾可能會提出的疑惑入手,使其因為疑惑產生期待感,又因為解惑促進知識記憶。

比如,邵維正教授在講述陳望道先生翻譯《共產黨宣言》時,提出了一個小問題:“陳望道先生翻譯時專注到什么程度呢?”這個問題吸人眼球,充分調動觀眾的積極性。接著邵教授解惑道:“陳望道先生當時邊翻譯邊吃粽子,專注到錯把墨汁當糖蘸著吃了都沒發覺?!笔鼙娐牶?,這種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精神便會輕松地、牢牢地扎根進人們的心里。

4、傳播對象:宣傳方式貼近受眾心理

一直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涉及廣大人民群眾,但在黨員范圍內的傳播效果更勝一籌。黨的理論傳播要加大力度深入到祖國的街頭巷尾,以盼百姓了解黨、依靠黨、擁護黨。

要擴大傳播覆蓋面,就要貼近受眾、“因人施策”:針對高級領導干部,可以講透理論背后的學術框架與邏輯框架。這類人從黨的理論中汲取理想信念與方法論,如此才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的使命任務。

針對普通黨員,可以講全黨的理論優勢。這類人是黨員中的大部分,要嚴守思想關,努力提升“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力在傳播過程中解決黨員隊伍思想堅定性的問題。

針對廣大人民群眾,可以講清楚黨的“故事”,使他們將黨的精神內化為動力。這類人基數大、分布廣,但他們是我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要將“黨做了什么”、“黨為什么這樣做”、“黨這樣做可以給百姓帶去什么”講清楚,從根本上提升全國人民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三、探索意識形態傳播新路徑

黨的理論是不斷創新與發展的,理論傳播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革與科技的進步而變化。受眾能否有效接受并理解黨的意識形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意識形態內容的載體形式。在載體上多思考、多創新、多借鑒,運用現代化新技術實現黨的理論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的轉變[6]。

1、從短視頻流行中借鑒

短視頻形式,在2018年以市場規模擴大107%的增速[7]風靡全國,其形式適用于現代受眾碎片化及快節奏閱讀習慣,尤其受青年人的青睞。短視頻內容涵蓋范圍廣,包含教育、教學類,但思想政治教育卻不在其中。黨的理論傳播可以向短視頻領域進行嘗試,全網推送“故事化”理論,便于被民眾接受。

其次,可以依靠名人效應,比如現在“大火”的康輝、朱廣權、撒貝寧等央視名嘴,他們不僅是“國家象征符號”,更是開通vlog的“新晉網紅”,很受民眾追捧,呈現出短視頻領域的探索價值。

2、從官方直播中借鑒

直播形式我們并不陌生,但政府官方直播卻引爆了直播形式的新高潮?!耙话俣辔皇虚L、縣長走進直播間”的消息迅速在群眾中流動起來。其中最“硬核”的,莫過于習總書記4月份在陜西考察時,走進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的直播平臺前,點贊當地特產柞水木耳,成了“最強帶貨員”。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親民”的最新表現形式,極大提升了親和力。

另外,直播形式還有一個優勢,即打破傳統的“一對多”單向傳播模式,晉升到“交互式”的傳播體系中。這種“平等”的傳播機制,不僅可以使傳播主體在實時反饋中迅速把握意識形態傳播的重點與難點,更能使傳播客體(受眾)提高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擴大傳播正效果的滲透。

3、從VR技術中借鑒

VR技術、CG技術等高科技,是受現代人追捧的。針對VR技術中“使人身臨其境”的特性,可以創新運用在黨史、長征精神、紅色革命精神等情感構建中,更貼切的還原歷史,使受眾仿佛置身于當時的情境內。

人們切身融入歷史,更強烈的受到中國共產黨奮斗精神的沖擊,既能做到以情動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情感追求,又能使民眾加深理解與堅信黨的領導這一最大的制度優勢,因此這一科技手段富含傳播借鑒價值。

四、結語

加強思想政治輿論、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黨的意識形態傳播工作,任重而道遠,但只要在路上,就是成功一半。希望一代代傳播人可以向時代提交滿意的答卷,為進一步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宣傳思想工作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政府網, 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 5315723.htm.

[2]《2015年統計公報(廣播影視部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http://www.nrta.gov.cn/art/2016/3/31/art_2178_38966.html.

[3]《2019年中國手機APP安裝量、使用時長及滲透率分析》,中國產業信息網,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003/ 842640.html.

[4]《人均收看電視時長2019年中僅117分鐘,視頻消費遇到玻璃天花板》,搜狐網站,https://www.sohu.com/a/350977118_ 708049.

[5]李松濤,李玉敏.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創新研究——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歷次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為視角[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3):10-15.

[6]孫少春,李偉.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創新——以“學習強國”平臺為例[J].決策與信息, 2020(1):42-47.

[7]《2019年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MCN機構布局及用戶分布分析》,中國產業信息網,https://www.chyxx.com/industry/ 202004/850230.html。

作者簡介:韓卓然,中共長春市寬城區委黨校,助理講師。

猜你喜歡
創新路徑意識形態新媒體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