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學課堂散發道德的芳香
——探微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2020-12-16 21:26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小學目瀾校區張麗芳
小學時代 2020年28期
關鍵詞:孝親思想道德數學課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小學目瀾校區 張麗芳

“道德普遍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钡赖率亲鋈说母?,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宗旨,小學階段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德育是各科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每一位教師肩負的使命。然而,許多數學教師存在認識偏差,漠視數學課程的德育因素,忽視數學的道德教育功能,他們認為數學課程只具有知識價值、思維價值,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道德與法治教師的任務,與自己毫無關系。其實不然,“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展和充實智能,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睌祵W課程還具有德育價值,數學教師也應擔當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發揮好數學課程的德育價值,把立德樹人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數學教師應積極挖掘數學中的德育素材,在數學教學中相機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以“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教學策略,滲透道德教育,讓數學課堂散發道德的芳香。

一、數學故事中潤養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心是人類最高的道德標準?!睈蹏髁x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于高尚。愛國主義精神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內容。我們應當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心,潤養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數學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在中國數學發展長河中,涌現出一位位充滿智慧的數學家,如祖沖之、劉徽、賈憲等,他們為中國數學,乃至世界數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們的故事千古流芳,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小學生都愛聽故事,我們可以挖掘數學家的故事,利用數學故事潤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給學生講述數學家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貢獻,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一課中,在學生親歷了圓周率的探究過程之后,我趁機給學生講“劉徽與割圓術的故事”“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介紹兩位科學家在圓周率研究上的貢獻,學生在聆聽故事中獲悉他們的研究領先世界1400 多年,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愛國主義思想得以豐厚。

二、審美活動中純潔學生思想道德

康德說過:“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泵啦粌H能夠愉悅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夠凈化人的心靈,純潔人的道德,豐富人的精神。美無處不在,數學中也蘊含美,如,對稱之美、統一之美、簡潔之美、奇異之美,數學課程處處閃爍著美的光輝。我們可以挖掘和利用數學美,發揮數學之美的德育價值,組織開展審美活動,引導學生品味數學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用美去純凈學生的思想道德,促進學生道德的完善。

例如,在教學《認識軸對稱圖形》一課中,我通過生活情境導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對稱圖形,從數學角度去分析圖形,鑒賞和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引導學生動手繪畫軸對稱圖形,去表現美,創造美。審美活動中,學生感受和領略到“軸對稱圖形所帶來的美感?!薄笆钦l創造了數學美?”在學生充分享受美的同時,我還引導學生觀美思源,向學生介紹數學美學史,讓學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喚醒和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激勵以學習古人為典范,樹立崇高理想。

三、分數教學中蘊育孝親敬長美德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薄靶⒂H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思想道德卻不斷滑坡,許多孩子不懂得“孝親敬長”,他們如同生長在蜜中,家長對他們關懷備至,近乎達到溺愛的程度,家長過度的關愛卻換來“忤逆不孝”,許多孩子的感恩之心丟失,時時以自我為中心,忘卻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不主動關愛老人,不尊敬親人、長輩。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孝親敬長”品德。我們可以結合相關數學內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蘊育學生“孝親敬長”美德。數學課程中蘊含著許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

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一課中,我創設了一個“生日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小強過生日,媽媽買回一個小蛋糕,小強把蛋糕平均切成6 份,給媽媽3 份,給爸爸2 份,自己留了1份?!边@時,有一個男生說:“老師,小強沒有平均分?!薄八训案馄骄至?,只不過每個人沒有分同樣多份?!币粋€女生立即辯駁?!澳切姙槭裁匆@樣分呢?”我繼續追問?!鞍职謰寢屝量嗔?,所以給他們多分一點?!薄拔覀兊纳站褪菋寢尩氖茈y日,媽媽和爸爸辛苦啦,應該多吃一點!”我補充說道,“小強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懂得心疼父母,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學會孝親敬長?!蔽页脵C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八麄兠咳朔值眠@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我接著提出數學問題,引入本課教學主題。

四、小組合作中涵養集體主義精神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奔w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級授課是一種集體教學方式,小組合作也是一種集體學習方式,這些方式將學生置于集體背景之中,有助于學生個體獲得良好而全面的發展。集體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蘊育集體主義精神的土壤,我們可以通過集體教學形式,在集體中教導學生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服從集體,養成團隊合作意識,提高集體主義榮譽感。

在數學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學習,我還在合作學習中相機滲透德育,教育學生精誠團結、合作共進,借助小組合作平臺涵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例如,在教學《怎樣滾得遠》一課時,需要開展實驗活動,但是實驗比較復雜,一個人無法完成,要依靠同伴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實驗。根據以往的經驗,分組實驗時容易出現爭搶器材、各自為政、互不配合等現象。在實驗前,我專門進行了思想教育,打好“預防針”,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協同配合,要明確職責,分工合作,要齊心協力完成實驗任務。我還設置了“最佳團隊”獎項,通過評選優秀合作小組,激勵學生積極配合,弘揚集體主義精神。求是作為數學的基本原則,數學學習來不得半點馬虎與虛假。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教育學生不弄虛作假,不迷信權威,養成尊重事實、嚴謹求實的基本態度。

例如,《可能性》一課是研究隨機現象可能發生的概率大小。雖然隨機事件的結果不確定,但也有一定規律,其可能性大小可以作出定性描述。在教學該課時,我設計了摸球、摸牌活動,引導學生先猜測后驗證。猜測時,有學生不根據條件胡亂猜測;實際操作時,有學生投機取巧,不按照要求操作,如摸球時故意偷看球的顏色,然后有針對性地取球,沒有做到完全隨機摸球。我趁機教育學生端正思想,認真實驗,做到嚴謹求實,數據真實,尊重科學。

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除了上述五種之外還有許多,如巧妙捕捉課堂生成,將生成資源轉化為德育素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訓練學生道德行為,促進學生將道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課堂是立德樹人的核心陣地,德育是教學的根本任務,我們應充分數學課程的德育價值,將德育作為數學教學的第一要務,實現智育與德育有機融合,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五、數學實驗中培養嚴謹求實態度

數學結論可謂是“千錘百煉”,是歷經長期實踐檢驗的客觀真理,數學的概念、定理、公式等都建立在客觀世界的基礎之上,數學真理都是經過嚴格而精密的邏輯推理所形成的。實事

猜你喜歡
孝親思想道德數學課程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利用繪本優化大班數學課程之淺見
加強職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企業形象魅力——淺議如何巧用國學做好新時期企業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創新機制 多措并舉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向縱深推進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策略
在廈金胞張愛華孝親牽起兩岸情
老少三代戀關工——記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郭景國和他的家人
渭南市中小學校大唱《孝親敬老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