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全球化下我國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問題探討

2020-12-18 03:31李治國副教授
商業經濟研究 2020年24期
關鍵詞:商貿國際貿易跨境

李治國 副教授

(中共華池縣委黨校 甘肅華池 745600)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商貿物流發展促進國際貿易基本情況

商貿物流快速發展促進國際貿易穩定增長。近年來,在全球經貿整體放緩的情況下,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機遇,積極融入全球經濟發展潮流,推動信息技術融入商貿物流產業,加快商貿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有效暢通物流運輸網絡,積極引導大眾消費,帶動國際貿易投資,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實現平穩增長。2019 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1.54 萬億元,較2018 年增長3.4%,較2013 年增長22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7.23 萬億元,較2018 年增長5.0%,較2013 年增長26 個百分點;進口14.31 萬億元,較2018 年增長1.6%,較2013 年增長18 個百分點。2019 年的進出口、進口、出口規模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國際貿易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我國貿易大國的地位得到持續鞏固,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和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商貿物流產業促進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發展格局基本構建。商貿物流產業是國際國內貿易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完善產業相關標準體系,加速推動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商貿物流企業大膽創新商業模式,著眼供應鏈管理創新,形成了商貿物流全產業鏈集成發展、電子商務物流融合發展等新模式,帶動國際貿易結構、商品結構和國際市場布局不斷優化。在物流設施建設方面,大力推進與相關貿易伙伴的物流互聯互通,共同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境外經貿合作區、電子商務海外倉等,國際物流網絡、物流設施更加完善,國際貿易方式、模式、領域不斷延伸。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 “一帶一路” 建設的推進,一些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加速國際化全球化進程,加大和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基本形成了面向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體系,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商貿物流產業促進國際貿易增長的全球一體化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國際貿易不斷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有力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

跨境電商正在成為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缇畴娚套鳛樯藤Q物流的新生業態,依托互聯網技術,縮短了時空距離和界限,打破了傳統貿易格局,極大拓寬了國際貿易途徑,為更多國家、更多企業、更多群體提供了新的服務模式,正在引發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缇畴娚桃呀洺蔀樯藤Q物流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和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以來,為國際貿易帶來了新機遇和新市場,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勢頭良好,促進跨境電商規模呈現爆發增長態勢,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增長點。截至2019 年底,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數量已經接近30 萬,出口業務已經基本覆蓋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全球買和全球賣??缇畴娚棠J秸宫F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市場前景。

我國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經濟全球化面臨新挑戰和新變化,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多。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經濟環境加速演變,國際貿易環境也發生新的變化。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各經濟體和國家之間的經貿摩擦增多,地緣政治面臨大動蕩,美國頻繁 “退群”,民粹主義、單邊主義抬頭,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經濟全球化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個別國家設置貿易和技術壁壘,刻意打壓中國企業,我國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的困難挑戰明顯增加。世界各國人民文化風俗、消費習慣、商品需求千差萬別,對國際貿易發展的要求日益苛刻。同時,我國商貿物流發展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商品通關、外匯金融、安全環保等管理和服務流程尚需優化,商貿物流產品的技術標準、產品質量、試驗驗證體系等與國際一流水平還有差距,國際貿易結構、國際市場布局不夠合理,商貿物流發展促進國際貿易仍然任重道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國際貿易發展增加了新變數。2020 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目前仍在持續蔓延,全球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4000 萬例,短期內很難控制住。這也是經濟全球化以來人類首次面臨病毒全球蔓延的重大挑戰。由于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經濟呈現大衰退,多數經濟體陷入衰退。據世界銀行預測,今后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將全面下滑,可能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疫情對全球貿易的供應鏈、產業鏈造成嚴重沖擊,供應鏈、商品鏈、貿易鏈都有中斷的風險,全球商品流通和物流運輸都受到一定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上升為重大系統性風險進行應對。同時,疫情的影響加劇了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特別是美國在不斷升級對華貿易摩擦,對中國進口商品進行貿易打壓,對全球國際貿易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商貿物流發展促進國際貿易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業態、模式和渠道還需要強化協同。我國商貿物流產業經營理念相對落后,很多管理手段仍然沿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和滿足全球經貿市場環境的復雜變化。一些商貿物流企業管理方式和經營模式與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不夠,與制造業、服務業融合不夠緊密,與國際貿易的融合協同水平仍然較低,貿易創新動力不足。一些商貿物流企業跨國經營能力欠缺,難以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統籌全球資源能力有限,產業鏈、供應鏈協同不夠,產品技術、商業模式、流通渠道、市場營銷等方面資源共享不夠,沒有形成完善的商貿物流和國際貿易互促體系,整體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出口商品和物流服務存在質量差、成本高、檔次低等問題,核心技術、產業配套、市場準入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突破,對國際貿易的支撐作用明顯不足。

我國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創新能力還有待增強。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我國商貿物流產業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正在不斷削弱,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很多產品仍然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不高,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新優勢尚未完全形成。相當部分出口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產業大而不強,尤其在知識產權等領域競爭力不足。我國商貿物流企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有待提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主導權仍掌握在歐美發達國家手中,話語權和影響力十分有限。我國國際貿易的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出口退稅、出口信貸、通關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尚需深化改革。商貿物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仍需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缇畴娮由虅諑訃H貿易發展的能力還有欠缺,跨境電商服務體系需要不斷完善。國際貿易人才總量不足,高端人才稀缺,對商貿物流發展促進國際貿易發展造成一定制約和阻礙。

我國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策略

改善商貿物流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持續優化商貿物流國際貿易發展環境。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相關政策的調查研究和頂層設計,完善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的相關法律,為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化國際貿易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統籌協調和綜合施策,完善綜合協調和政策聯動機制,發揮國家和地方政府兩個層面的作用,強化貿易、金融、產業等相關政策之間銜接,推動各類國際貿易優惠政策落實落地,助力商貿物流企業降本增效和全球化發展。注重發揮金融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提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比例,持續拓寬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加強國際貿易風險防范,健全完善商貿物流預警體系,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分析,持續提升企業運用貿易規則水平,切實增強企業防范風險能力。持續推動國際貿易立法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不斷優化出口退稅、外匯管理和安全通關相關流程,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打造公平競爭的、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前提下,加強與相關國家的政策溝通交流,充分利用各種溝通機制和合作平臺,逐步消除貿易保護主義壁壘,妥善解決貿易分歧,為商貿物流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不斷優化國際貿易結構,積極拓寬國際商貿流通渠道方式。持續優化國內商貿流通產業的區域布局,優化商品貿易結構,培育鞏固國際貿易優勢,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充分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加強區域之間的商貿融合,實現強強協同優勢互補,形成完整的商貿物流鏈,共同提高滿足國際市場貿易需要的能力。持續深化 “一帶一路” 國家的商貿流通合作,深耕厚植傳統亞非拉市場,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拓展發達國家市場,拓展國際貿易新領域。結合疫情影響帶來的國際環境變化,認真研究市場規模、消費結構、貿易潛力等因素,積極開拓新市場。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要持續優化商品結構,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高全球商貿流通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努力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中小商貿流通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國際貿易產品結構,拓寬國際商貿流通渠道。加大貿易投資力度,采用合資合作、參股控股等方式,與目標市場國家機構、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加強與各個經濟體商貿物流企業的合作,建立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開拓國際貿易市場,實現共贏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動商貿流通產品提檔升級。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貿易創新水平,推動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快傳統商貿流通產業優化升級,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貿易與產業互動,夯實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推進產業國際化進程,提高競爭力。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與商貿流通產業深度融合,培育商貿流通新優勢,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商貿流通企業集群。增強貿易創新能力,積極融入全球貿易創新潮流,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前沿技術創新,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國際貿易有機融合,構建開放協同、共創共享的產品技術平臺。深化產品源頭技術創新,進一步強化制造業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的重要支撐作用。大力加強產品質量管理,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標準,推進產品質量、技術、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健全提升檢驗檢測體系,推進產品檢測認證與國際市場互認,推動重點貿易產品質量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商貿流通產品品牌建設,強化品牌定位、品牌設計、品牌運營和品牌管理,大力培育商貿流通國際品牌。加強重點市場品牌推介,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切實推動中國品牌產品走向世界。

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發展,不斷培育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堅持企業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平臺服務功能和進出口管理模式,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打造安全、高效、穩定的通關服務平臺,及時提供相關政策法規信息服務,推動實現跨境電商關檢一體化作業,提升外貿便利化水平,促進國際貿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結合國家戰略推進實施,深入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推廣成熟經驗和好的做法,引導商貿流通和電子商務企業深化合作,推動跨境電商雙創平臺建設和產業園區建設,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實現以點帶面、聚集發展,推動產品實現買全球和賣全球。圍繞跨境電商發展中的人才、物流等方面瓶頸,大力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計劃,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支撐。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共同推動運輸便利化安排和大通關協作,努力構建高效跨境物流體系。引導電商、物流企業加強合作,建設境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打造智能物流網絡體系。推進國際貿易數字化建設,打造以數據驅動為核心、以平臺為支撐、以商產融合為主線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模式,提升企業貿易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大力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數字化水平,構建跨境電商服務網絡,共同提升我國電商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深化 “一帶一路” 商貿流通合作,不斷提升國際貿易流通全球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深度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合作機制,深化經貿合作,拓寬商貿領域,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充分利用經貿合作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帶動中國產品、中國技術和中國服務 “走出去”。深化與 “一帶一路” 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建立區域經濟伙伴關系,發揮區域示范引領推動作用。加強與相關國家戰略對接,加大對外投資合作力度,尤其要加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推動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深化商貿流通合作奠定基礎。進一步拓寬雙向投資合作,鼓勵國內商貿流通企業按照國際規則標準,加強境外機構合作,建立利益捆綁,共同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產業園、倉儲中心等,促進政策溝通和貿易暢通,降低貿易技術壁壘,不斷培育貿易合作新優勢,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推進貿易全球化水平。加強與國際經貿組織、相關行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各類組織機構在促進國際貿易、信息交流、應對摩擦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動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商貿國際貿易跨境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商貿信息
商貿信息
商貿信息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跨境直投再“松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