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學本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020-12-19 06:57王夢茜通訊員楊學松
教育家 2020年32期
關鍵詞:學本能力課堂

文|王夢茜 通訊員|楊學松

“通過‘縣管校聘’,教師動起來了。但若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光靠教師肯定不夠,還必須讓學生也動起來。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學業水平便能很快提升?!敝蟹娇h第一中學(以下簡稱“中方一中”)校長曾永勤口中的“讓學生也動起來”直指中方縣的學本課堂改革。

中方一中作為中方縣學本課堂改革的試點校,從2017年在中央教科院教授韓立福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學本課堂改革,當時學校面臨哪些挑戰?歷時近四年,師生發生了哪些改變?我們與校長曾永勤、教科室主任曾令耀、辦公室主任楊杰、英語學科帶頭人楊柳、英語教師向海梨、化學教師曾華亮探討了這些問題。

《教育家》:2017年,中方縣進行學本課堂改革,剛開始遭遇了哪些阻力和挑戰?

曾永勤:第一年的學本課堂改革主要針對高三,我們希望從高三突破,體現學本課堂的魅力。2017年7月開始,我們從教師團隊建設、學生團隊建設到課堂課型開發,對高三教師進行全面培訓。第二年,我們兼顧了高一和高二,但重心還是放在高三。傳統的課堂,教師占主導地位,從課前設計、課堂導入到知識點講授,每一步都是由教師在推進?,F在的學本課堂,強調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與探究,更多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因為學校對教學有質量要求,有些教師就會不放心,疑惑這種模式下,學生到底能不能學好。我認為,學本課堂可能更考驗教師的能力,雖然教師講得少了,但是他們要通過觀察和交流,去判斷學生對現有課堂效果的吸收、對知識的掌握,以及潛能激發、能力培養、思維發展等方面情況,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引領能力。

楊柳:從理念上講,學本課堂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模式。一開始,教師、學生和家長都不太能接受。挑戰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因為學本課堂主要以開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首先,學生要做好結構化預習,假如學生的預習能力跟不上,那第二天的課他很可能聽不懂。其次,課堂上要通過小組討論生成問題,假如學生沒有思考,就無法生成問題,也就無法進行下一步。再次,教師在答疑解惑的過程中,可能解答的只是疑難問題或共性問題,班上四五十個學生,每個學生的問題都有差別,可能有一些學生的問題沒能得到及時解決。

曾令耀:中方縣進行學本課堂改革,剛開始的阻力主要來源于教師和家長群體。中方一中,教師年齡結構偏大,多年的教學生涯令絕大部分教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突然要在學本專家的指導下去上課,有種被否定的感覺,會有抵觸心理;家長則主要擔心孩子成為教學改革的實驗品乃至犧牲品,不愿意接受這種變化。

《教育家》:學本課堂模式下,一節課是一個什么樣的流程?教師的作用如何發揮?

向海梨:第一步是結構化預習。上課之前學生會把教材上的內容,通過“查”“劃”“寫”“記”“練”“思”,自己先過一遍并生成學習問題。第二步是合作討論。一般在上課前,小組內會就每個人在結構化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與每組分配到的展講任務進行合作討論探究。第三步是展示展評,部分生成問題的學生,向尚有疑慮的學生展示、分享策略和方法。第四步是歸納總結。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獲。教師最后還要進行補充,比如有一個語法結構很重要,學生沒有講到,教師就需要著重提一下。這是我英語課的流程,從課前預習到課中合作探究、展示講評、歸納總結,教師穿插其中,對學生沒答對的地方、漏下的知識點進行補充與擴展,把課堂內容與教學要點相銜接,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曾令耀:學本課堂兼顧課前、課中、課后,從物理學科來看,一節課可以具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總結評價、過關訓練的幾個或所有環節。教師通過導入問題及工具單的設計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指明學習方向;通過小組“實驗”來探討物理規律,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展示分享,實現了學生與教師思維的碰撞與提升;通過“物理模型”的建構及鼓勵性的評價來鞏固知識及物理學習的興趣;通過拓展延伸,把物理理論和日常生活及科學研究加以聯系,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傊?,教師在課堂上要一助學生自主學習、二助學生合作討論、三助學生展示分享,一“展”課堂走向、二“展”積極細致的評價、三“展”知識延伸,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討論能力、展示分享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家》:課堂改革的實踐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如何進行調整?

曾令耀:課堂改革實踐中,一開始把課堂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師群體,忽視了學生學習力的培養及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變了,學生還像以前一樣學,出現了部分學生不適應的現象。發現這個問題后,學校對教學研究方向進行了調整,從課程、教師、學生多方面入手,通過班級行政團隊會議、學科團隊會議,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及學生團隊的建設,從而提升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能力。學校還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學習力,如通過“學長來幫我”“結構化預習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結構化預習的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

曾華亮:首先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學本課堂,教師就不用參與了。學本課堂本身并沒有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其要求教師以 “大同學”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雖居于幕后,但教師仍然是對一堂課運籌帷幄的人。尤其對于剛開始接觸高中化學的學生來說,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如果教師一味地交給學生,必然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無法深挖其中的內涵,甚至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所以,在學習的初期,為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教師在課堂中要及時做好規范指導與總結提升。其次學本課堂與課程進度之間沒有矛盾。怎樣正確處理好學本教學和課程進度呢?我認為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學術助理和學科長的培訓,讓學生熟悉教學的流程和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智慧導學。例如:發現課堂的進程較慢時,可以通過寫紙條的方式提示學術助理及時進行調整;在小組討論時,教師應下到各小組去做指導,提高組間展評的質量;在學生展示過程中,當學生的回答或者提問不夠完整或準確時,教師可采用“小紙條”的方式進行引導,引發思維的碰撞,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教育家》:于教育教學而言,學本課堂有哪些優勢?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教師、學生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楊杰: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我覺得學本課堂搭建了一個能讓師生展開平等對話的平臺。這里的“對話”,并不是否定傳統教本課堂的師生互動關系,而是在實施學本課堂過程中,通過創建團隊活動、高頻次開展團隊合作所形成的一種互信,這種互信為師生雙方展開深層次的思想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時間的沉淀和積累,師生之間所形成的默契感、認同感,使教育教學更為順暢,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向海梨:通過三年學本課堂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較積極、活躍,基本上每個人都“動”起來了,尤其是文科生,他們想表達的內容很多。另一個較大的感受是,我覺得學本課堂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每個人都會被安排任務,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對英語課也更加有自信心了。對學生來說,“我”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師所灌輸的知識點,而是“我”自己來表達“我”對這一知識點或題目的理解。

楊柳:傳統課堂缺乏學生思考的過程,學本課堂就把學生思考的過程提前了。成績差的孩子往往不會預習,所以我們就先教孩子怎樣預習。還有,學生展講的過程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勝心,他們希望自己成為這節課最閃亮的那顆星,所以他們會很努力地去準備。此外,教師成長得很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有大幅提升。

曾華亮:首先,學本課堂加強了學生的愿景教育,讓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源動力和自信心,不僅讓學生習得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科素養,真正實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其次,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力,如結構化預習能力、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展示對話能力等,這些都是未來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再次,學生的社交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提升。最后,在學本課堂機制下,教師逐漸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猜你喜歡
學本能力課堂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