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地方經濟增長策略探析

2020-12-21 03:45李蓓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肺炎消費新冠

[摘要]2020年春節期間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嚴格管控下,國內疫情蔓延勢頭已被遏制,目前各地企業正在逐漸組織復工復產,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為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必要的寬松環境,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刺激消費,對重點行業和勞動者群體實施針對性的幫助措施以穩定就業,降低企業經營負擔,促進地方經濟的恢復和增長。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地方經濟;政策干預;財政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為避免春節期間人員流動聚集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武漢及湖北省多個城市宣布“封城”,公交、地鐵、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暫時停擺;國務院宣布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多地企業推遲復工時間,學校推遲春季開學時間;全國人民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各地社區實行嚴格的出入管控。中國舉全國之力阻斷了疫情蔓延,而社會經濟活動也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受到了巨大沖擊。

1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

據布魯金斯學會估算,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經濟造成的損失超過3萬億元,占2019年我國GDP總量的3%以上。疫情對我國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等方面均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員工復工時間的推遲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工作時間減少會直接影響制造業的出口增速,不僅導致產量減少,我國生產的一些出口產品可能受到其他國家的質疑甚至是抵制。從產業角度分析,除農、林、牧、漁業的運營利潤呈正增長,金融業受沖擊相對較小外,其余產業營利全部出現較大程度下滑。其中,教育產業下滑最為嚴重,信息傳輸、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也出現了大幅波動。我國第三產業在疫情期間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尤其是餐飲、旅游、交通、文化娛樂產業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全國實行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導致消費需求銳減,全面暫停營業活動導致企業收入大幅減少,而員工薪資、社保、租金等剛性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許多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紛紛倒閉。據清華大學2020年2月開展的一項針對全國1509家中小微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59.1%的企業預計2020年營收將下降20%以上,預計營收下降超過50%的企業占31.9%。而疫情造成的沖擊不僅影響企業的營業收入,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調查結果顯示,公司賬戶上的現金余額無法維持企業生存超過3個月的企業占比超過85%,能夠支撐半年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僅占9.27%。

這次疫情不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也嚴重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盡管各國政府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經濟紓困計劃,但各國破產企業數量仍然大幅上升。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哈佛商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等聯合完成的報告顯示,自疫情從3月初在美國出現并蔓延以來,已有超過10萬家小型企業倒閉,數量占全美小型企業的2%,其中餐飲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另外,據日本共同社援引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發布的數據,日本今年4月破產企業總數達743家,同比增加15.2%,增幅連續5個月達到兩位數;企業負債總額增加了35.6%,達到1449.9億日元。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高度全球化時代,全球供應鏈已然成為世界經濟生命線,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對中國產業鏈造成二次沖擊。疫情的突然爆發導致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短缺和調配困難,企業因無法開展正常采購而被迫中斷生產。即使我國企業已經大規模復工復產,但是由于各國為防控疫情傳播而紛紛采取了海關限制、停航停運等措施,使得產品的跨區域物流依然面臨重重困難,生產經營秩序被嚴重擾亂,諸多企業陷入資金流壓力,不得不減薪甚至裁員,引發聚集性失業。這又增加了民眾的就業壓力,進一步降低了消費欲望和市場需求。在疫情困境中苦苦掙扎的不僅僅是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一些大型企業也面臨著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現金儲備不足的危機。盡管各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試圖緩解企業的破產風險和勞動者的就業壓力,但仍無法有效緩解疫情造成的巨大打擊,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2恢復地方經濟增長的政策分析與建議

面對突然大規模爆發的疫情,政府的應急干預政策尤為重要。尤其是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省,嚴格的防控措施幾乎讓城市經濟活動按下了“暫停鍵”,為了促進疫情過后地方經濟的穩定增長,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頗高的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行,可以看出這些政策已經發揮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2.1刺激消費

在疫情爆發的初期,由于采取了嚴格的封城措施,大量企業停工停產,消費端的市場需求受到了極大抑制。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湖北省企業逐步開始復工復產之際,地方政府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采取了向當地消費者發放“消費券”的策略。武漢市政府與當地實體商場、超市、餐飲業、文體娛樂等各類商家合作,每周定時向武漢市居民發放消費券,這一舉措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實惠,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當地的消費,幫助消費券所覆蓋的行業和眾多企業增加了營業收入,更有信心渡過難關。根據湖北日報記者從銀聯湖北公司了解到的消息,截止到5月31日,共有62.7萬張云閃付消費券被武漢市民使用,直接優惠總金額1076.67萬元。到6月初,武漢消費券共為商家引流和帶動消費達3763.41萬元,消費乘數為3.5倍。從實際效果來看,發放消費券這一舉措有效發揮了杠桿作用,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經濟復蘇,由于消費券只能用于消費而不能兌換現金,相比直接發放現金補貼來說,對于加速地方經濟恢復的作用更加立竿見影。

除了擴大餐飲零售等行業的消費,湖北省政府印發的《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簡稱“消費30條”)中,還提出了一系列釋放大宗消費潛力的措施,在汽車購置和二手車買賣、居民住房貸款、家電購置和等方面都給予消費者一定的補貼和優惠,鼓勵市民進行大宗消費。對于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等公共部門,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大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箵粢咔槠陂g,作為疫情“重災區”的武漢市在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特別是應急管理等領域,暴露出諸多的問題,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這些領域的“補短板”工作,將成為刺激地方經濟回暖的重點,能夠發揮刺激消費和帶動就業的效果。

此外,“消費30條”還提出了實施消費扶貧行動的舉措,加大對省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采購力度,開展職工愛心消費扶貧活動和和線下助農公益活動,同時開展扶貧產品互聯網促銷活動,舉辦扶貧產品直播帶貨、電商消費扶貧等網絡消費扶貧行動,提高扶貧產品網絡銷售規模。例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淘寶主播李佳琦組成了“小朱佩琦”組合,開展助農賣貨直播,充分利用電商直播平臺的巨大流量和社會影響力,大力宣傳湖北出產的農產品,據平臺統計數據,到2020年4月17日,各大電商平臺累計銷售湖北農產品79.6萬t,線上交易達到1820萬次,眾網友紛紛表示“我為湖北胖三斤”。電商直播等新型消費方式已經成為經濟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利用電商直播平臺刺激消費的措施,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新特點,體現了政府經濟工作的新思路。

2.2擴大就業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停工停產,營業收入大幅減少,甚至造成一些中小型企業倒閉,導致當地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全面復工復產后,甚至出現了針對湖北籍勞動者的就業歧視現象,部分企業拒不雇傭來自湖北的勞動者,或者不允許湖北員工返崗復工,嚴重侵害了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由于本次疫情持續時間長,且處于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和升學的關鍵時期,對畢業生求職就業和出國留學都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

為了幫助企業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政府應當增加財政補貼的投入,實行稅費減免、信貸融資等政策的力度,鼓勵和幫扶創業基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針對2020年畢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鼓勵企業通過在線“云招聘”的模式與求職者進行網絡對接,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對新聘用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在工資補貼、社保補貼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降低高校畢業生到本地的落戶門檻,進一步減少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障礙,為畢業生提供更廣闊的擇業空間和就業機會。開設“求職云課堂”在線進行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在線開展各行各業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勞動者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和求職成功率。勞動者就業困難并不僅僅出現在疫情期間,而是一個需要政府進行長期關注和宏觀調控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失業人員信息登記制度,及時掌握就業市場供需變化情況,時刻關注企業用工需求的變化,并保持對勞動力流動情況的監測分析,尤其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時段的就業大數據監測,降低大規模失業的風險。

針對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群體、個體經營者、靈活就業人員等特定勞動者群體,由于其自身抗沖擊能力較弱,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就可能難以維持生計,政策上要給予特別的關注。政府應適當擴大就業保護和社會救助的規模、范圍和力度,將這些群體納入本地社會保障體系中;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大中型企業,也要更多關注零售、餐飲、電影娛樂等生活服務性行業,因為這些行業不僅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影響著大量相關人員的就業。建議政府為地方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必要的寬松環境,例如延長高速公路收費減免政策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工業用電、用水價格減半征收一年;在市場監管、環保檢查、勞動監察等方面也實行適當靈活的措施,降低企業的經營負擔,防止大規模失業風險。

3結語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突然,且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給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造成了重大損失,嚴重影響到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作為疫情中心的湖北省在此次疫情中遭受了最為深重的磨難,本文試圖從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沖擊和地方政府為恢復經濟增長所采取的措施進行分析,并提出進一步擴大就業保障民生的相關政策建議,希望政府能夠協調好疫情沖擊與經濟增長的矛盾,實現穩定的經濟發展,使湖北省經濟活動盡快重回正常軌道。

[參考文獻]

[1]李順明,蘇黃菲菲,覃鈺路.地方財政破解“疫情困局”的策略探析[J].財政監督,2020(08):12-17.

[2]張凱煌,千慶蘭.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政策討論——來自上市企業的證據[J].熱帶地理,2020,40(03):396-407.

[3]朱武祥,張平,李鵬飛,等.疫情沖擊下中小微企業困境與政策效率提升——基于兩次全國問卷調查的分析[J].管理世界,2020,36(04):13-26.

[4]周武英.疫情下多國企業破產數量大幅上升[N].經濟參考報,2020-05-15,

[5]馮耕中,孫煬煬.供應鏈視角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4):1-14.

[6]張陽春.武漢消費券的“乘法效應”1比3.5帶動消費[EB/OL].http://www.cnr.cn/hubei/yaowen/20200605/t20200605_525117379.shtml, 2020-06-05.

[7]姜楠.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就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9):50-51.

[8]王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就業保護與社會保障[J].經濟縱橫,2020(03):7-15+2.

[9]程杰.新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中國發展觀察,2020(22):40-42.

[收稿日期]2020-07-25

[作者簡介]李蓓(1994-),女,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MPA研究生。

猜你喜歡
肺炎消費新冠
來勢洶洶的肺炎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My Heroes
看,這個肺炎最大“禍因”
“新青年消費”,你中了幾條
消費輿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