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六次產業化”發展戰略的主要舉措與經驗啟示

2020-12-21 03:45潘慶葉維秋宋園園萬國偉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三產融合舉措啟示

潘慶 葉維秋 宋園園 萬國偉

[摘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需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分析了日本“六次產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和經驗啟示,指出其主要內涵和價值,為中國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日本;六次產業化;三產融合;舉措;啟示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在2015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首次被提出。2016年,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召集農民積極參與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2017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提及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但目前從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情況來看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層次低、路徑不明確等問題。20世紀90年代,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同時政府也推行了“六次產業化”戰略,這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關注,這一戰略主要鼓勵農民發展多種農業經營模式,延伸農產品產業鏈,以獲得更多附加價值,為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農民增收提供機遇。為了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借鑒日本的經驗做法,本文從分析日本推進“六次產業化”戰略的產生和發展角度入手,通過介紹和剖析日本“六次產業化”戰略的重要舉措及其成功經驗,力爭為我國發展農業現代化、三產深度融合提供借鑒和啟示。

1日本“六次產業化”戰略產生的背景與特點

1.1產生背景

20世紀90年代,日本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勞動力逐漸老齡化,甚至出現了快速貧困的現象,進而導致了日本農業生產力水平逐步下降、農地利用率降低、農業經濟活力不足。據農林水產省統計,1995-2010年,日本農業勞動者減少了51萬人,同以往相比整整下降了20%;農業勞動者平均年齡上升了6.5歲,其中大于七十歲的高齡農業勞動者有100萬余人,占據全部勞動者的一半左右,這嚴重制約了日本農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農業發展“第六產業”的概念,也就是說,把第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第六產業”的概念,通過農業生產、食品加工、休閑旅游等農業產業鏈的延伸,來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確保農民在農產品加工、流通和消費等各個環節享受到增值和收益。隨后又提出六次產業是第一、二、三產業倍增的概念,指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產生倍數效應,從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強調了農村相關產業整合與滲透的重要性。之所以被稱為“第六產業”,是因為一加上二加上三或者一乘以二乘以三均等于六,即通過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農業產業領域的創新,來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自21世紀起,日本政府開始逐漸吸收“六次產業”的發展理念,并大力推進農業主導型的“六次產業化”戰略的實施。

1.2本質特點

1.2.1產業融合發展是本質特征?!傲萎a業化”發展的實質是通過突破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界限,促進三大產業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實現優化產業體系的目標。

1.2.2“地產地消”是發展戰略?!傲萎a業化”的流通方式是地產地消,即當地生產的農產品在當地消費,以及將原先流入城市的加工、流通、包裝、消費等用來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的環節實現內部消化,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流通環節和交易成本,同時也間接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收入水平。

1.2.3產地加工、消費旅游、產地直銷是主要模式。在生產地進行農產品加工制造,以此來促進地方加工制造企業;在生產地促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形成當地特色的農家口碑,并通過農業組織機構對農產品進行直銷,使當地的農產品直接與超市、商鋪、批發市場等形成對接;通過與旅游部門合作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利用現有的農林資源發展高附加價值的鄉村旅游產業。

1.2.4科技創新是關鍵舉措。堅持創新驅動力發展,鼓勵農業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利用農村的可再生能力,充分開發現有的農村自然資源,逐漸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保護農村天然的生態環境,從而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發展“第六產業”戰略的關鍵在于農業技術的創新、農產品的研發、產業鏈價值的提升。

2日本“六次產業化”的主要舉措與成效

2.1延伸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提高附加價值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消費者需求也跟著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日本“六次產業化”的發展戰略要求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在農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加強相關技術的引進,根據消費者需求對農產品進行研發制造,實現產量與質量相結合。在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結合市場發展情況,對銷路較好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從而探索一批具有商業潛力的新型農副產品,在此基礎上加快建立新型生產模式,使農戶樹立品牌意識,樹立起良好的從業標準和企業形象。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要根據市場情況確定目標客戶群體,從目標客戶群體人手,打通銷售渠道,打響農產品獨特品牌的知名度。

2.2推進農工商協同合作,實行地產地消流通模式

2008年,日本頒布了《農工商合作促進法》,推進了農林從業人員與企業之間的互動,雙方合理利用現有的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產品的升值。同時,為確保農林從業者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政府規定所有企業占有的股份額不得超過49%。截至2015年,日本涉農企業法人約占法人總數的46%,社會企業的資本投資促進了日本第六產業的發展。農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發展被認為是第六產業最普遍、最有效的發展形式。

日本實行以直銷為核心的流通模式,來推進地產地消,這種流通模式具有市場信息完備、農產品質量可靠、成本節約等優勢。所謂直銷模式就是生產者到直銷所再到消費者的模式,直銷所在這中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使得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減少了大量的流通環節,而且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綠色安全的交易場所。

2.3健全法律保障體系,強化政府政策支持

為了推動“六次產業化”戰略的持續健康發展,日本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的政策補助和資金支持。

在相關政策上,日本政府先后出臺了《農工商合作促進法》(2008)、《日本振興戰略》(2013)等一系列法規文件,從各個方面為“六次產業化”做了詳細的規劃,通過資源的整合,保障體系的完善,為“六次產業化”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和融洽氛圍,并為此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相關法律法規。

在資金支持上,2012年發布了《六次化基金法》的同時,還為了鼓勵民間資本積極投入到日本的六次產業化發展中,成立了扶持基金,并逐步建立起一個政府扶持和個人投資相結合的融資體系。政府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加優惠的貸款政策,可以提高貸款期限和額度,增加農產品研發和新市場開拓、相關加工和銷售所需設施的采購補助資金。

2.4重視人才培養,加強農業技術創新

在人才方面,日本非常重視對農業人才教育的投入和培養,并在全國創建了一大批農業院校,實現了農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日本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任務,并逐步實現制度化和普遍化。與此同時,也特別關注農村勞動力回流問題,提高各個地區之間的交通便利性,擴大青年勞動力人口的流動,確保農村勞動力的充足。

在科學技術方面,為了支持“六次產業化”戰略的發展,日本制定了《農林水產技術基本研究計劃》,明確了對技術創新的支持,還提出要把生物能源發展成為新型支柱性產業,在農村生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新產品研發、新市場開發以及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以此促進農林及相關產業的綜合全面發展。

2.5增加農戶的收入,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

20世紀70年代,日本農戶的收入水平就已經超過了一般的非農家庭。但是同時,日本農業也正面臨著農業人口老齡化、小農戶競爭力弱、農民收入滯緩等問題。為此,日本政府修訂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推進了農民的文化素質培養,也增強了小農戶的經營能力。日本農協的創建,則大大促進了小農戶生產經營的組織化,而且充分保障了農戶的自主經營權益。農業“六次產業化”的提出及這一戰略在日本國內的實施,使“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銜接得以確保,展現了多元化的經營主體,激活了農村經濟發展動力。特別是地產地消戰略的實施給日本現代農業帶來了無限活力。

3對中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與啟示

3.1發揮農業的多功能價值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已經進入了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除了經濟價值之外,在生態功能、教育功能以及休閑娛樂文化功能等方面也在不斷衍生農業價值,這為中國農村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三產融合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起步較晚,同時還存在技術、渠道、資金、產品創新等要素的制約,造成農業發展后勁不足。因此我們需要借鑒日本農村發展思路,加大農業技術的投入和使用,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深入挖掘區域文化優勢,將文化融入農產品市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延伸農產品價值鏈,促進農產品附加價值的提升。

3.2堅持“互聯網+”的發展理念

日本“六次產業化”的發展戰略是以農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信息為紐帶連接產業主體與市場,推動著產業主體的生產與創新。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建立相對完善的市場導向機制,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互聯網+”的發展理念,建立相對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農產品銷售信息反饋平臺、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等,在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分銷平臺相結合的基礎上,統籌農產品生產和分銷環節,兼顧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價值和利益,最終形成一種既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能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產業模式。

3.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業資源差異大,因此需要加強政策導向,結合地方實際,構建具有鮮明特色、引領作用強的農村試驗基地。在財政、稅收、資金等方面,政府對三產融合較好的地區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日本政府還專門設立了專項基金來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的支持力度,并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保障體系,這項舉措對中國農村實現產業融合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中國農業發展與日本農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政府的支持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不能缺失。因此,中國應該及時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對發展較好的農村地區實行更加貼近民意的法律政策,通過先進地區的經濟發展來帶動欠發展地區的進一步發展。

3.4培育農村復合型人才

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原本只從事生產勞動的農民逐漸參與到農產品加工、銷售和流通等各個環節,同時,還加入到了對農村經營者素質要求較高的第二、第三產業當中,如農家樂、鄉村旅游休閑項目等。但當前中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從業者還不具備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且農村勞動力存在老齡化的現象。因此,為確保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經營,可以學習借鑒日本的做法,促進人才培養,建立知識技能培訓機構和發展服務體系,為農業經營者提供管理、技術、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支持,搭建信息技術交流合作平臺,在農業技術上提供專業性的指導。與此同時,還應該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為農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汲取更多的社會人才力量,為實現我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5保障農民的穩步增收

在中國,農民還未完全在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形成主體地位,為了保障農民獲取更多的利益,必須完善多元主體的利益聯結和風險防控機制。我們要學習借鑒日本推進農工商合作的方式,促進工商業資本融入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完善土地流轉、訂單農業等風險保障體系,促進合同經濟、股份合作、合資經濟等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為了中國農民真正起到主體地位,享受到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利益,就要使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完善,經濟秩序更加規范,增加工商資本的投入,利用其資本、技術、經營管理理念的優勢來帶動農民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但同時也要防止工商資本將農民推向利益分配的邊緣。

[參考文獻]

[1]王樂君,趙海.日本韓國發展六次產業的啟示與借鑒[J].農村經營管理,2016(7):9-14.

[2]姜長云.日本的“六次產業化”與我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5(3):5-10.

[3]王志剛,江笛.日本“第六產業”發展戰略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1(3):86-89.

[4]陳柳欽.產業融合問題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1-10.

[5]馬超,高建梅,何得桂.日本六次產業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國農村產業興旺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9(03):105-112.

[6]邱靈.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日本“六次產業化”的做法及啟示[J].中國經貿導刊,2016,12(34):35-37.

[7]郭明亮.日本發展第六產業對我國三產融合發展的啟示[J].新西部,2019,7(21):167-168.

[8]速水佑次郎,神門善久.農業經濟論(新版)[M].巖波書店(日本),2006(56):89-95.

[9]菅沼正久,蔬菜特產地と農協[J].協同組合經營研究月報,1958(1)15-21.

[10]今村奈良臣.農政改革の世界史的烯趲[M].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94:78-81.

[11]櫻井清一.地產地消[J].農村計畫學會誌(日本),2004,23(1):84-85.

[12]李麗霞,朱強.六次產業化對我國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啟示——基于日韓的比較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9(04):145-149+165.

[13]祝捷,黃佩佩,蔡雪雄.法國、日本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啟示與借鑒[J].亞太經濟,2017(05):110-114.

[收稿日期]2020-06-12

[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2018C35038);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5NDJC233YB);浙江省大學生新苗人才計劃(2019R421022)。

[作者簡介]潘慶(1999-),女,浙江金華人,在讀本科生;葉維秋(1999-),浙江瑞安人,在讀本科生;宋園園(1998-),江蘇徐州人,在讀本科生。

[通訊作者]萬國偉(1972-),男,博士,教授,日本岐阜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東亞農政經濟學、流通經濟。

猜你喜歡
三產融合舉措啟示
諸城:工業強縣的“三產融合”之路
基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理念的農業園區規劃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小崗村三產融合續寫新篇章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俄聯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